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奥林巴斯新便携机E-P1外形图流出 -- 爱吃苹果

共:💬45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多谢指教

但为什么DC不能用相位法呢?Olympus已经有一种不用五棱镜的E300单反,为什么不能在E-P1上用同样的原理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相位法必须要用分光镜

相位式对焦其实是利用的裂像对焦原理,是对画面的破坏式测试,所以必须用分光镜分出部分光线用于对焦。如果在CCD上装固定式的微棱镜,就没法拍摄正常图像了。E300不是用的五棱镜,但分光镜仍然是有的,然后用多个反射镜反射到对焦屏。

一旦使用分光镜,导致(1)厚度、体积、重量增加不少(2)成本增加。如果使用SLR的活动分光镜方式,则增加很多机械部件,体积和成本都将增加很多。要在DC的体积和价格内做上分光镜似乎是比较困难的。

家园 明白了,多谢!

如果不计工本一点,image circle略大于CCD,在用不到的成像区边缘装固定的分光镜,这样是不是可以避免活动分光镜的机械问题和空间问题?

家园 对焦点的选择必须在画面中

否则就对到不知道什么上面去了:)而且基本上正中央的对焦点是最常用的。要求不高的测光倒是可以这么做。但象点测这样的测光也必须在画面中。不过测光是非破坏性的,所以这个就无所谓了。

其实通过对画面的语义理解,仍然有较大概率知道对焦调整方向。人有很多时候都能够正确选择对焦方向。不过这个难度......比分辨人脸和山魁可要高多了。

家园 嗯,那看来不用活动分光镜是没戏了

我很想这个E-P1能成功,很好的概念。要是栽在对焦上,就可惜了。

家园 其实用黄斑联动测距对焦就好了

精度首先没问题,就算不准了自己调回来也很容易;而且用熟练了速度非常快

不知为何一定要吊死在AF这棵树上。。。

家园 黄斑联动测距 其实很复杂的

自动对焦的机器 要那么干 太划不来了

就复杂程度 单反要比旁轴简单多了

家园 装上外接取景器 还是很拉风滴

差不多的人 肯定被唬的一楞一楞滴 哈哈

家园 我的意思是把自动对焦取消掉就好了

黄斑测距应该成本更低一些,而且用了六十多年技术应该已经很成熟了

家园 Thom跟你观点一样,也在鼓吹呼吁所谓的DX DC

这样就进一步模糊DC和入门级单反的界限。不过如果还能换镜头,因为镜头发兰距限制,机身的尺寸就下不来了。

家园 能不能做个独立的对焦模块

用一个固定的小镜头来对焦,得到距离信息,然后用这个距离信息去控制主镜头?

家园 有钱的潮同学们,amazon有个$100off

的promotion,加个flash就行。

家园 对焦速度好像慢一些,这里有一篇review

DuncanDavidson

前些日子在一个conference上看到这位老兄做专职摄影师,跑前跑后的,一身挂满了镜头与大小两个相机,黑暗中也看不清,就找个机会拦住他打听用的什么相机,结果就聊了几句。这位老兄用的是D700,以前也用Canon但最近几年换Nikon了。

上面是他对E-P1的用后感。

家园 这是一款蚊子血机

毛病很多,不能和白米饭们拼性能,但她有性格,依旧能迷死人不陪钱。最让人心动的是艺术透镜,而且能给自动对焦的录像上透镜,一段爱美丽风的小录像足以让无数妹妹掏钱包。更让人心动的是能打破各门各户的森严壁垒,不但做自家白米饭的蚊子血,还可以做N家的C家的P家的蔡家的,只要带上各式小环,就来者不惧。可怕更可爱,刚走了杰克逊就又来了E-P1。半年后,稍微人老珠黄时,也许才能落入我等寻常百姓家。

家园 E-P1机老珠黄的时候

可能CNS等大厂也已经纷纷推出类似产品了,就算在4/3阵营内部,最起码松下肯定是有类似的产品计划的,应该很快有消息放出。希望松下的机器能继承G1的旋转屏和对焦速度,别的配件全不全都无所谓了。

奥记的这款机器还是在扮演一个开路先锋的角色。第二代产品性价比可能会更好一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