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序) -- 胡丹青

共:💬182 🌺25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规矩——天朝的酒吧烟雾腾腾,俺是从来远之
家园 我也戒掉了抽烟的习惯

不方便,而且抽的人很少。公共场所绝对禁止吸烟。

家园 【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3) 网上瑰宝

顺便说说常听的网上古典音乐资源。

说实话,自从五年前我导师向我推荐波士顿的专业古典电台WGBH Classical以后,身边的几百张CD都很少有时间碰了。所以首推:WGBH Classical 最大的理由:选曲非常合我的口味,不但放我最喜欢的一些作品,还常常带我认识一些新面孔,好像知道我一定会喜欢似的(这点我觉得是一个古典音乐台的重要责任,而今却极少有胜任者,此所以WGBH可贵)。让我觉得古典音乐里永远还有我没听过的好东西。WGBH自己有一个录音棚,经常会请音乐家进棚先聊后演,气氛和质量都是上佳。另外也放BSO的现场录音,还有NPR的星期广播音乐会,有时也会推荐一些好的CD录音,新出的和历史录音都有。音乐来源可以说相当广泛。比较小众而我又很喜欢的吉他、合唱他们都会放,而且都是精品。音质WGBH提供的还是HD Radio。WGBH做为一个专业古典台,不放商业广告,99%都是纯音乐。他们的几个主播的品论虽寥寥几句,但信息量不小,听得出是出自熟谙音乐的老饕,很富“教育意义”。

按照收听频率排序,接下来的是: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Radio Broadcas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说的,CSO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乐团之一。Radio Broadcasts上会挑选当季或者历史音乐季里最值得推荐的一些现场演出录音。严格的说这个不算电台,却比电台好在可以反复听,每场录音在网上的保鲜期是几个礼拜,所以最好去每个周末都上去看看有没有更新,路过决不错过。

SymphonyCast是美国公共电台的“星期广播音乐会”,看看节目单就是到,只只都是上品,网罗美国和欧洲的各大乐团,主要是各地音乐季当季演出的现场录音,因为是在主场,乐团状态和现场气氛都没话讲,这真是as good as it can get!我已经不算是个饿汉子了,可见到如此丰盛的宴席还是馋啊。喜上加喜的是,如果你想收藏某场音乐会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用右键下载保存好playlist文件,用real player打开以后按红颜色的那个"O"以后再放,就替你录音了。格式是128kbps,可以接受。

再加演一个:更早一些的节目,这都可以在"Archive"下面找到。你只要知道诀窍,可以挖到好几年前的录音:比如,“http://symphonycast.publicradio.org/programs/2008/07/14/”是去年7月的录音,Berlin Philharmonic,把网址中的“07/14/”提换成“07/21/”或者“07/07/”就能找到前后一个星期的录音了。

------------ 华彩乐段 --------------

以上来自网上的音乐资源都是可以录到本地硬盘上保存的。我刚刚发觉的时候那是一阵狂喜。感谢Real Player!尤其是WGBH HD的可录让我感觉异常幸福。具体这么操作:在WGBH网页上可以找到各个播放器适用的快捷链接(我以前是用iTunes的,后来弃之不用),保存那个real player的.ram文件,应该只有十几Kb。以后每次只要点击这个文件就可以开始收听WGBH了。为了录音,打开preferences - download&recording - advanced settings - Default recording time limit for live webcasts我选的是2 hours,足够了。之后听到喜欢的段落按下pause,指定录音起始点(段落会变红的),最后按红颜色的那个"O",就录好了。

------------ 华彩结束,接尾声。。。 ----------

应该提一下BBC Radio 3,做为老牌古典音乐台的节目质量相当不错,仅次于WGBH吧。可以听一下他们的BBC Proms转播和一些访谈、音乐讲座什么的。和前面几个比,打折扣的地方是它的音质:用它自己的播放器听只有64kbps也太可怜了一点。生活里也就这几个小时听音乐的时间,给前面几个占了大部,留给BBC的就不多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抬杠抬过头了

其实我就是想问感受音乐纯粹是由音频承载么?

家园 多谢, 送花

一直听 WQXR, 纽约的古典音乐台, 因为开车的时候能收到. 回头试试帖子里提到的这几个.

家园 呵呵,果然是好贴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是滴是滴,北京也是这样滴
家园 (补) 关于美国其他城市的音乐台

WQXR和WNYC是不是都是纽约的公共台?合并了?美国电台的普遍规律是,如果当地只有一家放古典音乐的电台,那一定是公共台,而且一般频率都是在FM 90MHz左右,同时放NPR。但只有少数如WGBH是专职古典的。如果有第二家,很可能是当地某大学设的电台,比如LA的Classical KUSC,名字里就看得出约是USC开的。纽约是不是还有WKCR,Columbia的电台也放一些古典?好像在波士顿还有哈佛的一个电台也放一点音乐,不过在波士顿有一个WGBH足够足够了。

另外,在我听过的里面三番的KDFC也是不错的古典台。

WGBH估计在纽约开车还收不到,开到罗德岛就一定有了。网上电台的好处就是不管在哪里都一样能听,我离开波士顿以后还是可以天天听WGBH。有时我和我身在国内的朋友会发觉两个人同时在听同一档WGBH放的音乐,有点”天涯共此时"的感觉。

另外,WGBH的公共电视台在制作纪录片方面也当是美国的翘楚,图书馆里随便一找就有很多。

家园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其乐无穷,Musik bleibet meine Freude。

家园 抓到知道的赶紧提问题

嘉木,那你知道夜来香的英文是什么吗?茉莉是Jasmine对吧?

家园 关于录音\回放技术 - 由“双耳录音”说起

我对技术问题也很感兴趣的,只不过你的问题需要多想一想,所以没有立即回你。

讨论技术要比讨论艺术轻松得多。"开颅”你指的是不是“Binaural recording”

The result is a listening experience that spatially transcends normally recorded stereo, since it accurately reproduces the effect of hearing a sound in person, given the 360° nature of how human ears pick up nuance in the sound waves. Binaural recordings can very convincingly reproduce location of sound behind, ahead, above, or wherever else the sound actually came from during recording.

Wiki里提到“双耳录音“的”头内效应”还是非常明显,就是定位好像都是集中于两耳之间的头颅之中的,这个感觉在封闭式耳机上都比较显著,除了感觉不真实,还会让人耳很快进入比较疲劳的状态,因为耳朵一直在辛苦地纠正这种错觉。我也有点困惑这是不是还是因为录音时漏了什么相位的信息还是其他什么的导致了这个“头内效应”。其实所谓"要记录下所有当场的音频信息”也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本着技术问题没有牛角尖的态度,我举个例子,有研究认为人可以通过小幅左右摇头来摄取更多的定位信息,就是一种很复杂而对人来说很本能的相位差分析,这个录音(暂时)做不到吧?再举个可以实践的例子,听现场或一对比较高档的喇叭回放时,试着把双手放在耳后张开,好比耳廓的延伸一般,你立马儿可以感受到听到的频谱的显著变化,音色差别相当大。说明什么,耳廓形状对于录取的信号影响不可忽略,那录音时应该用哪种“标准耳廓”呢?(我是招风耳,我要订”招"版的录音)类似的,”双耳录音”所必须的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HRTFs)也是因人而异差别老大的。这些都是很难调和得技术问题,只允许个案的度身定做。

最后,耳内录音只能由耳内耳机回放才合适,那么天生的缺陷就是无法调动人的其他对音乐感知器官的参与。发烧友夸张的说法就是要“感觉到裤脚管的颤动”,那就一定没有。实在点说,除了裤脚管,人的胸腔和头腔都是参与音频震动的感受的,少掉的话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记不记得贝多芬耳背以后趴在三角琴上砸琴以“听到音乐”的故事?还有"Mr. Holland's Opus"里面聋人可以坐在大音箱上面把音量开到最大一样可以”听音乐”。

耳内回放也是一个天生的优势,那就是做到精确回放容易很多,对放大和播音单元来说。我手上最精确的耳机就是Etymotic的耳内耳机,精确到感觉“冷”,却不是最有音乐感的耳机,听得最多还是开放式耳机,温暖舒服。前面录音的困难说了一大堆,还没涉及回放的头痛。要是想让大音箱出好声,把小信号放大到大信号而不失真就是个堆银子的无底洞,再把信号变成震动放到空气里去那更是想也不敢想。人家花好几十万也不过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听感的粗糙拟合,所以才有那一大堆搭配问题,什么冷暖、硬软调和啊。。。这一说可就真是无底也无解了,我喜欢好声,但我不想离音乐太远。

家园 居然没人送花。

我在CBC Radio 2 多点。

家园 先简单回一把,一句话

大部分时候,现有的音频技术承载的音乐已经足够人品味许久了,当然音频绝对离“音乐的全部”很远,而且能不能达到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所谓“心中有仙乐”,能感受多美的乐声和自己的音乐体验是相关的,所以我鼓励有条件的话多听现场多听好的现场演出,因为这都能增加自己以后在听录音的时候的感受水平。我说过,一个好指挥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最美音色的乐团,我也说,我听单声道历史录音(音频信号够少了吧)也能体会到录音大喇叭旁那个大师的儒雅或者激情。有时候别说,就是一个节奏的把握一个休止的气口都能让我听罢叹气,这个信息要求更加少。最极端(我是两头都走极端的)的,音乐大拿都不需要什么录音的音频,直接看纸上的乐谱就能体会到音乐的全部。靠听录音出不了真正的音乐大师(难怪现在越来越少),听得越多越落俗套,难免的。对于一些原教旨音乐人,只有净版的乐谱(Urtext edition)才是唯一的真传(Canon),听录音那是一种污染。只看作曲家留给我们的乐谱最能够体会到他意图传达给我们的音乐然后忠实还原(这是一类音乐观,本真派的);或者说,乐谱提供给我们作曲家音乐的最基本指示(不是圣旨),留下更多是无尽的发挥空间(另一类,演奏者做为音乐的共同\二度创造者)。

好吧,先聊到这边打住,开火车开到西海岸了,我是不是说就“一句话”来着?(老江不是喜欢“就讲三句话”吗,还是他厉害。)

家园 C版的BBC?

CBC当年可是给Glenn Gould做了很多录音棚录音和纪录片,这可都是些宝贝啊。是不是有个地方叫Manitoba?如果有机会去多伦多我会去瞻仰一把,还要去Gould的定点餐厅Fran's Restaurant。

家园 CBC现在放古典的不太多,

前两年的老DJ们暮气太重,被换了。新的几个还好,大放而特放现代加拿大音乐,也很有可听性。

我觉得CBC最好的一个节目是“In The Key With Charles"

http://www.cbc.ca/radio2/key/

我一直想向国内的几个朋友推荐,可惜没有PodCast,我还专门问了问,据说有版权问题。

现在夏天,放的是录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