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序) -- 胡丹青

共:💬182 🌺25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想起这个, 傅聪在上音的大师班笔记

以前在国内, 还有人专程跑那儿去听课, BBS上讨论很热烈

一个简略版本如下[音樂藏書] 2004年度傅聰鋼琴大師班筆記(完整版)轉貼

似乎, 对于如何把慢/简单的东西演奏好这件事, 一般票友可能比专业人士还有兴趣 , 至少是同样程度

家园 有人专程去听课,说的不就是我嘛

最早02年的时候就经常去听他的课了,05、06、07,08,基本上每年都有,有的是在1月份,有的是5、6月份。看了一下,他记的那次我没去。我的音乐口味受傅聪影响很大,所以可能让你想起来这个,握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很多钢琴作品都是经他的讲课慢慢听懂、品出味道,渐而成为最爱的。02年讲肖邦的24前奏曲,后来的Mozart许多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四钢协,再之后讲李斯特的奏鸣曲、舒曼的克莱斯勒偶遇记,德彪西的前奏曲和意象集。现在想来,涵盖的钢琴文献真是全啊。对了还有斯卡拉第。

印象最深的几次,一次是04年冬天上海下大雪,路上都结冰。上课的时间好像是6点半,那时天色已黑,傅老差不多到七点多才到的,他说抱歉迟到了,另一位钢琴系的教授陪着进来的,告诉我们说兴国宾馆结冰得厉害,怕他摔一下伤了,本来是劝他取消课的,但是他执意要来,就两个人互相搀扶着慢慢这么过来了。傅老说,你看,他们不都来了(那天屋子里还是做得满满的),我怎么能不来。不多说话,接下来马上开始上课。他上课一般都是时间不够超时的。还有一次是讲莫扎特的钢协,那天的学生弹得特别有味道,最后一个乐章他把那个伴奏的同学赶走两个人两台琴合奏,整个乐章就没停下来讲过,直到结束,琴上琴下的人都是如痴如醉,意犹未尽。那时候的感觉是,听音乐会现场也比不上那夜的感受,就是醉了。虽然什么都不说(笔记上自然记不下了什么),但是他已经教了很多东西给那个学生,大家都感觉到的,合奏中的交流,那时的状态,语言完全多余。

家园 可惜了,没有

其实我后来练琴很少,因为高中大学都是住读。说起来也许不信,我小学的钢琴比中学里的多,中学的居然还是比大学里要多,一点不夸张。中学里有人偷配阶梯教室钥匙进去练琴,后来传给了我,再后来换了锁我是仗着人高翻窗户进去的。大学里的时候练琴更加少,那时琴课也不上了(我初三高三都没停过课),练琴一般都是到附近的琴行买卡租琴练的,就和去网吧买卡一个概念

至于最近这些年,搬家太多了,一直没有买琴,几乎没什么练了。羡慕国内我的朋友买了房子添了台好琴,虽然他们可能也没有很多奢侈的时间练琴,但家里有琴,感觉还是好。前两年买了个单簧管聊胜于无。

家园 我看那段的时候

想的是,如果烟能点着,那击槌上的羊毛毡,还有那些个木头,不都早冒烟了吗?

琴弦是金属的,那么长悬在空气里,天然是散热良好的。不好意思,物理想得比较多。

如果琴弹得太好导致话不太会说是可能的,因为倾吐交流都走音乐那条线去了。所以,音乐家如贝多芬舒伯特孤僻大家还是不要太在意了,用音乐和他们交流更合适。

家园 甚感欣慰,知音难求

和你一样,Amadeus的字幕我也是一动不动听完的,这个尾声是电影的一部分(当中还有莫扎特的两声嬉笑,那时听到的感觉是舍不得),而且觉得说不上来得贴切,一般人都只会想到用安魂曲或者弥撒当中的什么的。但是这段,清澈,灵气,莫扎特是个精灵。

电影的配乐是Sir Neville Marriner指挥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莫扎特的权威解读者,Philips公司的莫扎特大合集就是请的他们录的。Marriner说了,他答应配乐就一个条件,莫扎特的音乐一个音符也不改。其实我还真想不出来有什么必要好改的。的确是一次创作的过程。

附:莫扎特的改编刚才想起来,那个“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

家园 李帕蒂和哈斯姬儿

有个共同的基金会,好像因为他俩都是罗马尼亚人,而且是两个罗马尼亚最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家园 没错,也许

我也要再过二三十年才能品出81年Goldberg的真意,现在就是觉得难,深。

时间做为一种要素,是没有浓缩剂可以替代的。

回过头看看,我的音乐口味也变了不少。从播放频率的统计也可以看出来。初高中时听老柴、拉赫玛尼诺夫、贝多芬等重口味的比较多,后来越来越多是莫扎特、巴赫、肖邦和舒伯特(受傅聪影响不小),编制也越来越小,直到这些年听了芝加哥,又大起来了,多听了一些Strauss,Wagner,Ravel。也不错。

家园 【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5) 间奏曲/变奏曲

上一集里我提到了巴赫的 Piano Concerto No. 5, BWV 1056的第二乐章,Gould弹的。复习一下,3:33开始的第二乐章。

[FLASH]http://www.youtube.com/v/JsqeZgEWoIg[/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sqeZgEWoIg

巴赫的一个特点,也是他伟大的地方,就是universality(这里用英文反而感觉更达意,用哪个中文词来更好呢?)就是说,他的音乐几乎在任何乐器上演奏都可以,都一样地有表现力。也可以说,巴赫的音乐不依赖于音色。手机音乐,有没有发觉用巴赫的最cool?可惜我这里没法贴,Nokia里面有好几个,Toccata and Fugue是其中之一。

说回到开头,虽然我是最早听钢琴协奏曲听到的,但其实它的“原版”是古钢琴协奏曲。Harpiscord,严格的名字应该是拨弦古钢琴。顾名思义,可以想象成一台竖琴(Harp)给横过来(横琴?),然后通过键盘触动一根羽毛根管去拨动琴弦。除去音色,和钢琴最大的差别在于其音量没有变化,不可以像钢琴那样通过下键的力度和速度来控制的。所以听起来很优雅,但是音量是均匀的。在钢琴上弹古钢琴作品,“严肃”地演奏法应该也是很少加入轻响变化,保持其原味。听听看,这个Pinnock和The English Concert的版本是很忠实的古钢琴演奏,和Gould的比较一下。(我都很喜欢,两种性格,古钢琴的表现力在音量的轻响之外,音乐大有天地可作为。)

[FLASH]http://www.youtube.com/v/NLrNhMGPQtk[/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LrNhMGPQtk

但其实,这个乐章更早的出处是巴赫自己的Cantata No. 156的开头做为一个引子:

[FLASH]http://www.youtube.com/v/92QOAVPYOMg[/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2QOAVPYOMg

独奏的是古双簧管。

接下来就是各个改编版本了,各有各的味道。

大提琴,名字变成了取自Cantata No. 156的G大调咏叙(也就是介于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独奏大提琴是Julian Lloyd Webber,比他更有名的Andrew Lloyd Webber是他的哥哥。

[FLASH]http://www.youtube.com/v/mSd6cPYzjPU[/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Sd6cPYzjPU

巴赫的音乐,自然有管风琴的版本。管风琴和古钢琴有一样的特点,无法直接控制音量。但是管风琴可以通过插拔销子离散地改变音色,比如宏大的音量和纤细的音量做前后对比等。这样,巴赫赋格中的对比和对位就很好理解了。在钢琴上练巴赫的赋格就是希望突出每次主题进入时的音量和性格对比,自然就出现了层次感和深度。当然这个是咏叙,没有这么多讲究了,先来听吧。

[FLASH]http://www.youtube.com/v/1r43wSGnSQ4[/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r43wSGnSQ4

最喜欢巴赫音乐的一定不能不提古典吉他。因为一个弹古典吉他非常好的朋友缘由,我很中意古典吉他的表现力,而Romero家族是大名鼎鼎的吉他豪门,听他们家的一个小弟的。

[FLASH]http://www.youtube.com/v/6CSiESmw9QI[/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CSiESmw9QI

-------- Finale ---------

找到这个版本是让我有点出乎意料的。有人声,就全了,一样很有味道。是不是巴西的,葡萄牙语?有字幕我也不知道她在唱的是什么,但不影响我对她的欣赏。因为巴赫

[FLASH]http://www.youtube.com/v/-ox3xDyV4LQ[/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x3xDyV4LQ

家园 想起初中练琴的事了

老师的手就是特别肥厚有力,也喜欢用红笔在谱上圈圈点点。只是我还没练到即兴发挥的程度,每次都乖乖地照葫芦画瓢,于是他也没什么好写的

可惜高中渐渐就没去上课,离家读本科后基本就不练了。现在到了这边,看见美国学生自带乐器来宿舍的比例还是很高的,但自带钢琴的目前只看见过一个。偶尔会想,当初学的小提琴钢琴要是有一样坚持下来就好了;但现在一个更频繁的念头是弹吉他方便表现力又强,要不要学学看呢……

家园 我和你很像的

高中还去上课,每天晚自习前还挤出一个小时翻窗进教室练琴(现在想想挺不可思议的),大学就废了。反而越有时间的时候练琴的时间越少,越想练的时候练琴机会越难得,想珍惜也不容易。

结果进了大学,发觉管乐队可以学乐器,就混进去学了一会儿单簧管,这个自己带一个太容易了,可惜我的管子在最近也一直在箱子里躺着睡觉。

我相信弹过琴的人学吉他还是有优势的,不过手上的动作还是不大一样,特别是右手,控制音色和音量,而用力方式和落键完全不同。吉他的表现力是很强,在古钢琴出现之前,他(或者说琉特琴)才是乐器之王,那时候为他写的作品还是很多的。我很喜欢吉他,但不会弹。不过,唯一一次上专业的舞台(上海音乐厅)演出,就是给我的好友,一吉他天才,弹协奏曲的伴奏。那是大三,那是一段最好的时光,我很怀念。

家园 你真的不同凡响

非常喜欢这样以不同视角介绍音乐

感觉非常之不可思议,谢谢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5.1) 变形金刚

还是从Bach的咏叙调说起,话说这个开头,323。。。(简谱标注),对,听个开头就可以继续听我说了。下面我们说的就是这个323。

[FLASH]http://www.youtube.com/v/6CSiESmw9QI[/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CSiESmw9QI

巴赫作品里开头出来323的还有那个著名的托卡塔与赋格,这里的323更加震撼凛冽。强烈推荐对管风琴有一点点好奇心的同学们看下面这段演奏。

[FLASH]http://www.youtube.com/v/_pY08e_tdtA[/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pY08e_tdtA

可惜的是,国内几乎没有机会听到好的管风琴,我第一次真的被震住也是在德国一小教堂里,之前也说起过那种震撼。最喜欢的音色,却是管风琴师脚下踩的那层,那厚度,总能弥散在整个空间里,而低声部是巴赫大厦的基石,坐在磐石上看仰视巴赫大厦。

------------ 告别巴赫的分割线 ------------

现在稍稍离点题,变形嘛,323变成324。这是勃拉姆斯的间奏曲118号

[FLASH]http://www.youtube.com/v/02dEwtNAtO8[/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2dEwtNAtO8

我选这个版本,因为演奏者是个现在挺红的女钢琴家,Hélène Grimaud,法国大美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呆鹅来了没有啊?来了悄悄告诉他这个法国大美女的最爱--养狼,真的,名叫wolf的狼。人家还在 Wolf Conservation Center兼职。

说完美女,说说勃拉姆斯。我给勃拉姆斯的一个绰号就是,酸奶。粘,酸。尤其是看了他写给他心爱的克拉拉的情书。含蓄,或者说闷骚的,我看完当时就跑下寝室楼买了桶酸奶。人家也是一性情中人,不容易的。

说完酸奶,说这个间奏曲,有没有同学觉得耳熟的?觉得的请举手。。。请举高一点。。。算了(转身擦黑板)。有没有同学看过“色戒”的?(我看到呆鹅的翅膀了)。记不记得王佳芝和易先生第一次约会(可惜下雨,本来很浪漫的。。。cut!),在香港一家的西餐厅里,易先生在大众点评上写的是“这家餐厅的东西不好吃,但人很少,很适合谈话……”。我在电影院里,却对背景里的钢琴曲印象特别深,对,就是这首间奏曲。其实,是挺浪漫的,但因为是勃拉姆斯,总觉得后面还有一个"但是",那就不太好了。李安,对细节还是很上心的。

---------- 色*戒 分割线 ------------

现在回到323。接下来的这个323开头比较忧伤,但极优美,大家先听听吧。古典吉他,罗德里格的埃兰胡埃斯协奏曲。(embedding不允许,请大家多点一下,上youtube听。)

[FLASH]http://www.youtube.com/v/pdMScY0rEhQ[/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dMScY0rEhQ

如果说前面的323扮演的还有一些事装饰音的角色,这里的323,就是一身长sigh。什么叫拨动心弦,这323真是。

埃兰胡埃斯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可能是古典吉他里最出名的旋律(除了那个“爱的罗曼蒂克”)。而Pepe Romero的演绎是至今我最中意的一个,静静的内省的。

------------ 换一种心绪,小调换大调啦 ---------------

刚才出去抽烟的男生,谁谁把他们就叫回来吧。教室里的同学们把纸巾收好

今天说的变形金刚,另一个变形多多的金刚是5(下面一点)1。什么,你不是简谱不知道什么是5(下面一点)1?来来来,一起唱国歌,“起来。。。”,这不是吗,5(下面一点)1。

说说51和国歌们的缘分。有人说我们的国歌和国际歌是亲家,一个理由就是他们都是51开头的:

[FLASH]http://www.youtube.com/v/GvXBNnpHFDI[/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XBNnpHFDI

其实也不一定,因为聂耳又不知道他写的是国歌。而且,51开头的太多了,别说,下一个还真是亲家:马赛曲。巧了人家也是5551。。。开始的(有个说法是聂耳多少受了马赛曲的影响,landlord:【原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FLASH]http://www.youtube.com/v/IHuvnGNKcnc[/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HuvnGNKcnc

红色国歌里,USSR的国歌开头,不用猜,也是51:

[FLASH]http://www.youtube.com/v/8MS2vZLW9Xk[/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MS2vZLW9Xk

接下来我就好奇了,一个一个国歌听过来。下一个,US of A,有的不一样,531351。。。,但还是从5开始乐句走向1去的。

[FLASH]http://www.youtube.com/v/yb_yVxDyB9s[/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b_yVxDyB9s

最后一个,“神圣的战争”,路人癸:红色回响——亚历山大罗夫和他的歌舞团

[FLASH]http://www.youtube.com/v/V6hCUxuLGfA[/FLAS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6hCUxuLGfA

这电影,有谁看得不热血沸腾的吗?这下子女生都出去打手机了。这也叫浪漫,这叫革命浪漫主义。一边爽一边还是要说啊,苏联革命电影真的是戈培尔的好学生,渲染手段大手笔,音乐运用与其相当的作品有:德国,“意志的胜利”开头希特勒专机穿云而出时瓦格纳的音乐(出来看天使);美国,现代启示录里的“女武神”和直升机嗡嗡嗡。

看完电影,有人提问,不对啊,那是36开头的,你不是说51吗?很好,请坐。大调是从1开始的,而小调是从简谱的6开始的,小调音阶是67123456。所以,小调的36就相当于大调的51。不信你数数度数(度数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5671,四度(音乐上说纯四度);3456,也是个纯四度。在键盘上的距离也是一样的,都是5个半音(纯四度)。所以我说,36就是51的小调马甲。而且仔细听的话,歌曲中部有转调,转成大调以后也是51开的头。

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巧合,也不稀奇。音乐背后都是有“理”的,这点巴赫最清楚。我爱莫扎特:能不能给讲讲巴赫?在音阶里,5称为“属音”,1是“主音”。5是仅次于主音的很重要的一个音,位置中间偏一点,5成为很多重要和弦的构成,当然也在旋律里扮演中流砥柱的作用。5到1就是从属音回到主音,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所以以5开头就很容易跳到1上,即使不知道乐理的歌曲作者也会自然地这么唱。

另外一个类似的推论。7,就是最后一个音,和主音1差半度,在音阶里被称为“导音”,就是导向主音的意思。7总给人不稳定的感觉,总想往1靠,77777了半天,到了1,才觉得终于到了家。所以,也有很多曲子是71结尾的,结尾落到1上,感觉踏实了。

好,这一讲结束了,同学们,下课!对了,课代表,记得回家作业是收集71结尾的曲子

通宝推:燕人,清嘴小麻籽,云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同乐同乐

胡丹青:【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5.1) 变形金刚

乘兴起,又来一段乱弹。

家园 不是都有琴房的么?

明显心不够诚.心诚的话总能找到琴的

家园 没想过要心诚

小时候只是练着玩,父母也支持我的兴趣爱好(或者说怕我太闲),从来没想过要我成为这家那家的。在他们的纵容下,我喜新厌旧的时候很少有犹豫的

大学新鲜的事情太多,开始还惦记着琴房,没多久时间表就被女子足球、动漫社等填满了 ……

说不定哪天退休了会想要捡之前被我丢下的n个玉米棒子~那也挺好哈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