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乌鲁木齐 -- 河蚌

共:💬190 🌺109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乌鲁木齐

听到乌鲁木齐发生了暴乱,心里面一直无法平静,一天都在不断的搜寻各种信息,无法静心工作。因为这里,对我的意义,和大多数人并不相同——这里曾经是我的家园。

网上言论铺天盖地,有过激的,有平和的,但是我想,对于这里大多数的人来说,那都是一个遥远的地方,遥远到甚至连想象都会出现两种极端,或者认为那里的人都在住帐篷,或者认为那里和其它城市没有任何不同。没有人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即使是有心人,也只是从网上查一些资料,然后得到一些统计数据

虽然已经有九年没有回去了,但是我仍然希望,能够以我的经历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乌鲁木齐。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本来想弄一幅地图出来,结果当我打开go2map时,却只能哭笑不得,是城市弄错了或者是地图的格局变成上东下西了?但是很快发现不是,城市还是那个城市,街道还是那个走向,只是街道名却全都错了。一个公认的国内地图竟然会将国内省会城市画错到如此地步,倒可以看出,乌市确实是令大家太陌生了。

好吧,还是让我们打开google的地图吧。

在现在的地图上,有一些地名没有标出来,但是却是乌鲁木齐的地标,

南门:就是人民路和解放南路交叉口.

北门:就是解放北路到文艺路交叉口.

大十字:就是解放北路与中山路交叉口.

小十字:就是解放北路与民主路交叉口.

大西门:中山路上和新华北路的交叉口.

找到这些方向标,你大概就能明白,乌鲁木齐的老城有多大了,这也是乌鲁木齐市的核心区,现在最繁华的地方,也都在这儿.

当然,其实解放前的老城也不仅是城门内的那一点,因为我们经常还会听到有城关的概念,而乌鲁木齐的南城关显然比较大。让我们再找一些大家可能有点熟悉的地名。

八路军驻疆办事处:外环路与解放南路,再向南,延安路和胜利路的交汇点附近。这个地点可以说明,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已经算是城区了。

二道桥:外环线与解放南路交叉口向北一点。这附近有著名的国际大巴扎(巴扎就是集市的意思),不过大巴扎修建起来大概是很晚的事情,在我居住的年代,这儿就叫二道桥,据说已经有百年历史。现在是维族人聚居区的中心,也是旅游的中心。不过在八十年代,这儿可不是什么旅游区,市民玩都会去是西公园(人民公园)、南公园(动物园)和红山,远的则去天池和白杨沟。

通过这些,我们知道,在民国时,除了迪化城,老城实际上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就是现在的解放南路,而这条长长的尾巴,就如北京的外城,是平民区和商业区,现在则已经演变成为了维族人聚居区的核心区。

关键词(Tags): #真实的乌鲁木齐(landlord)#乌鲁木齐(landlord)#新疆(landlord)元宝推荐:神仙驴,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ING,发了胖的罗密欧,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乌鲁木齐(续一)

我想大家经过这两天,对乌鲁木齐的资料应该已经知道一些了,乌鲁木齐,现有200多万人,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各项统计数据放在城市堆里都不算显眼,不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项数据却和别的城市不同,那就是城乡人口比例,城市人口的比例达到80%。这个指标现在已经不算什么了,但是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城市(即使是北京),基本上都是城市人口少于农村的。

这个80%的指标里面隐含着很多的东西。第一个,可以说明,乌鲁木齐是一个完全移民化的城市,而第二个,更重要,乌市更是一个几乎由平地生长起来的工业化的城市。只有在很短的时间,通过大量的投资,才可能造成这样悬殊的城乡人口比。

实际上,自从49年中央政府进疆之后,便开始了持续的汉人进疆活动,一开始是王震的一兵团分赴新疆各地,然后就地驻防.

不过在整个五十年代,似乎并没有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因为这个时间段来新疆的人,都基本是零散的.我父亲的单位,有八千职工,五十年代来的很少,问起他们的经历,一般都会自称为盲流进疆.

(PS:又打电话问了一下,单位里有五十年代来的人,51、52年来的人,多是参军来的,56、58年也有一批,是地方支边来的,当然,还有一批,就是自己跑来的,也就是盲流)

而占单位绝对多数的职工,则是六十年代来新疆的,这个时间段,大概是63年到66、67年间,因为66年之后,再来新疆的人,就没有全民所有制的正式工作了(家母正好赶上这个点,于是虽然有工作,却是集体所有制,一辈子都十分郁郁)。整个单位的职工几乎有着相同的经历,即入伍、复员转业、不愿意回家乡、然后就来了新疆。

而复员转业的军人,似乎来自各地的都有,可见是当时国家的一项政策。但是最多的是陕西和四川,甚至到现在,老陕和川帮的斗争仍然在很多单位里反复出现。

关键词(Tags): #真实的乌鲁木齐(landlord)
家园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乌鲁木齐(续二)

六十年代之后,新疆的移民就基本上停止了,不过这批人是有组织的移民,而且带有半军事化的性质。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新疆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是人力显然是不足的,因此农村老家的亲戚都会来这儿找个工作。在当时,几乎每一家都会有几个亲戚来,有的家甚至会来十几个。不过这些人其实也就如同到沿海打工的农民工一样,只是临时来这儿赚点钱,然后两三年之后,就回家了。再后面,所有的事情都和全国一样,机会吸引着各种内地人来新疆,开饭店,做买卖,然后落地生根,这一批可以称之为经济移民,我想城市的落户政策也是差不多的。这批人究竟有多少,我不太知道,不过乌鲁木齐由八十年代的百万人口变成现在的200多万,这个增长在全国并不突出。

大家知道新疆有生产建设兵团,是与省平级的单位,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当初新疆的兵团要比现在大的多。现在的兵团都是一些农场,又叫农垦兵团。而在80年代之前,新疆的大部分工业也是兵团建制的,新疆现在的很多局和集团前身都可以追到工业兵团的某个师。可以说,新疆的汉人大都是兵团的后代。

比如父亲的单位,是建筑公司,而在80年代的很长时间,都是以工一师工*团*营**连这样的名称存在,然后才改称新疆第*建筑公司*工区*队,而工一师则改为建工局,即现在的新疆区建工集团。虽然他们自从退伍之后就没摸过枪,但是这种建制,已经说明了他们的准军事性。

当父亲们复员转业到新疆后,自然就遇到结婚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托朋靠友,从内地介绍,而当时的政策,这种婚姻的女方,仍然是由国家分配工作,并且享受全民所有制待遇。政策的取消应该是66年或者是67年。

于是,大批的家庭就这样出现了,随之出现的是婴儿潮,这一点倒和全国同步,在64年到78年间,无数的家庭以平均4到6个孩子的速度生育着中国的人口,一举将中国人口推过10亿大关。

(PS:这里要说明一下,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是汉族一个,少数民族随便生,在新疆,执行的是汉族一个,少民两个。而我们知道,一个是极端,而两个,如果真是严格执行,也同样意味着一个族群会在未来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这对于汉族这样的大族,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某些小族群,则就意味着会走向消亡。这一点,大家必须明白,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被汉人攻击为民族歧视,而同时,也被维族人认为是对他们的种族灭绝)

这批第二代,就是现在新疆汉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汉人中最基本的成份。因为他们既不象他们的父辈,有个根在内地,也不象八十年代之后的打工者,飘在新疆,随时可走,对于他们来说,这儿就是家。

关键词(Tags): #真实的乌鲁木齐(landlord)
家园 好像有谁说过

那时候中国援建非洲的一些项目人员,也是从军队上退下来的。在受援国受到叛军攻击,这些人“一点两面”“三三制”熟悉得不得了,二话不说组织反击就把叛军缴了械。叛军被俘虏了还目瞪口呆,心说这些人怎么比我们这些“军人”还军人。

家园 继续啊!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多写

+U

家园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乌鲁木齐(续三)

对我们这些第二代而言,新疆就是家,而父母的出生地则十分遥远,虽然我们现在说起来,都会说自己是陕西人、湖北人或者四川人,但是,实际上,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新疆的印迹都已经被留下了,因为一生的记忆都是从那里开始的。

前面介绍过,最早的乌鲁木齐其实很小,城外就是戈壁滩了,好在有一条河从天山流下来,叫乌鲁木齐河,经过人工修筑之后,宽阔的河滩被约束成了和平渠,而原来的河滩则被改建成了公路,如果看地图,就会看见,城市被一条道路纵贯南北,这条路就叫河滩公路。而城市的发展,也是沿着南北展开。现在乌鲁木齐有很多个城区,最主要的城区还是原来那三个,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所有的事情其实也发生在这三个区里。

在父辈们刚来到乌鲁木齐时,这里就是南门北门那么大的地方。自然容不下那么多单位,各单位唯一得到的政策,就是城外的地方随便选,于是大家采用的差不多是跑马圈地的方式,划出各自的红线,然后在里面开始盖房子,从半截在土里的地窝子到土房到砖房再到楼房。即使你现在去乌鲁木齐,仍然会发现很多地名实际上是一些单位名,比如地质局、物质局、二建之类。我们一般都会称单位的住地为院子,也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等到我们懂事时,乌鲁木齐已经很大了,北边越过了红山,发展出很大一片新市区,南边则一直可以到雁儿窝列士陵园。而实际看来,乌鲁木齐就是一座汉人的城市。在八十年代,曾经由政府下过一个通令,所有的牌匾上必须写上维族文字。这大概也是成立民族自治区之后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结果吧。不过对于小商铺而言,想让装修工翻译出那些曲里拐弯的文字,确实很麻烦,所以现在的大街上,仍然是到处都只有汉文。

我在这上面,好象多次说到八十年代,想一想,这个确实是最重要的一个时间点,在此之前,新疆的汉人的感觉中,维族人几乎不存在,因为他们都很老实,也很善良。甚至以后的很长时间,我们也都在说,是汉人把他们带坏了。父辈们流传着六十年代的一些传奇故事,都是说一只钢笔换一头羊,或者一个什么小物件可以换两面袋子杏子。但是自从八十年代之后,这一切都在慢慢改变,也许,今天的悲剧确实是那时候种下的。

而在这之后,维族人在我们的心目中,逐渐变的凶恶起来。强卖现象就不说了,这是每个汉人都会遇到的。打架时成群上,不管有理没理。应该说,即使有很多抱怨,但是在九十年代之前,我们和维族人还是经常打交道的,到自由市场买牛羊肉,还有买葡萄干,还有好多土特产,都是和他们打交道。当时的说法就是,在他们那儿买东西,要就是问一下价不买,如果是讨价还价了就得买,不买的话,就可能打架。但是如果你狠一点,他们也不会怎么样。比如维族人的刀铺里,他们经常会拿着刀在你眼前比划,似乎是威胁,又似乎不是,反正好象你硬一点也就过去了。

当时,在整个乌鲁木齐市,随处可见维族人,也随处可见汉族人。就象这次出事最严重的二道桥(就是国际大巴扎),当时,初中的我们,也是成群结队地过去玩。

但是,当我2000年回去探亲时,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闲着无事,就决定去我最熟悉的路上去走走。由二道桥,经解放南路到南门,曾经是我们最常走的地方。然而这么长的一段路,竟然发现全是维族人,而很少见到汉人了,所有的店铺都是维族的,甚至连招牌都有很多只是维文。可以说我是在一种恐惧中走完这一段路的。而当我走到南门之后,再往前走,就出现了大片的汉人区。一街之隔,对比之明显,让人触目惊心。其实所谓民族的融合,说到底就是双方自由往来,那怕相互之间有矛盾都不要紧。而最差的情况,就是双方各自聚居,老死不相往来。而乌鲁木齐,经过多年所谓的民族团结局面之后,反而真正的形成了双方民族各自收缩,集中聚居的现象。

关键词(Tags): #真实的乌鲁木齐(landlord)
家园 新疆的工业后团不是成建制转业的

虽然都是复转军人,但是,在一个连里面,各地方各部队的人都有。它更多是类似于一种民屯的性质。

不过,军人的血性是有的。十冬腊月,喝口烧酒就下水干活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家园 花,希望再说具体些

我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维族人诉求独立的根源,目前这方面的信息量严重不足,无法做出判断。

还有很多人说维族人很懒,这究竟是文化原因,宗教原因,还是民族性格导致的,希望有人能分析一下。

家园 好帖,花等
家园 听说德国有个规定

任何外国人不得连着居住,比如说你我如果在德国,中间必须要隔着一户德国人家。不知道这个传闻属实与否?哪位在德国的能够证实一下子?

其实所谓民族的融合,说到底就是双方自由往来,那怕相互之间有矛盾都不要紧。而最差的情况,就是双方各自聚居,老死不相往来。而乌鲁木齐,经过多年所谓的民族团结局面之后,反而真正的形成了双方民族各自收缩,集中聚居的现象。

别说你一路惊惧了,看得我都毛骨悚然。

家园 我来帮楼主贴一张美丽的乌鲁木齐图片

说实话,第一看到这样的乌鲁木齐,真的是shock到了.有种天上人间的感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之,我自己是想象不到乌鲁木齐已经发展到这样城市化了.在我的老观念里,那里可能街道很窄,有沙,有清真寺,有装着西瓜,葡萄的大车,有美丽的维族姑娘,还有羊肉串.

大家还讨论过,有说这图错了,有说这图是合成的,也有乌鲁木齐的童鞋来证实过,的确是真的,能见度好的话,天山的雪峰是清晰可见的.

家园 我倒是觉得

长期的农耕文化下最容易培养出勤劳的人,因为农耕天然就要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即使眼前看不到将来有什么前途,比如夏天也许会汗涝,秋天可能有蝗灾等等,这都阻挡不了大家从春天就开始努力,因为春天不播种秋天必然要饿死。中国历史上的农耕文化本身就让平时勤俭深入人心,培养勤劳勇敢的人民最有效的手段恐怕是把他们纳入这个体系熏陶。

家园 城市吸引农村人口

这个现象也比较自然吧?作者说的时间线也很明显。70年代以前乌市建设不完整,加上人口流动限制严,不会出现人员流动的现象。80年代刚刚开始开放,人员流动也刚刚开始。90年代以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在发达城市就是农民工的现象。在乌市,除了这个原因,加上少数民族语言能力和生活习惯上的差距,加上经济利益的摩擦,自然而然的会产生问题。

糟糕的事这些问题会很容易被煽动和利用。而这一代的官僚阶层,政策能力、亲和力、执行能力、经验等方面在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变化上,比起老一辈,相距甚远。加上一些腐败的因素,结果不是很严重的民族问题和分裂势力突然成了一个暴力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