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之课间休息—关于人民的漫想 -- 史文恭
想到才发生的钢厂事件,太祖真神人也.
您忘了一个名字,补得不全:
邓小平,你也有个巢。。。。。。
自然条件吗,是一个谁都没意见的替罪羊,好用。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如果不是用来做草坪的,那么就要种上庄稼;如果是草坪,则用来养牛羊,呵呵。。。
在网上查了有关资料,一般有两种说法:1)120斤;2)100斤。300斤的说法未见到。
不过史兄的雄文还是要花滴。其中大生产的创举和意义很值得研究。
可见如下链接:http://www.cngrain114.com/specialsite/econ-stage/article/article_detail.php?articletype=6&id=445
“....(一)征收救国公粮任务:据统计,1937年至1949年,13年间计征公粮数为360.76万石(每石300斤,每斤16两,下同)。实际计征公粮342.33万石。.."
谢洪兄花。。。
您这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吧。。
恩,1941年是征了16万担。。。
此外,延安公粮当时计算的确是一担 300斤
“...
(一)征收救国公粮任务:据统计,1937年至1949年,13年间计征公粮数为360.76万石(每石300斤,每斤16两,下同)。实际计征公粮342.33万石。。。。”
13年共征收360.76万石,平均到每年,是27.75万担。如果1941年是征收的高峰(16万担),那还是对不上啊。
看那个链接下面的文字。。。
“1948年自卫战争转入反攻时期,边区政府决定征收公粮32.23万石,征收办法分为老区、新区两种。在老区,按土地常年产量,扣除每人平均的免征数后,一律按23――25%的比例税率征收。新区是按农户当年农业及副业的实际收入与家庭经济状况,民主评议,村民大会决定其征收数。雇农一律免征,中农按总收入10――15%税率计征,富农按35%税率计征,地主按55――60%的税率计征。
1949年,山西省境内原国民党政府管辖地区先后解放。边区政府安排当年征收公粮任务199.42万石;并确定老区实行《农业税暂行条例》,新区按《公粮征收暂行办法(草案)》征收。在老区计算标准改市斗、市斤,比例税下降为20――30%;新区公粮一律征收收益税;对地主、富农的土地并征收土地税。”
看了一眼,发现
这不是比1941年的(16万担)还高吗?
很难说是
是来自一篇歌颂南泥湾的史料,所以俺觉得,1943年安排18万担的可能性也有。。不过,这里面具体的数据很复杂,各种说法之间都有参差,比如有李成瑞的说法,林伯渠的说法,谢觉哉的说法等等。
又,李成瑞的《抗日战争时期几个人民革命根据地农业税收制度和农民负担》,《经济研究》第二卷,108期,1956年。的数字里,
1943年延安征得公粮就是18万担,1941年,20万担,1942年16万担,1944年,16万担,1945年,12.5万担。(此处可见1941年征的公粮数是20万,和俺上面引的说法有争议。)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边区在实行土改后,整体粮食产量一直上升,如1941年,147万担,1942年,150万担,1943年,160万担,1944年,175万担,1945年,160万担。(数字同上)----所以总体来说,边区农民的负担(征粮百分比)是逐年减少的。
史MM曾经悄悄这样曰过,我只是对嘉木MM鹦鹉学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