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倒掉的巴比伦塔 -- 米高扬
巴比伦塔的倒掉,是圣经上的经典。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经典。当人们语言统一的时候,可以建成巴比伦塔,但是上帝混淆了人类的语言后,就只剩下纷争了。
人类进化的结果是什么,无非是适者生存,但是现在为了所谓的文化多样性,保护所谓的文化,却不知有些落后的文化习俗早已不适应现代的生活习惯。
刻意的保护,甚者是可以创造所谓的文化来制造差异。汉族和壮族有什么区别,壮族没有文字,我们甚至要给人家创造文字。粟裕大将生前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族,也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但是死后却被改成侗族。
不知道,我们刻意制造差别是为什么?难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是区域大同吗?
我们的民族政策发展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国家倒掉分裂,因为我们的民族政策刻意在大家中间制造不同,可能现在我还有要好的少数民族朋友,但是以后呢,当他们认为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人,而且说不同的话,我们能无隔阂的相处吗?这种刻意制造的差异,最终会毁了一切。
一件小小的纠纷甚至谣言,由于我们之间的差异,就会上升到民族矛盾,为什么两个汉族和汉族之间发生纠纷,仅仅就是两个汉族之间的矛盾,而一汉族和一个少数民族之间发生口角,就会上升到民族矛盾,会扩大化。因为汉民和少数民族有差异,差异是政府规定的,不但规定差异而且处处强调差异。
少民可以高考加分,有些人说为了照顾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但是生活在大城市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有什么差异,为什么少民可以加分。所谓的“两少一宽”更是产生严重的不公平,不平产生怨恨、怨恨产生仇恨。
一群所谓的学者专家,你们高高在上,为了显示你们的所谓“博学”,其实你们的博学也就是孔乙己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但是你们通过这几种写法平白无故的创造的民族差异,终究会毁了中国。
就不能变回来改成省。民族政策也是。一开始偏袒,后来只是想不偏袒而已,但是也会激起很大的抵触情绪。为啥?因为他们被偏袒的习惯了。
比如民族加分的问题,我也经历过高考,还没有发现哪些同学对少数民族的加分有不满——学校里面的少数民族同学有壮族、满族、蒙古族的,其他民族没有了解,没根据说什么。但是这几个民族,正是比较大的少数民族中,和汉族交流多,差异少的。大家意见比较大的,基本都是针对新疆西藏两个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而这两个民族,恰恰是汉族交往少,差异大的。
所以,不是差别对待导致了矛盾,而是矛盾导致差别对待难以被接受。所以就要找出矛盾的根源——实际上就是没有广泛深入的交流,导致部分少数民族过于封闭,封闭就会让人想入非非。这些都需要长时期才能解决,根本不是简单地取消差别对待能够解决的。
差别对待肯定是要继续推行的,但是需要调整,需要的是鼓励民族交流的差别对待,两少一宽则要缩减适用范围,因为这对于多数遵纪守法的少数民族来说,并不必要,反而是累赘。
所以祖宗的经验基本已经无用了。
中国现在的国家构建是以政治认同为依据的——和美国一样——和民族身份则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这被很多人反对,但是是唯一能在逻辑上说通的选择。其他的选择,要么是国家分裂,要么是国内公开实行民族歧视。
就面临一个问题:少数民族是否可以独立建国?
剩下的就可以自己推导了,无非是分裂或者内部歧视。
你也承认大城市里面生活的汉族、满族、壮族,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但为什么他们能加分。
只是大家都混熟了,不想说而已。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长期刻意的民族识别,还有两少一宽的恶法,种下民族分裂的土壤,矛盾只是没有爆发,但是我们的土壤已经追备好了。
很多民族是怎么产生的?还不是中国政府自己给自己找事。
找什么法理依据,要找那就是我们是无神论国家。没有民族的概念。
反例为何,马来西亚彻底歧视华人,怎么没找什么法律依据。
那就让各个民族都混熟,都不想说。那就太平了。我的意见就是如此。问题是现在有些民族没有混熟,所以大家意见很大。
民族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政府组织民族识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两少一宽我基本不赞同,因为司法领域是社会秩序的最后保证,应该确保公平。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区别对待,我认为是必要的。
那就是其他民族加分,不加分的汉族感受。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吃一样的饭,说一样的话,为何他能加分,而我不能。最恶劣的是,一旦发生矛盾,无原则偏袒少民,会产生怨恨的。
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矛盾和不平会积累,积累爆发后怎么办?
难道一直要求汉族识大体,顾大局这样就太平无视了,那天汉族不识大体不顾大局怎么办?武力镇压吗?
有了差异不想办法消除,反而纵容差异的扩大,人为制造差异,并通过法律政策规定下来,使之长久话。着不是分裂的前奏,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