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姚明NB! -- 不爱吱声
输球不要紧,但决不能输人。
再次狂顶!!!!!!!!!
客观地说,塞黑队这次水平不怎么样。缺了国王队那两个主力,实力损失不小。连我们的手下败将新西兰都能把他拿下,所以我们赢他也不算是“放卫星”。
即使是缺乏斗志的队伍,有实力也比没实力强。
也许是打发类型相克?我看阿根廷那场比赛感觉是完全没希望,这一场就好多了。
其实具体的比赛成绩并不重要,这只队伍也没希望像女子网球双打似的,只要有进步就是收获。怕的是输也没输明白,光知道自己输了,回家后还在山中无老虎的猴子中称王,还觉得自己挺能耐,那就算白输了。
要说这只篮球队,除了姚明,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家当,sigh。毕竟是集体项目,实力是差了一些。
八强进不进都没关系,像这种大赛多打几次才好
有点奇迹的感觉
你要承认这两点,我们不具备前8的水平;我们主管篮球工作的某些领导从为人到做事都是有缺陷的。
本来,借此男、女篮全面溃败之机,我们是期望篮协和篮球管理中心(二者是什么关系,不太明白。是不是相当于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或主动或被动地作出一些改变,而这些改变或许会对中国篮球的健康发展有些许促进。
现在,一个烟花过后,尽管我们可能是奥运史上最灰头土脸的前8,领导们终于可以自圆其说了:球员出国该控制还是要控制的;有个别出去的,上邀给国家的“培养费”还是要交的;我们轰轰烈烈、自娱自乐、世界末流的CBA还是要开展的....
至今还为姚明不平,不是这次“不听话”。而是出国前从国家体育总局到上海市相关部门及东方俱乐部明目张胆的“抢钱”。姚明头一天和火箭签约,体育总局第二天就“及时”地出台了一个《暂行办法》,中心只有一个:要钱。其后纷纷扰扰、讨价还价,姚明从来没把自己出卖,临走却要赎身。
当然,领导们要钱总是有正当理由的:对姚明的情感及物质投资。所谓的投资,无外乎“国家体委给姚家笔不菲的资金”,事实如何呢?
在2001年姚明水平突飞猛进,开始在CBA联赛中与王治郅形成巅峰争霸的势头之后,这位专家多次在电视和平面媒体上表示,自己在姚明12岁那年第一次见到他,就感觉到这个孩子未来将非同凡响。但如果将历史翻回10年前那一晚,恐怕就会有人不敢抬头和正视。这位篮球专家那时到上海出差,在徐汇区少体校支部书记徐为丽的请求下,他答应见当时身高已接近1米9的姚明一面。但当方凤娣带着胖胖的、走路还一扭一扭的姚明来到他的房间,他的眼神和话语中分明流露出对姚明运动天赋的轻视和怀疑。
方凤娣说:“他那天具体说了什么,我不大记得了,但肯定的一点是,他并不喜欢姚明。”
姚明对10年前那一幕记忆犹新,“因为当时我们是去奥林匹克宾馆见他的,我觉得奥宾怎么那么漂亮啊!”姚明说,“他只和我说了几句话,我明显的感觉到,他对我不感兴趣。”
事隔10年,这位专家以一种伯乐的面目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并宣称,由于发现了姚明的天赋,他还曾在国家体委为姚家申请了一笔不菲的资金,来为姚明补充营养。但事实上,姚明领到的钱数还不到他宣称的40分之一。徐为丽在得知这件事后也大为恼怒,认为他不该说如此不负责任的话。
方凤娣说:“我也在电视上亲眼看到过他说这样的话,他出于什么目的我们不知道,操作当中是否出现了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总之,我们并没有见过他所说的那笔钱。”
唉,这张老脸......
中国篮球如果还这么玩,带给我们的快乐终会是有限的,在姚明之后。
不过就算输球,蓝协这帮官僚也很快忘掉过去的伤痛,潇洒的得过且过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说不好谁更重要的时候,还是为胜利欢呼吧
中国队的打法有点问题,这和没好的外线队员有关系,这个领导没责任吧,要推也只那怪各队教练没训练出好队员。蓝协总不能为了要好外线队员规定三分球算四分吧,这么搞笑的事足协干一次也够了。
关于培养费的问题是不是队员一个子不交就合理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但对于NBA来说不是大问题,当年乔丹收入全美运动员里很靠前,年薪其实就十万,运动员不是只有工资一个赚钱途经。所以某人和篮协翻脸的做法我的感觉就是傻。
至于运动员选拔那个名宿看走眼也正常,中国篮球水平本来就不高,怎么可能出神眼球探,况且姚明能有今天有其自身努力的原因,当初谁能想到那个单薄的小孩有及其强大的自信和勇气呢?
还有姚明骂同伴,领导发话之类的俺更相信记者炒作成份居多,记者什么素质地球人都知道
海明威式
巴乔式
卡斯特罗式
。。。
不过胡子太长了被人一近人就拔一辍可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