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之 作为证明的内战 (一) -- 史文恭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海外,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这种“家国情怀“也可以是说一种“乡愁“心理,爱国基本上就是怀乡。
革命/理想在现在这个社会是受到嘲笑甚至侮辱的,你要是嘴里蹦出这种词汇,立刻会被当成不正常人类看待。(胸怀理想的人我估计还是有的,但是这样的极少数恐怕也是通过某种形式隐藏了自我。)我想说社会的“犬儒化“,好像也不是特别贴切。
我发现网络上真正能够团结到最大多数人的就是这种民族主义。
不晓得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真是五味杂呈。
不过现在变成了一个烫手的洋芋了。
罗没死成了机会主义分裂分子。而何孟雄等人的牺牲被很多人指认是当时TG自己透信儿给当局的。
您的世仇显然是秦嬴啊,跟我们这个被贵国反复n次灭国的小县过不去干嘛,唉……
一江山岛之战、炮击金门、崇武以东海战以及其他无数次海峡两岸的海空战斗或者接触都是国共内战啊,而“内战”就更宽泛,西藏平叛也是中国内战呢……但解放战争就指抗战胜利后共军底定大陆的战争过程吧……
ps:从命名的政治意义上说,我党席卷大陆的战争,伴随着对占领地区的不断扩大和相应的广大民众的被解放,所以称为解放战争;而49年以后的战斗主要是两岸双方比较单纯的军事冲突,没“解放”几个民众,也就不能叫“解放战争”了吧
是一种比较激烈,短时间内可能会大量流血的方式,但是可能能避免长时间流血不止而死的问题。KMT倒想靠慢慢改良实现土地改革,估计在那之前农民已经饿死光了。总之
没啥错吧。对革命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和这种认识不矛盾啊,因为这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东西啊。社会有革命的需要和可能,肯定会有先行者认识到这一点从而起而革命的,不能说某个人没出生该来的革命就不会来。要研究革命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上的运动的起源,关于革命家的部分,只要研究革命家这个群体是产生在什么阶级、地域、族群和时代条件等等之下就可以了,研究一些乃至很多个例也是为了抽象出以上的结论。对于革命家群体或者某个革命家个人有些“人文关怀”味儿的研究,那是传记学家乃至心理学家的工作了,呵呵
ps:另外,现在也还是有人在革命啊,尼泊尔啊。前阵子有尼泊尔特色的“共共合作”好像破裂了,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就算是国共内战也不是就一个解放战争~
“不断和继续”给人一个都是相同的没有间断的过程。但是深入思考联系实际,两者是不同的。比如按照前者中功在战胜国民党后不是进行国内改造而是立即着手进行解放日本的革命而后再向其他(先日本是因为“日本的工人阶级强大)。。。。。。这样的不间断使得革命汇成一股洪流,一股”世界革命“的洪流,社会主义革命便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然后进行短暂的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便实现,这样听起来好像和马恩书上的设想很接近。
继续革命的前提是无产阶级专政下,这等于承认必须巩固现阶段的成果,待机发展。所以中国没有着手解放日本,而是有了三大改造,有了研究一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和世界革命的关系,结论是“社会主义有可能是个非常长的阶段,中国要做世界革命的兵工厂,要支持国际人民的革命要求,和文革必须七八年来一次。。。。。”所以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一种机会主义,至少马恩的书上是没有一摸一样的论述。但是如果承认历史的观点是马列主义的基础之一,那么就得承认民族国家的消灭首先不是依靠一国革命的不断扩展,而是帝国主义的跨国资本把全世界的工人阶级链在一起,在链与反链的过称中才能阶段性的产生世界主义这样一种实际的力量。而中国的革命客观上符合了这样阶段论,对其主观上的要求只有一点:心怀祖国(革命),放眼世界。想当年是否的确如此?!
历史给过革命者机会,但是他们失败了。尽管失败的责任并非完全应该由革命者来负,不过已经被证明为此路不通的东西,被嘲笑也不是不能理解(俺本人无意嘲笑谁,俺尊敬有理想的人)。
如果世界大同终究只是幻想,或者至少遥不可及。如果这个世界注定了一群人要凌驾于另一群人之上。选择民族主义也不是不能理解。人毕竟是需要归属感的东西,本村帮本村,本省帮本省,如此而已。
犬儒也好什么也好,如今光靠理想两个字是无法再让人激动的。找风险投资还要写个可行性报告呢,何况是找人干掉脑袋的事。在有人指出一条新路之前,无论是理想者还是犬儒者,都只能在这坐等。等得无聊还争论两句,犬儒们说:实验失败了,再来一次还是失败。理想者们则说:实验失败完全只是偶然。
人们互相争斗而灭亡,有可能,不过其实可能性也不大。人是会妥协的,几千年都争下来了,以后大概还是继续争下去。
跟泥腿子们裹到一起了!
但是反过来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全球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形成,通过战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断变小,民族主义失去市场也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