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公务员的清水生活 -- 谈机
首先老市区的房子大多都是90年代当年公转私一次买断的,有这个自有率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不能忽视老市区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整个杭州市区的数据。老市区大多是老杭州,相比新移民来说有一定的优势,杭州的户籍限制可不严,有了单位就能落户的。把这些人算上(当然是按户算),那自有率。。嘿嘿
第三,俺国的住房自有率的计算公式是:住宅自有率(%)=自有(私有)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是按面积计算的哦,不是按多少户计算的。也就是说如果某地区有10户人实有住宅建筑面积为1000方,1户人全部拥有该房、其他9户租住。那么尽管只有1户人有房,但得出的住宅自有率是仍然是100%。哦~~神奇的公式,我又一次被拥有了住房。
第四,以上讨论仅限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及其他几个县
最后,我认为你大多数有房这个结论站不住脚
现在听说翻番了。
这我就特不明白了,高考时候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学费是多少?录取分数是多少?为什么相比其他学校要低?而其他专业学生想做教师的话,也可以通过考证的渠道来做的,那么有多少人走这个渠道?
---------------------------------
师范这几年行情早就涨起来啦。现在是学费涨,分数也涨,就业门槛也涨。现在中国像点样的高中基本都要硕士,北京上海牛叉的中学直接进博士,去年一个人大历史系博士,应聘湖北十堰东汽一中,还上了新闻。京城四大名校的硕士,如果没北京户口,又没有什么关系的话,像点样的中学基本进不去。
两个月以前, 侄女硕士毕业找工作,考上了公务员,也拿到了
一个不错的企业offer。去企业的话,一个月有8k, 去政府基本工资一个月不到2k, 找内部人了解了一下, 杂七杂八各种福利
都算上一个月勉强有3k出头,收入差了一倍多。最后还是选择当公务员。 无它, 觉的公务员的饭碗结实而已。
俺家人曾经驻外过
车改前一个处两个人三辆公车
大奔+越野+丰田sedan
车改后公车只留一辆越野(道路不好)
车改属于国家省大钱个人得小利的妥协
二手车购买者是外交官本人不是外交部
蹭车用的很多么?这个确实没机会调查
但蹭车不是理所当然的,也不该退回去走老路
临离任了买辆新车带回国只有部分车价便宜或者运费便宜或者有中远的地方合算,或者是买关税高的豪车(太高调了吧?)
带回来的车只免关税,增值税/消费税/...都少不了
俺家人的新车就是回国后才买的
因为觉得为辆普通家用车折腾还省不了多少不合算
凭他们工资干一辈子都买不起
我算过帐。车补都是国家出的。这本来就是外交部搞的一个福利,外交部的个人得利而已。而且当时文件明言,非外交部系统不得套改。
而且,哪个馆的哪个处有两人三辆车,还有越野?我跟好几个馆打过交道,从没听说过。要有的话,也是很特殊的情况,把这种特殊情况做普遍例子,恐怕没有多少说服力吧。
以前,配车、用车、维修保养和油费都是有预算的,一般来说一个外交官编制都配不上一辆车,参赞以上才有定到人的车。
两个人三辆车是某小馆经参处
所以从这个可能没啥代表性的个案出发
觉得在编的买车后每个月补几百刀
比养公车应该便宜省事
当然,如果不发车贴,严格控制公车预算和用车,自购车只享受当地的免税优惠,是理想的情况,能不能做到就不知了。使馆在外,只要领导点头,公车私用总会有空子。
毕竟在外出门总需要用车
车改前和刚车改后几年
不提驻外待遇不给补贴就要馆员自己买车养车还是比较困难
这跟国内不一样,相比起来这点钱比车补还是要少,再怎么用,油费也不会摊到每月4百美元以上吧(车补最低是400,按级别发)。
购车的钱另算,因为买下的车是国家资产。一般来说,一辆车好好维护,用两任没多大问题,这个钱在6-8年里一折,还是比发车贴划算。
比如常见的,一个处4人,平均每月车补600(往低里算),一个月2400,6年是多少钱呢?差不多20万,足够买3辆比较不错的公车,再加使用维护了。
大馆的公车比例是比较低的,有时候出门都得一起坐VAN。当然小馆可能配车比例高一些。
这种事情外交部自己说了不算
得上面点头
疑惑啊疑惑...
或许随着最近几年加薪的势头
车贴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
可以逐步降低甚至取消?
说到底就是给驻外人员的一个补贴。如果没有这个东西,驻外工作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