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为什么说75事件对于维族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影响 -- yuwei
的基因研究就可以看出.
国内的少数民族很多的父系血统都来源于汉族.
如蒙古族就有三分之一来自于汉族(指草原上的纯蒙古族)
我可没说我们国家能在10年内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我说的是在工业化水平上,10年左右我们国家能赶上去。因为工业化的基础就是那些大型装备制造业,毫无疑问在这一领域我们最近10年的进步很大。就像你说的,很多技术我们连理论的门都没有摸到,实际上的原因就在于以前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太落后了,以至于有能力设计,没有能力制造。门槛条件具备过后,先进技术的发展也就有了基础条件,再加上市场需求的推动,要研发出来不是不可能的。
以前我们之所以没有先进的技术,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没钱,就是有需求也没钱来搞研发。经过了整个国家几十年的奋斗,现在钱的问题应该不是特别严重了吧。
当然话说回来,现在的体制确实很不利于技术型人才发挥作用,但毕竟和以前比起来要好多了。
别的不说,比较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技术进步的历程,都应该能看到这里面取得的进步吧。难道09年的科研体制会比80年的科研体制更低效吗?
想想我们30年前能做些什么,现在又能做些什么,这能不振奋人心吗?!
要说全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可能性不大,毕竟人家也是有智慧的,我们不可能样样都能超越他们。但在大多数领域我们花个20~30年是可以做到的。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老外能做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做到!
历史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非常的多。
历史上中国人有改姓的事件大量发生的
鲁迅说:辱骂和恫吓绝不是战斗。
估计这些你都听不进去。
如果能够证明些什么,不过是你写的东西不过是辱骂和恫吓和产物,实在不值得一看。
如果有的话,我会的。
【论坛宗旨】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博采众长,有容乃大。理性探讨,实事求是。切磋为主,反对谩骂。
二、删贴、封用户
* 2.1.1 具有人身攻击意味,污言秽语、涉嫌挑拨
再说一遍,请走,不送。
宏观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各人的观点不同,不过有一点:赚钱是宏观经济顺利运行的条件之一。个别企业和产业可以赔本,但是宏观经济必须是要赚钱的,否则连简单再生产都无法维持的。
苏联经济就缺少赚钱的产业,只能靠石油天然气,所以在技术和组织能力十分强大的情况下,在国际贸易中却和第三世界原料出口国一样禁不起打击。美国一联合沙特把石油价格打下来,苏联经济立即捉衿见肘。
说的有道理,
你把"75事件"的原因归结为"政治、经济、人口、生态"有道理吗?
实际上这样以杀人为目的的恐怖行为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是有组织的.
你这样乱说话没意思
都给你咳出肺血来了
您老人家估计除了看一些不知所谓的paper正经的工厂都没去过几家吧
“实际上这样以杀人为目的的恐怖行为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是有组织的.”
原因是“有组织的”,还只有一个,拜托,汉族的黑社会多了去了,遍布全国的汉族有满大街实施以杀人为目的的恐怖行为?
这样的恐怖不会是黑社会干的.
更不会是红十字组织干的,那是救人的组织.
但我不知道是什么人组织干的,但一定是有组织的杀人.
似乎我们造的船国产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几,基本上在搞低级拼装.
但中国的经济所依靠的绝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果是这样,那么非洲国家比中国更有优势。中国的真正优势,或者用你的话说,“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包括政治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在内的综合体系,而这个综合体系绝不是随便哪个国家可以复制的。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政策。你看看左大培先生是怎么评价中国的经济政策的:
中国这20年中对进口品所设立的贸易壁垒,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高但是暂时还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那些产品。这样的进口壁垒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它的保护下,在国内市场中互相激烈竞争的中国家用电器生产企业有了长足的技术进步,具有了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的汽车产业也有了急剧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进步。
英国周刊《经济学家》2001年8月25日一期发表了一篇文章《一只大熊猫打乱了队形》,生动地描述了中国的经济如何在这样的对外贸易政策下崛起。
正如这篇文章所说,人们通常都以“雁行式经济发展”来描述东亚各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东亚国家是以生产简单产品——如鞋类或足球——然后将产品出口起家的。它们将获得的利润再投资,并使它们的实际资本得到升级,以便出口更多的先进的产品,如半导体和便携式电脑。在这一过程中,它们的工资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向着富国的水平发展”。
该文指出,中国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模式来发展:“中国不是雁阵中的一只雁。它没有肯定这种陈旧的模式,因为它在生产简单产品的同时又生产先进的产品,既有简单的绒毛玩具,又有集成电路”。“任何产品在中国实际上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来”。“设在香港的摩根—斯坦利公司研究亚洲问题的经济学家安迪—谢说,如果有同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相类似的模式,那就是19世纪的美国。劳动力过剩使工资下降,但是,由于物价的下降消费量却在增长”。于是中国就在工业上崛起了。
——引自《混乱的经济学》第七章
正是这个体系让中国具有了一个当今世界任何其它国家都没有的能力:“任何产品在中国实际上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来”。这才是中国“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余治国非常不屑与余秋雨、余杰并立,却希望与尼采、纳什比肩。虽然尼采与纳什都是精神病的受害者,但是人家确实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