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人研究过为什么是上海而非启东成长为现在的大城市吗? -- 宅羊驼
镇江在长江南岸,但淤积很严重,镇江老港口基本被淤积不堪使用了。导致对面的扬州被冲刷。这可能与河流走向有关,不但是简单的冲刷南岸。
海船抗风浪但吃水深,内河船舶吃水浅怕风浪。所以最理想的河口港是水深风浪又小的地方。长江口实在太宽,风浪大,所以长江口上不适合建港。贸易港口最理想的地方是长江的第一个大支流,长江三角洲江北最大河流是运河,交界的地方就是扬州,隋唐第一大港口,但唐代以后北方经济衰落,江南经济发达,港口就转移到江南去了。江南有个太湖,这长江第一大支流就是排泄太湖来水,这条支流的位置决定了港口的位置。
太湖水原本由三条河流排泄,南线是今天的黄浦江上游,从太湖向东南直接入杭州湾,北线过苏州向东北由浏河入长江,中线是苏州向东由吴淞江经今天的上海入长江口。
杭州湾最著名的就是大潮,所以在杭州湾入海的河流经常有强海潮入侵,老百姓恨不得把入杭州湾的河道都给堵上,唐宋以后大规模修海塘,这个基本做到,于是南线不通了。而北线浏河离长江口比较远,淤积严重。所以宋代以后太湖来水基本由吴淞江入海,宋代长江第一外贸港口为吴淞江上的青龙镇,在上海和苏州中间的位置。
元明时期吴淞江又出现淤积,为了解决水患,明初重新疏通北线和南线,北线由浏河入长江,南线为了避免杭州湾海潮入侵的问题,不是原来那样直接向东南入杭州湾,而是绕了一圈以后向北在上海夺吴淞江下游水道入长江,就是今天的黄浦江走向。
明初太湖水还是以走北线为主,郑和下西洋就是从浏河口出发,那里是江南最发达的港口,但浏河离江口远易淤积的问题仍没解决,后来多次发生淤积。在大清官海瑞主持下,太湖来水开始主要由黄浦江入海,成就了上海。所以上海很幸运,前任吴淞江青龙镇和浏河刘家港现在都默默无闻了。
但当时江南第一大都市是苏州,而浏河和吴淞江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直接通苏州,如果走黄浦江去苏州则要绕一大圈,所以即使黄浦江成了长江第一支流,上海发展的速度也并不算快。作为苏州最近出海通道,浏河在明清时期多次得到疏浚,所以清初上海和刘家港地位同等重要,北洋来的船停刘家港,南洋来的船停上海。到了乾隆以后,浏河彻底不通,上海这才一枝独秀,然后就是鸦片战争了。
其中三个骨干是东印度公司高级职员林赛、传教士郭士力(化名甲利)、船长礼士。他们故意和上海官员争辩书面文字意义,滞留在上海江面19天,派人乘小艇躲藏在吴淞口的芦苇荡里,在七天里数到从吴淞口进入上海的各种货船(载重100~400吨)多达四百多艘,以此判断上海已经是当时世界上的主要港口。摘自《上海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