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东亚篇 东亚模式之大结局 -- 井底望天

共:💬172 🌺142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所有东南亚国家都这样认为

在菲律宾还有日本兵的纪念碑。前几年印度尼西亚还和日本合拍了关于反抗荷兰人的电影。实际上在二战后还有一些日本兵留在印尼参加了他们的独立运动。每个国家都因为不同的遭遇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不要因为中国受到日本侵略,就想当然的认为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看法。

家园 又得一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麻烦井大能不能看一眼,以前我和另外朋友的初步讨论结果

就是关于日本国家定位的问题——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强迫半强迫地使得日本回归我国的怀抱!!

我与fancia对中日联合的一点探讨(共10个问题)

家园 先花这份认真,然后再看内容,呵呵
家园 我怎么样才能看到图片呀?望好心人帮助下,谢谢!!!

我怎么样才能看到图片呀?望好心人帮助下,谢谢!!!

家园 日本的所谓内需扩大了

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内需市场的缩小呢?

其实,中国完全可以通过饥饿政策把日本击垮

你这样做了,和袁崇焕对后金政策的失败没有任何区别

家园 这个跟你在国内还是国外可能有点关系...

去问问楼主看图片是不是用的全球性的图床...

最好用www.flickr.com的.

家园 【原创】四面楚歌之东亚篇 东亚模式之大结局之五

其实日本一开始的主要战略,就是如何从英美殖民帝国手中,抢夺中国市场。

在甲午战争中,日本打败了清朝后,通过《马关条约》占据了朝鲜和台湾。然后在东北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并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扶持了伪满州国。之后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并在中国汉奸们的帮助下,成功倡导了华北自治,在中国北方的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北京和天津,纳入日本势力圈。但日本人在争夺中国市场的时候,因为军队杀入了美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的长江南部,导致了和美国翻脸的太平洋战争。

当然随着日本人在广岛和长崎挨了2颗原子弹而向同盟国投降之后,这个名不符实的“大东亚共荣圈”,就成了黄粱一梦而烟消云散了。

那么今天俺们会过头来假设一下,如果当年日本不是由军国主义分子把持,而是真诚的相信,亚洲尤其是东亚,应该是“亚洲人的亚洲”,从而真正的把西方殖民势力打出局,那么这个东亚共荣是不是有可能做到?

就是说如果大东亚共荣圈,不是大日本帝国的马甲,而是用经济整合的方式,不是通过日本皇军的刺刀,而是通过投资、贸易、共同市场或者共同货币,就是现在欧盟玩的那一把,是不是可以试一下?

现在日本有些政治势力,一方面忙着参拜供奉着这11个军国主义战犯的靖国神社,非常明显的表明了,你那些死亡的亡灵,本来就是为你日本大和民族的自身利益,出去杀人放火,与人家东亚其他国家人民的“共荣”毫无关联,又要转身来信誓旦旦,说你现在可以在东亚共同体里担任领导角色,为其他东亚人民的再次“共荣”谋福利?太笑话了吧!

而且当年好歹日本还可以在东南亚国家,帮人家当地人推翻一下西方殖民政权,可是今天日本的整个国家外交政策,是建立在美国军事保护的美日安保协定下面,就是说你整个日本的政治外交经济政策都没有独立的本钱,必须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你还有什么资格领导东亚人民的独立自主?

点看全图

图一 日本军国主义刺刀下的“大东亚共荣圈”

其实整个世界大势非常清楚,东亚确实需要发展起来自己的更紧密的东亚共同体,通过经济区域的整合,而确立东亚经济在世界上的核心地位,并通过这个发展,一方面为东亚人民争取更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为东亚国家圈获得国际事务的更多话事权。

而中国因为其独立自主的外交和政治政策,最大的代表了东亚地区的利益,又因为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分量,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核大国的身份,可以有实力保护这个区域的国家圈利益。

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中华文化圈,这个受到大部分东亚国家圈认可的东亚文明的主要载体,可以整合本来就是传统儒家文化圈的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而且由于儒家文化主体中本身具有的包容性,对其他文化如伊斯兰文化、小乘佛教文化等等,可以做到和而不同的平等相处,对东南亚的文化整合也可以做得到。

点看全图

图二 包括印度、澳洲和新西兰的东亚共同体

当然日本已经明白,在东亚共同体中,中国的领导地位,是不可否认。日本所希望的就是,是否可以考虑向欧盟中的德法关系,出现一个由中日共同领导的并肩王的现象。

如果看一下德国和法国的关系,有一点不同,就是德国经济和人口规模都要大于法国,但是法国的联合国安理会位置和核武器,正好和德国的经济和工业能力相辅相成。

而在2000年,日本虽然人口和土地大大小于中国,但在经济规模上是中国的4倍,因此要求一个并肩王的身份,还是合理的。可是今天中国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完全是背道而驰,中国经济可以不需要日本的配合而继续快速发展,而日本经济离开了中国的配合就是死路一条。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要求并肩王待遇,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充其量要求封个万户侯,才比较合理一些。

考虑到中国2008年的经济总量大概是30万亿人民币,而环渤海区(京津辽鲁冀晋)大概是占20-25%,其他地方比如说长三角区(沪苏浙皖),还有东南区(珠三角的粤港澳、海峡区的闽台)也会占这个比例。那么在中国在2020-2030年期间,赶上美国经济总量的话,大概也会是美国这样,经济总量比日本大3-4倍吧。

就是说将来的日本区,占整个大中华经济区的总量,估计就是比环渤海、长三角、和东南区大一点点吧。做个排名第一的诸侯也许可以,可是要做杨秀清,就是比较难了。

这里俺就提出一个新的名词,给大家炒作一下。当年哈佛大学的英国佬佛格森提出了“中美国”Chimerica的概念,来描述中国和美国的内在经济依存关系(好像佛老兄最近发表文章,还是终结这个概念)。

那么俺就提出一个“中日国”概念,Chinippon来描述一下中日共同市场的合作,会带来什么样的情况。

这个概念,就是利用日本现在仍然具有的技术优势,和中国具有的完整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在世界上搞出来一个“日本质量”和“中国价格”的完美结合,来解决目前因为日本制造的性能和质量在世界上的无可匹敌,但是却受到价格过于高昂的制肘,而中国制造的价格和产能在世界上的横扫千军,但是却受到质量问题和技术水平含量过低的困扰。

这个双剑合璧,估计真的是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通宝推:金口玉言,匿名:1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挑一个BUG

想的确实如何利用武力,“确实”是“却是”吧?

家园 “日本质量”过时呀。

下面就是中国质量了。

家园 我覚得、

10~20年後有可能会有中国质量一説了

家园 井大的胸怀广,区区这一辈好些事咬着牙做起来也是为了和日本

的产品拼一拼。看着抗战片长大的啦,到八零后读漫画的一代可能就不一样。

想起来一个案例,尚德早些年收购了日本的一家提供太阳能建筑解决方案的公司,不知道后来整合得好不好?

家园 看这个标题真是笑的摔倒了~

这跟讨论兔子头上有几个角,怎么样让它回到有角的状态一样~

家园 凡是日本人擅长的行业,都必须是技术路线很成熟的行业

莫尔说(就是提出莫尔定律的那个莫尔):凡是日本人比较在行的产业,都必须是非常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权威指导,没有清晰的路线图,日本人就要迷糊。仔细想想这话觉着很是在理,没有发现日本企业有违反这个规律的,比莫尔定律还准。

日本技术的特点就是匠人文化,并非科学家的文化。日本的长处就是改进已有产品。而且太关注细节,就关注不了大局。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也是如此。日本是零件做的好,但是系统是不行的。

用日本来做中国科技的领引者,不合适。

日本强在材料和工艺,但他这个类似于烹饪而非科技。材料和工艺是遍历各种条件做试验,得到结果。

得到结果后也是不知其所以然。这个需要有巨大的耐心和金钱砸下去做试验。日本人有匠人的性格,适合干这个。但并非科学家。

论做实验,中国只要企业有钱了,发展到一定层次,有的是人海战术干这个!

外国实验室研究材料,做实验的,不都大多是老中!只要中国人有钱做实验了,人力根本不是问题。

日本的优势就是工艺和材料。象工匠一样做各种条件的实验做出来的。

这个中国还是破的了的!何况中国的系统工程能力还要高些!日本的技术优势,绝非某些人想象的那样难以跨越。

家园 80后也没有问题啊,

90年代初到99年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峰期,其中主要的靶子就是日本和日本人啊,真要说,70后成长的环境还是中日蜜月呢。。。。至于后来,血淋淋的事实在教育大家,不特别需要什么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来凑场子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