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忽发奇问:纳粹德军通过巴黎凯旋门的入城式部队是野战军吗? -- 晨枫
要的就是这个谱。
换功勋部队在大街上走过都好的多,我感觉呵呵
大部分也没打过仗的,反倒是99年也有些部队在战场上历练过,家长有同事00年从新疆转业回来,他们那个部队一度在沙漠里转了很久,也颇牺牲了一些战友。。。
虽然听不懂德文
“写真”不是这部片子的目的。丽芬斯塔尔得到党部无保留的支持,胶片资金不提,有些镜头可以为了效果为她重复演三次,什么地方都可以让她铺轨道,甚至队形也可以为她重新设计,这都考虑到了将来影片更大的影响力。她剪辑片子的时候住在暗房里好几个月。剪出来的东西时间轴也可以被打乱,一切为了效果,就是要像一部艺术作品的创作。后来有不少人挑穿帮镜头,比如车开过来的时候元首旁边是坐了人的,镜头一转旁边那人不见了,因为元首为了她的拍摄改天又开了一回。
经典镜头就是开头:从白云之上摇起,元首的飞机出云,伴着瓦格纳描写诸神驾到的朦胧的音乐,夹切下面小镇里群众期盼的神情,然后音乐高潮起,元首来了!
“看了这片子就会变成纳粹”,要的就是这效果,当年也行全球发行,包括了美国。
那时每天重复上百遍动作,腿绷的直直的。没几天,我的腿就酸、肿的难受,胳膊都要抬不起来了。第二天还要咬牙接着练……
扛着三八大盖或者莫辛纳干,效果会更震撼。
如果只说声音的话,走队列有三个声音——呼号声(带队口令、口号、歌声),脚步声,摆臂擦裤缝声,这三个声音一致比较简单。
如果说视觉的话,那就难了,前摆、后摆、手腕、手型、步幅、帽墙、帽檐、身体倾斜度、摆臂里合角度~~~~~~尤其是阅兵戴着白手套,使细微的差别更加明显。所谓严抠细训,最难的就在整齐划一标准这里。
纳粹巴黎入城、斯大林红场阅兵、TG开国大典,都是真正上战场的虎贲,其余阅兵,就是纯粹的阅兵了
TG 苏俄 朝鲜的宣传影片都是这个片子的徒弟
一次是打仗前,
一次是胜利后。
战士们接受完检阅后就直接奔赴战场,斯大林也用自己的坚定证明了他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
要么像巴黎那样彻底放弃,要么像莫斯科那样打个你死我活的放手一搏。
既有决战之心,却无决战之必要准备,仓促应战,竖子当权,视战事如儿戏,竟至以最大牺牲换来最大失败。
后人读史至此,莫不叹息。
可惜时无英雄,遂使百姓涂炭,将士遭难,山河破碎。
斯大林能放手一搏,是有之前苏联的2个五年计划搞出来的重工业做底子的,对比下斯大林治下的苏联五年计划建设了些什么,花生米的“黄金十年”建设了些什么,就知道比比斯大林花生米差的不只是决心和气度,而是啥玩意都差,差到不是一个位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