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烟囱事件影响不了中印贸易与工程合作大发展 -- 陈经
印度总理辛格水平还是可以的,在他那个条件下,大局抓得不错。胡锦涛2006年11月访印,辛格2008年1月访中,是双方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的标志。是真有成效,不是象征性的。
以前印度有一种说法,说辛格政府要拉印共(马)联合组阁,所以得和中共合作。但辛格大选高票连任后,并不需要印共(马)了,还是继续和中国加深合作。还有中印边界谈判,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也装样子展开了。谈肯定是啥也谈不出来的,但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两方都假装在谈,就是政治家的水平。真要按印度脑残舆论瞎折腾,那就得和中国死磕,没有任何好处。双边贸易,才是真正重要的大局。
2008年中印贸易额518亿美元,中国已经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个贸易数据有统计问题,印方数据是408亿美元,可能比较乱,具体是多少不好说。但按2005年4月温家宝访印的规划,2008年的目标仅仅是200亿美元。再早到朱镕基2002年1月访印时,不过36亿美元。后来双方多次加码,最新的是2010年达到600亿美元,似应不难。按这个趋势,达到千亿美元就是三四年的事。中国加入WTO以后,贸易总额约增长4倍,而中印贸易增速远高于此。
对中国来说,印度在贸易伙伴中还排不上号,仅仅是刚进前十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中国公司在印度的工程建筑合同总额高达129亿美元,这在中国的海外市场中排名第一。同时,也可以合理预期,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建筑国际合同市场,这应该不算吹。中国基建市场规模更大,但外国公司赢得的份额就不太多,主要是竞争力问题。而印度必然依靠国际招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干快上免不了。
中国要不要这个市场?这没有什么好考虑的,肯定是要的。国内这么多建筑工程公司,出去混是方向,收入也高一些。以后印度市场更大,要把位置占住。至于说印度基建好了,会抢中国的出口加工等世界市场,那还早,也不能靠这种“防备别人发展”的思维混。印度基建就算好了,搞生产的比较优势因素还很多要追。中国公司不去建,外国公司也会把生意接过去。
对印度来说,确实认识到了中国基建公司的厉害,省钱省时效率高,质量还不低。合同额剧增完全是中国公司的竞争力太强,也就是两三年的事。问题就是印度有一伙脑残,经常找各种理由搞事。比如电信合同就只在印度南部多,北部说是边界冲突有安全问题。
另外中国公司也有些中国特色,建设经验就喜欢包工包料,因为不通英语,希望从国内拉大批人赶工,部件也从中国进。公平地说,这会让当地人失望,挺大的工程,当地人连当杂工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一个矛盾,需要双方合作解决。也不能全按中国公司的法子干,拉一船人货全搞定,当地人得闹翻天。所以,就需要妥协,印度人也捞到一些简单工作机会,但也不要太过分,弄得工期不断推后。既然是在印度干,还是要考虑印度的国情,拖慢些也没办法。这应该不是个本质分歧,属于工作中的问题。
印度人的政策是,中国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商务签证来印没问题。但semi-skilled的劳工,就是普工,由印度出。烟囱事件后,印当局趁势就说不给中国普工签证了。这事其实一直在吵,有些中国工人拿三个月旅游签证来干活,过三个月又换一批人。现在最多就是吵这个事,很可能过段时间就糊涂处理了。有些传言说印度电厂等领域不让中国公司接活了,这是不可能的,印度业主自己就不愿意。
印度人活干得烂,不出活不说,烟囱都倒掉。和中国一堆政治矛盾,这都是有的。所以新闻焦点就是这些烂事与争吵,印度脑残言论不断跳出来抓眼球,中国人也有一种围观看笑话的心态。但要看到,其实现在印度真和以前不一样了,改变非常明显。
印度当局能够顶着舆论和中国不断发展经贸关系,这就是务实的做法。以前是真的想不开,20亿人基本不来往。经贸往来中,有许多矛盾,反倾销案一堆,但这不是大问题,贸易额不断高速增长才是主流。经贸矛盾,主要应该是印方内部政治斗争导致的,高层人物尚能维持大局,“斗而不破”,继续发展。
印度上下也认识到了经济增长是首要任务,发展的心态很迫切,各种工程开始大干快上,这也和从前不一样。除去一贯的大吹,也确实有一定成效了,应该是个正循环乐观向上的局面。以前政府管制弄死了,经济改革以后,趋势是越来越动起来了,每年9%左右的增长率不奇怪。这样已经有五六年了,累积下来,增长也是不小的。不然哪来这么多工程要建,拉了这么多中国公司去?我感觉印度政治家发展出了一些政治智慧,例如虚虚实实大吹了很多计划,有些虚的吹出去应对政治压力,但也有实在的,打了折扣以后确实搞起来了。你光以为他是吹,那就小看他了。印度政府与大资本家,确实弄到钱搞了些大项目。印度储蓄率也不低,资本市场也弄到不少钱,还真不能小看。以前印度政府弄到快破产,不得不改革。现在内外债有些危险,内债占GDP达50%多,但也不算太离谱,如果将来搞得好,都不是问题。现在宏观数据都还好。
中国应该认识到,印度是一个分裂的社会,什么人都有。但它在混乱地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中国公司应该加入到这个过程中来。事实上也合作空间很大,基建就是很大一项,再没有更合适的了。双方的有识之士应能维持大局,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民间双方互有一些看不起的舆论,但利之所趋,而且也没有暴力倾向,不至于有大的影响。
另外,西方媒体有“捧印贬中”的导向,甚至鼓动印度和中国对抗。有些老印自己也折腾这些。但是,现在都精似鬼,没有谁肯给人当枪使。美国打伊拉克与阿富汉都一头包,别国混这个更没有前途。印度人也不是傻子,吹归吹,自己有几斤几两其实清楚,就是嘴硬。所以,也还是奔着发展来和中国交往的。
烟囱这个事其实没多大影响,印度这种事不少,倒掉不是中国公司弄的,只有间接监管问题。中方也无人死伤,没有闹大。只是有些戏剧性,一些别有居心的媒体炒得象是中国公司在印度建烟囱砸死上百人。估计过阵子就没啥事了,中国公司继续在印度猛接合同大干快上。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凌晨4点发帖 陈大真是勤奋那
大局观一流。过段时间就会又回复正常。利益压倒一切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有点悬?
毕竟不像tg,它是几年一换吧!
网上有报道,大大可以自己查
美国现在为保霸权不择手段,印度已公开表态与中国为敌兼作反中急先锋。
腹诽一句,您就典型的初级资本家不要祖国、不要人民的唯利是图。求您学习高等级资本家行不?您是不是该回顾一下近代史,不是为仇恨,而是懂得如何将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结合,同时不违背大多数民众利益。
请除了钱外,多考虑考虑国民。印度现在就盼像邓反苏一样上位呢
看您很多文很受启发,但您描述的是现状,合法合理和正义在您文中找不到。
从写法就知道,这是着意往大里写,夸张戏剧性。因此,我将它忽略。
因为美国对华策略措施不一样
只要有助于中华民族保全,哪怕美国对中国再恶些也没关系。毛邓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用中庸来调和
现在是形势变了,而原来建立模型的人没考虑到这些变化(我个人认为是蓄意),导致崩溃性损失,一样么
印度想学习邓,美国为此向印度扶持核武装。美国佬太阴险了,G7变G4,不但把俄国踢开,还借此将中国与俄国、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划开,去TMD.
这一年的形势可以很好说明,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美国还是两票。
中国人喜欢忧国忧民,重点在一个"忧"字上。什么情况不对劲,马上就炒大了,上升到文明灭亡程度的不少。看到工人农民受苦了,就骂贪官骂精英骂政府骂改革开放。看到官员腐败了,就说国将不国,没希望了,大家出国混吧。看见妓女窃贼抢劫犯,就觉得中国道德完了,没法住了。看见哪里有民众聚集,就想象中国遍地干柴烈火,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等着革命拉清单吧。看见台湾闹事,就想象美国日本有什么天大阴谋要打仗阻止中国现代化进程。看见石油涨价管线计划或收购受阻,就想象中国被人逼得掏大钱买油还不一定买得到。看见进口原材料涨价出口产品降价,就想象中国搞进出口无利可图,工厂纷纷倒闭。看见纺织品鞋类等贸易争端,就说WTO白入了,让了利却没收到好处,尽受气了。看见一些领域技术不行要依赖进口先进设备部件,就说光给别人打工了,越生产越吃亏,再搞下去就经济危机了。看见银行坏账几万亿,就想象外资银行一来,老百姓就挤提,要崩溃了。
这样一种思维倾向,再加上正义与爱国感情支持的愤怒情绪,就这么年年一边"忧"一边"骂"的过来了。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出来更多,程度还更厉害了,永远可以"忧"下去。这当然无可指责,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那种社会大乱时期,"忧"多一些甚至主动去闹些事,可以保持道德压力,有助于社会进步。但这种思维倾向并不因其道德优势具有先天的正确性,真要正儿八经搞起预测,多半不如多方平衡考虑的预测准确。
如果有人觉得只有"忧国忧民"才是有价值的思维方式,那么我建议不要看其它类型文章了,也不必看我写什么了,甚至反过头来攻击我不忧国忧民,那也是正常行为,这道德水准,一个字:高!跟我学坏了就可惜了。但我相信有不少人其实没那么正派,就喜欢起哄吹个牛什么的,也喜欢没心没肺地自己过着好日子不顾受苦的工农听些中国的好事,畅想一下未来,那我乐观的歪理邪说可算是有用场了。道德正义人士不待见我也有道理,我一人瞎说不要紧,影响到意志不坚定的读者也道德沦丧了,危害就大了。不过学坏容易学好难,又不能把我专政了,正义人士在华岳轮流批我只怕事倍功半。
————摘自陈经《这次中国真的不一样了》
三年前陈经已经回答过你。
呵呵,开个玩笑: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除了铁矿石,中国在经济方面似乎没有太多印度的地方。相反,有些地方还要提防。
另一方面,印度没了中国也死不了,多少年都这么过来了。
印度这块“蛋糕”,中国不吃,或者少吃两口也无所谓。还是把注意力放在美、非的好。
咱们喊再大声能影响决策不
您可以证明我是个猪头,但我可以证明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是个猪头。您觉得谁的危害大
有人做了坏事,才有人高喊错误吧,闹半天错误全集中在喊的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