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 -- 秋原

共:💬55 🌺502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确实分不清嘎

惭愧惭愧,还以为就是一个人,呵呵

家园 大王总的生意做的挺多的,不光是在娱乐业

汽车、艺术品、广告,而且这些才是他家产的大头~

家园 不禁想以后是否有资产注入的可能性
家园 一切皆有可能
家园 【原创】为保证文章的独家性和原创意义,在出版社建议下……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和《我的电影观》后续章节将不在网络平台发表。敬请各位谅解。

所限内容只针对以上两个系列的连载文章,其他方面不受限制~

家园 其他各贴都花过了,这贴丢个蛋
家园 丢蛋过分了些吧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家园 《新财富》涉嫌侵犯本人和本文的著作权!

今年11月期的《新财富》中的《华谊前传》一文,大量抄袭本人在音速、西西河网站和电影网博客上发表的文章《“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前三章节的段落,已经涉嫌侵犯著作权。我已经向该刊物发出邮件交涉,内容如下:

《新财富》杂志:

你刊09年11期刊物中,由孙红、郝治军撰写的《华谊前传》一文中,大量篇幅文字直接抄袭本人在音速、西西河网站和电影网博客上发表的文章《“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前三章节的段落,已经涉嫌侵犯著作权。

原发网络链结如下:http://www.ccthere.com/thread/2475719;http://blog.m1905.com/1750234

你刊文章链结如下: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0911/t2670936.htm

直接抄袭和简单修改部分用字修辞的段落如下:

=====================

……多年来,媒体对华谊兄弟(泛指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和“华谊系”影视业资产公司)的报道可以说是连篇累牍,在华谊传媒招股书大白于天下后,对其运营状况的深入分析愈加丰富,但这些报道在“娱乐”氛围的影响下,又迅速偏向于对那些华丽的“明星股东”和他们各自持股量的反复比较之中,

=====================

……在这个话题展开之前,有必要把之前流传甚久的一个不实信息澄清:华谊兄弟大、小王总的名字是王忠军、王忠磊,而不是以前常见的王中军、王中磊。

=====================

……华谊传媒的招股书毫不掩饰地提到了冯小刚对华谊兄弟的贡献和意义,其中的《重大事项提示》第8条清楚地写到:“另外,由于公司目前业务规模有限,少数签约制片人及导演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占比相对较高。如电影业务,冯小刚工作室在报告期内出品了《集结号》和《非诚勿扰》两部影片,这两部影片约占报告期内发行人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上述文字说明了一个事实,同时也合理地淡化或者说回避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实际问题—用百分比数字量化出来的“冯小刚重要度”,绝对不止18%!冯小刚不仅为华谊兄弟的影视业务直接带来了大量的收入,而且其间接为华谊传媒的艺人经纪业务以及不属于上市公司的音乐唱片和广告业务作出的贡献也可想而知。

=====================

……冯小刚的经历称得上中国电影界的传奇,一个没有经过影视专业教育、从美工开始做起的非专业人士,成为今天中国电影一个代表人物,期间的艰辛可想而知,更何况,冯为之奋斗了多年的行业,是一个非常讲究门第与传承的圈子,非专业出身的冯小刚,一开始就处在一个很不利的地位上。冯小刚的思路与学院派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这种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是他不想追求,而是因为他根本不具备追求的条件—一个“野路子”出身的导演,其作品不仅饱受诸如“不专业”的抨击,更不可能从上级管理部门获得合法出国参加海外电影展的名额。因而,学院派憧憬的那种方式,他一开始就走不通。既然如此,追求市场和票房自然成了他所剩不多的周旋余地了。

  冯小刚一开始就以商业片导演的身份进入电影圈,这或许是在外部环境制约下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然而就在不经意之间,他开创了中国电影商业化(或者说产业化)历程上的一条新路线,这条路线发展到今天,已然拓展成宽阔且流畅的坦途了。

=====================

  目前本文已集文成书,已由北京某出版社和某影视集团联合策划,准备于近期上市。我们三方已经收集并保留所有物证,一致要求你刊对次作出解释和补偿,并保留诉诸法律的可能性!

09.12.15

原创作者 秋原

家园 【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四)

应影视区广大人民之邀和出版社体会的造势建议,俺决定把这个连载多帖几章。从去年10月开始,目前诸位看到的已经是我在09年11月下旬写完的第三稿~

这篇我原本打算写成上中下三部曲的“千字文”也最终升级成名副其实的“万言书”了~

本文为秋原原创,版权已出让,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录。作者本人和出版社保留对可能侵权行为的追究权。

鉴于西西河论坛的一些设置上的不便,去年已经连载的三个章节都无法修改了。好在这三章的主要内容都没有太大变动。那么从现在起,我帖后几章的内容。

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我这本书暂定的名称是《风声惊聩》,而诸位看到的《“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仅仅是这一系列的上部(共14章),完稿于09年11月下旬,即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三周左右。其中前8章截稿时,还没到创业板开市的09年10月30日~

所以,在这些章节里的时态和陈述语言都是以09年10~11月为准的。我决定保持这种“原状态”~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

04、最佳性价比友谊

王忠军是个我行我素的人,而且擅长把握住一些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表现的机会——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个人身上,也是王氏兄弟的共性。在国内诸多影视娱乐公司的领导者当中,华谊兄弟两位王总的媒体上镜频率向来是非常密集的。

艺人博取上镜率的动机是出于抬升个人知名度的目的;那么作为商人也采取类似的手法炒作自己,其中就包涵着更加丰富的含义了。在过去数年里,王忠军频繁地出席各类社交活动,接受专栏采访,参加访谈类电视节目,而且还通过媒体积极向公众展开自己的生活圈子。关于他的经历、爱好、言行,甚至个人作息起居和家庭生活的大量报道,充斥于包括网络在内的各路传媒报道当中;在把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旗下多名签约艺人打造成华语电影顶尖级导演和国内娱乐圈一线明星之外,王忠军也让自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物。

作为一个影视公司的领导者、一个在美国留学时主修传媒学的海龟,王忠军非常重视与媒体的交流和沟通。他很清楚娱乐业和传媒业之间的关系;很清楚及时且得力的新闻报道在指引舆论导向和吸引公众注意力两方面发挥的效果。尤其是在娱乐圈,一次精心策划的宣传活动,会呈现出几何指数级增长的影响力和连锁性质的舆论反馈效果。他要借助这种外部力量,在自己只需投入少量启动推力的情况下获得超额的外力助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或许王忠军本人并不能准确地讲清楚什么是蝴蝶效应,什么是马太效应,然而信息学与传媒学领域强调的非线性传播,是华谊兄弟经常使用的拿手好戏,并由他亲自带头,反复应用到华谊兄弟在电影、电视、艺人报道、社会公关等等各方面的宣传活动当中。其中有很精彩的、有足以拿来作为经典教案的,同时也有让影迷观众质疑并引起一定程度的不满和批评的。直到今天,这些手段又自然而然地被使用到华谊兄弟上市引起的连续多轮媒体翻炒当中了。

我第一次得知“王忠军”这个名字大致是在十年前。1999年末《没完没了》上映时,北京一家销量很大的报刊的娱乐版上(北京青年报,在北京是很有影响力的一家平面媒体),对傅彪的报道和对王氏兄弟的报道并排,前者占有的幅面和文字量都略多一些;后者虽然是配角,但仍然配有一张王氏兄弟二人的合影照。当时王氏兄弟刚刚进入电影制作行业不久,对《没完没了》的投资还是一次投资数额有限的商业尝试——该片的出品方仍然是紫禁城影业公司,华谊兄弟只是联合投资方之一。但他们在一开始就让崭露头脚的自身和凭借该片走红的傅彪并列齐驱,从中可以看出,王氏兄弟非常注重媒体宣传的作用。

王忠军那种直率的谈吐和由此表现出来的气质给人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好感。他在接受采访中也多次反复强调自己和冯小刚之间非同寻常的友情。这个说法的确属实,但就如我在前文所说,“说的全部是事实”并不等于“说的是事实的全部”,言行再坦诚的商人也会有所保留。王和冯的关系,即是朋友,更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信任和理解,也是由一清二白开始逐渐增深的——今天二人深厚的友情和信任,是同坐一条船泛舟于商海、在多年分工合作和互相帮衬的过程中缔造出来的。

当1999年岁末,我偶然翻看到那张报纸中对华谊兄弟和王氏兄弟的报道之时,作为一个电影从业者,除了从职业习惯出发的简单分析和判断之外,我就没再注意过。仅仅相去仅仅不到一个月,华谊兄弟就以执行制片方的身份投资了冯小刚《一声叹息》了。从2000年开始,我对这家企业、以及其领导者就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观察。

事实上,当十多年前王忠军和他的华谊兄弟广告公司进军电影业时,并没有对这个行业设计过长远的规划,对其投资的电影和涉及到的导演也只是抱着“尝试”和“随意”的态度。这一时期除了冯的《没完没了》和《一声叹息》以外,王忠军还参与投资了陈凯歌导演的《刺秦》和姜文的《鬼子来了》,在后两部电影中,华谊的投资数额都非常有限,属于没有话语权的次要联合制片方。这些都是当地的表面现象,而实际情况大致如下:王忠军在1994年回国创业,并在广告业获得了最初的成功;他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投资电影,恐怕主要目的是为他在广告业收获的原始资本探索一条新的投资出路。因此,冯小刚只是他慕名结识的对象之一,除此而外,还有姜文、以及其他能让他动心的电影导演。在其时,王忠军和许多喜欢电影、但并不了解中国电影界实际情况的普通人一样——他以一个电影爱好者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做出初步判断,依据的是明星的人气和知名度,选择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受到影星号召力的感染——他是姜文的影迷!

多年之后,王忠军在采访中也言语确凿地表示自己刚开始投资电影业的初期,对这个行业的运作过程并不了解,事前也没有做过什么周详的市场调查和风险预测,就是凭着兴趣和冲动下了决心。在这里我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当时张艺谋还没有认识张伟平,但偶然认识了王忠军,那么后者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而且很有可能表现的会比对待冯小刚更主动、更殷勤呢。

正是王忠军这种很实在的言行,让我感觉他的为人非常直率、坦然。这个以“艺术家商人”自居的企业领导者身上即有冰冷趋利的一面,也有生动可爱的一面。

在03年之前,王忠军一度把很多热情和精力投向了姜文——他不仅是《鬼子来了》的投资人之一,而且在2000年组建华谊兄弟·太合后,从01年起,在本公司主持拍摄的《寻枪》、《天地英雄》和参与投资的《理发师》三部电影中,都选择让姜文出演影片主角。除了看中姜文的票房号召力、从商业角度对市场因素加以考虑以外,王忠军当然也很希望能和姜文建立一种类似日后他和冯小刚那样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然而,姜文一贯的霸气、在拍摄过程独断作风和强硬立场,对影迷来说有着鲜亮的个人魅力,但并不代表也一定对的上电影制片方的胃口。而王忠军努力扮演的身份,恰恰就是要掌控制全局的电影制片人!在02年《理发师》的拍摄过程中,作为主演的姜文和导演陈逸飞就创作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拍摄进度也因此一度中断。作为该片投资方之一的华谊兄弟(当时叫华谊兄弟·太合,是由王氏兄弟的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和太合集团各出一半股份于2000年8月注册成立的,其全称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最终也和其他几方一起,做出了“弃姜保陈”的选择。《理发师》剧组临时更换男主角,由陈坤代替姜文。也就是从这个事件开始,华谊兄弟不再对姜文存在长期合作的幻想了。

王忠军看上去言谈很随意,但他本质上是个态度坚决、个人意志强硬的人。他有非常明确的原则立场和讨价还价的底限。在这个限度之内的,一切都可以商量;超过这个限度的,绝对没商量。他可以在不做详细调查,仅在兴趣的驱动下就进入一个陌生的商业领域,但最初都是一些零敲碎打的商业试验,投资数额有限,即使失败了也在事前预估当中和可承受范围之内;一旦获得成功,他马上就会抓住不放,趁热打铁并迅速扩展,并且在全过程中牢牢地把控制权握在自己手中。这个时候,王忠军身上那种商人的冷静和决断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冯小刚也并非一开始就能和华谊兄弟门当户口对。既然在冯以外,王忠军考虑过姜文等人;那么同理,站在冯的角度上,华谊兄弟也不是他当时唯一的选择。他们之间照样也有讨价还价的过程,照样也需要一个互相了解、谅解、再到理解的磨合期。王、冯二人交往的优势在于他们都有很直爽的脾气禀性,在过去的生活经历当中还有一些相同之处(譬如参军当兵),这使他们有许多共同语言,而且都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许多令人欣赏的地方,这就有助于缩短双方磨合的难度和磨合的周期。另外,作为电影导演,尤其还是一个商业电影导演,冯小刚对电影的许多考虑方式和出发点都与制片人颇为接近,特别是他对票房和观众口碑的重视,简直太符合制片人(出品人)的思路了。事实上,在《没完没了》之前,冯在剧组中本身就充当着导演和制片人兼顾的身份。

相比于其他人,冯小刚身上表现出来的最难得可贵的一点是:有很多导演只是负责影片的拍摄制作过程,并明确要求制片方保证其个人利益,把影片发行的风险都推给投资人。而冯小刚在他过去的从影经历中,曾经多次以非常主动积极的态度和投资方一起承担电影运作的商业风险,把自己的利益所得与电影票房成绩相互挂钩。

1998~1999年的冯小刚,尽管已经很有名气了,但还不是当时中国最有名望和最有才华的电影导演,比冯能力更出众的人有,比冯名气更显赫的人也有。王忠军认准冯小刚的这个选择过程,我完全可以用一种粗俗、市井,但非常清晰和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出来:一种情况是对方已经是有主的干粮,他来晚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对方的谱太大了,他伺候不起。相比之下,冯小刚的能力让他感到满意,冯小刚提出的要求又可以让他接受,冯小刚的言行又表现出足以让他动心的诚意。这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没买最贵的,要买最好的。用一句玩笑话说,王忠军挂在嘴边津津乐道的友谊,就是一种“最佳性价比友谊”。

家园 【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五)

本文为秋原原创,版权已出让,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录。作者本人和出版社保留对可能侵权行为的追究权。

从本章开始,就是在去年11月那次更新之后的新内容了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

05、中流砥柱冯小刚

我在本文第一章开头使用的标题是《“狗怂”冯小刚》,这是针对冯导个人的;现在我继而用“中流砥柱”去形容冯小刚,是指他在华谊兄弟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发挥出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在影视产业这片茫茫商海里,王忠军是华谊兄弟这条船的操舵手,那么冯小刚就是能让他泰然面对风浪的压舱石。在娱乐圈这一滩时常兴风作浪的混水里,华谊兄弟能四平八稳地一路跑到今天,而且还比别人走的远,探的深,多有赖于王氏兄弟为他们的船装上了一台性能优异的“冯氏引擎”。

09年9月27日,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会。就如同大王总一向坦诚的言行一样,上市招股书里也毫不遮掩地强调了冯小刚对公司的贡献和意义。招股书《重大事项提示》的第八条,清清楚楚地写到:

……另外,由于公司目前业务规模有限,少数签约制片人及导演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占比相对较高。如电影业务,冯小刚工作室在报告期内出品了《集结号》和《非诚勿扰》两部影片,这两部影片约占报告期内发行人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上述文字说明了关于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的一个实际问题,同时也合理合法地淡化、或者说回避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实际问题——以百分比数字量化出来的“冯小刚重要度”,远远不止18%!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华谊兄弟在04年末到05年前后一次明显的经营变化:

目前申请上市的这家公司,其全称是“华谊兄弟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方便区别,下文取代码A)”,注册时间为04年11月,注册地点为浙江省东阳市。这是一个“新华谊兄弟”;相对于这个“新”来说,原来的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西影华谊电影发行、广告和王京花出走前的文化经纪等控股公司都是“老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成立后,从05年起,通过设立若干导演工作室和子公司的方式,逐步把原先分属于各个“老华谊兄弟”的影视剧制作、发行、艺人经纪代理这些主营事业都转移到了A里面。完成专职使命的几位“老华谊兄弟”,除广告公司更名外,最迟都于08年注销。王忠军把主营业务都放到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里面,显然是为了今天公司上市这个目标作出的必要准备。

关键问题就在于:甭管是05年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还是之前诸多“老华谊兄弟”,影视剧制作不仅是主营业务,还是核心业务,而其他业务的运营和发展都不同程度的对影视业务形成明显的依附关系。冯小刚不仅直接为华谊兄弟的电影事业贡献了大量业绩,也以直接和间接的形式,为艺人经纪代理、以及不属于A的音乐唱片和广告业务带来了显著的商业收益。

华谊兄弟在经营上的一个特色就是“肥水不留外人田”:本公司投资拍摄的影视作品,要首先选用本公司旗下的签约演员领衔出演;同时让本公司的签约歌手演唱主题曲;并由本公司代理影片的帖片广告和植入广告。

以上各项往来业务,只要自己能接手做的,一律先在自身内部分配,除非是实在消化不了,或者必须照顾到其他因素的作用(比如本公司艺人的名气和票房号召力不足;合作方也有一定份量的话语权等等),才会把生意交给外人。影视剧公映或播出后,演员走红了,身价高了,又会促进本公司艺人经纪业务和广告业绩量的扩大。而这些方面体现在运营帐目上的最终结果,是促使公司销售总额和利润的增长。

通过这种方式,让影视制作发行带动其他关联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为上市预备下一份尽量漂亮的财务报表。而通常来说,高投入、大制作的商业大片对提升演员名气和吸引广告客户的效果最为显著,在这当中,多年来稳做华谊兄弟创作团队第一把交椅的冯小刚同志,自然而然地担负着责无旁贷的义务。

仅以艺人经纪代理一项来分析。这项业务目前是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里仅次于影视制作发行的第二大核心事业,也是06年后业绩增长幅度最快的部分。在过去十年里,有多名艺人通过获得参演冯小刚电影的机会确立了在娱乐圈当中的地位——《没完没了》捧红了傅彪,《手机》捧红了范冰冰,《天下无贼》捧红了李冰冰和王宝强,《集结号》捧红了张涵宇……以上诸人,无一例外都是华谊兄弟或冯小刚工作室的签约演员。除傅彪在05年8月患肝癌因病去世以外,其余几位艺人现在俨然成为华谊兄弟的大牌支柱演员。而在《非诚勿扰》里,仅捞到垃圾戏份的巩新亮也凭借此片一夜成名,身价浮涨。

既然冯小刚的电影对演员的前途事业具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反过来说,华谊兄弟就完全可以以“冯小刚”作为金字招牌、以“在冯小刚电影里留一个戏份(或加一个广告)”为重量级筹码,把那些早已慕“冯”之名、馋涎许久的非著名演员和广告客户们招揽到自己麾下。因而在“著名导演”这个名副其实的头衔之外,冯小刚也足以堪称华谊兄弟的“造星引擎”和“广告诱饵”,更是让王氏兄弟踌躇满志的“吸星大法”。

类似这种以少数创作骨干人员为核心,以影视制作与发行为主力,带动整个团队和关联产业的经营方式,不仅体现在华谊兄弟的影视与艺人经纪业务里,同时也体现在影视与广告、音乐唱片等其他业务上(别忘了,王氏兄弟的起家老本行就是广告业),以及华谊兄弟与娱乐界同行和广告客户的各种方式的合作当中。

影视制作与发行和艺人经纪不仅是目前上市公司(A)最主要的两个经营业务,也是目前仅有的两个赢利业务。冯小刚这“一发”被牵,足以导致华谊兄弟包括股价在内的“全身”皆动。

自05年之后,刚刚成立的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其实是靠银行贷款负债式经营的,在华谊兄弟公布的财务报表上,06~08年公司运营帐目都是负数。这期间,冯小刚创作的两部大片《夜宴》和《集结号》都是靠银行贷款拍摄的。将动辄超过五千万元人民币的金额贷给高风险的电影业,如果不是看在有往年票房一向保持优越成绩的冯小刚作为信誉保证,任凭王忠军费劲口舌,恐怕也无法说动那些只认钱不认人的银行高管。

因而可以说,显著的符号效应和关联效应是“华谊兄弟·冯小刚模式”最明显的特征。

大致九月底,华谊兄弟即将上市的消息传出不久,一家媒体马上给我打电话,讯问我对此事的看法。我和这家媒体接触已经有四年,亲自打电话的这位编辑和我认识的时间还要更久。在最初习惯性的试探和谨慎摸底之后,我依然以自己一贯的调侃语气告诉他:当华谊兄弟登陆深交所电子大牌的时候,其股票名称即可以叫“华谊兄弟”、“华谊传媒”,也可以叫“小刚影视”……

看过我上面这段话,谁还能认为冯小刚对华谊兄弟的重要度,只有区区18%呢?!

也是最近一两个月当中,当很多人向我询问华谊兄弟的情况时,也或多或少提到了其他民营影视传媒公司,比如保利博纳、光线影业等等。在这几家民营影视娱乐集团里,华谊兄弟明显抢了风头,原因在哪里?

王氏兄弟擅长利用媒体资源是一个重点,以冯小刚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更是重点里的重点。

我不妨把这几家公司和他们各自的“领军人物”放在一起,平心而论:

论综合能力,保利博纳的于冬和光线影业的张昭丝毫不比王氏兄弟差;论个人魅力和上镜率,王忠军明显高过其他二者;论与电影相关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电影学院毕业的于冬和电影制作专业出身的张昭又要强过王。三家和三位本来是各有特色、各有短长的。

光线影业在进入06年之后才进入电影投资和发行领域,时间不长,整体实力与另外两家明显产生差距,这在意料之中。然而,当年几乎和华谊兄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保利博纳也被前者盖过了风头(至少从媒体报道的表面现象看上去是如此)。实际上,保利目前的宣发工作和院线渠道做的还比华谊更完善、更可靠,公司常年运营情况也非常健康。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保利博纳没有给自己打造出一个类似冯小刚这样的“符号人物”,因而也就不能尝到“符号人物”为企业带来的关联效应、品牌财富和更深远更广泛的衍生影响力了。

于冬和王忠军都是各自企业的“领军人物”,后者与冯小刚这么一个“符号人物”的搭配,就取得“大于两者之和”的效果——这么说吧,相比于于冬,王忠军占据的绝对优势就在于他拥有冯小刚这张“The Million Pound Note”,他根本不需要将其花出去,只要不时亮出来,显摆显摆,在名利的诱惑下,便足够让别人对他趋之若骛了。

家园 【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六)

本文为秋原原创,版权已出让,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录。作者本人和出版社保留对可能侵权行为的追究权。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

06、醉翁之意,岂止在酒

“紧密团结在以冯小刚同志为核心的娱乐事业团队周围”是华谊兄弟多年来坚持的经营模式,同时也是隐患和风险,这是王忠军面对媒体和公众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外界早已经注意到的问题。在04年之前,业内谈论到华谊兄弟时,曾经流传过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叫“冯小刚一感冒,华谊兄弟就咳嗽”。大致还是在04年的这个时候,即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签下第一个五年长约前后,公司总裁王忠磊曾经对外媒表示华谊兄弟已经“不必完全依赖冯小刚了”,而实际情况是,到07和08年,冯小刚对华谊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明显了。

我们可以留心一下冯小刚自首部贺岁电影以来的从影经历:自1997年夏开始筹拍《甲方乙方》为始,到2008年12月上映的《非诚勿扰》为止,冯导在前后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共执导拍摄了十部电影,其中七部是加盟华谊兄弟之后创作的作品(《没完没了》由紫禁城影业公司出品,华谊只是投资方)。从表面数据上看,平均每部电影的运作周期大致为13.5个月。然而就在2001年的暑期,刚刚结束《大腕》摄制工作的冯小刚马不停蹄地参加了CCTV的一期《艺术人生》,在节目录制现场突发心脏病。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他在02年几乎整整一年当中都处在悉心静养的状态,暂且放下手头一切和导演有关的工作。

也就是说,冯小刚其实是用十年的时间拍摄了十部电影。冯的这种创作密度,不仅在今天他的同行里是非常少见的,即便在新中国电影过去六十年的发展史上也可以说是无人可及的了。05年之后,随着华谊兄弟在娱乐业的“多元化”扩张,他还抽身参与了更多的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可以说,冯小刚和张艺谋一样,都是圈里有口皆碑的“劳模型”导演。04年及04年前,紫禁城影业公司和华谊兄弟是“劳模型”导演冯小刚的实际商业受益者;而在04年后,华谊兄弟是让冯小刚继续保持这种高产稳产状态和创作动力的强大助推力量。

在即将登陆创业板的“准”上市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里,王氏兄弟所占股权合计为45.88%,股票发行后还将摊薄到34.4%。而在不属于A的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下文取代码B),王氏兄弟所占股权为69.4%。

A已经向冯小刚等导演和明星们配售股份;而B没有,而且B不是上市公司。

当A在过去四年以贷款拍片的形式负债式经营的时候,借助冯小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B通过代理A的大量帖片广告和植入广告业务,在过去十年当中成为王氏兄弟的另一块吸金磁石;当05年之后,华谊兄弟吸引和接纳马云、江南春这些新股东和他们带来的“新鲜血液”的时候,B还成为一系列股权转换游戏中必要的工具。

这是上市公司后面的第二种情况……

我这番话兀自说出来,似乎突然给本文加入了一种“另有悬机”的含意。用一个单独的、非上市的公司来代理上市公司的业务,类似现象在各行各业里都不少见。我的本意也并不是企图揭露出什么鲜为人知的“真相”,而是以此为出发点,继续论述王氏兄弟一些独到的经营头脑(本人是如假包换的股票白痴,过去也没有任何参与金融投机活动的经历,文中对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的所有评述,都是站在同行这一角度上做出的分析;想必那些瞄准创业板多时的证券巨头们,肯定能把华谊兄弟过去的经营活动调查的比我更透彻)。

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壮大和十年的宣传报道,媒体舆论为王忠军营造起来的是一个“民营传媒娱乐公司领导者”的形象、以及“著名导演和大牌明星的老板”、“大腕身后的大腕”……在这些名份之外,很少能有人注意到,他还是一个颇有实力的广告商;也没有多少人留意过王忠军延伸到娱乐圈以外的商业触角。

在上述头衔之外,王忠军同时还兼顾以下身份:他是北京格林马术俱乐部的大股东;05年前,他是宝马汽车的代理商;他还是油画和雕塑的爱好者和收藏家,但并非只进不出,也从事艺术品生意。作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前期下海的那一批创业者,早年的“老还归”王忠军和其他人一样,在经营范畴的考虑上也颇为讲究“多元化”。进入娱乐业以后,除了很擅长利用媒体宣传这一点外,他还把涉足娱乐产业后收获的公众注意力、知名度、公关效应和关联效应广泛利用到自己从事的非娱乐产业当中——作为王氏兄弟的起家老本行,广告业就是受益最明显的例子。王忠军同志、这位万岁军的退伍侦察兵对品牌价值的利用和嫁接,也可以当作一个典型的商学案例了。

就在我撰写本章的五天前,一家有浙江“民资”背景的公司通过某些渠道找到我。这家原本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企业的英明的决策者……的秘书兼资深助理在通话中啰里啰嗦地对我表示:“多年来,我们甲董和乙总一直对我国的文化产业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近年我国影视行业飞速发展取得的成就非常赞叹,通过了解,我们十分看好这其中广阔的发展前景,打算以影视剧投资制作为突破口,希望在这个新的领域里大展身手,有所作为……”

筛去那些虚华的套话,我只提炼出其中的本质实意:很显然,同为浙商出身的马云在四年前入股华谊兄弟、以及今天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这两件互相关联的事,已经对一些人产生了明显的震动。

在以前媒体对王忠军的许多报道中,总是把焦点盯在华谊兄弟本身的运营之中,不厌其烦地、反复地翻炒这家公司从2000年以来的一系列股权变化。其实,类似这种以合资的形式分担风险,以出让股权的形式换取流动资金、再以超额溢价回购股份的商业游戏,在包括传媒娱乐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里都是平常无奇的事情,太多的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初都采取过相同或类似的发展方式,即不是只有华谊兄弟一家,也不是以华谊兄弟为业内翘楚,顶多只能说:王氏兄弟在过去十年里经常玩这个游戏,对这些套路比较熟悉而已。

仅仅是一系列股权和现金的置换,也并不能足够证明王忠军有什么能让人刮目相待的商业才干。大王总真正值得称道的地方,就在于我在电话里对那家浙江公司的回复:投身文化产业,除了看中这里面蕴藏的商机以外,还应该考虑到进入这个行业能让你的社会身份发生什么变化;能给你以前的老本行和其他事业产生什么影响、带来哪些额外的机遇。正所谓“乾坤之外,另有乾坤~”

至于马云同志么,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虞溥《江表传》)。”05年马云对华谊兄弟的投资,一方面是他看中娱乐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就是希望籍此机会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让自己在“互联网精英”这个传统身份之余,再添加一抹新奇的色彩。这个在过去三年中频繁参与了CCTV《赢在中国》等电视节目的经营者,本身就有浓厚的演讲天赋和演艺情节。

既然马云能和王忠军一拍即和,那么两人肯定是言语投机的一对了。用一句经常出现在新闻联播里的话恰当地去形容他们,那就是:我们欣赏对方在**问题上坚持的一贯立场;双方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看法相同,立场相近,沟通良好,合作密切……

事实上,在04年之前的四年中,当时的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并没有赢利,公司运营甚至一度处在亏损状态当中,即便是冯小刚导演的三部票房成绩呈现逐年上升走势的贺岁片,也没能完全扭转这一经营状况(《大腕》、《手机》、《天下无贼》,这三部贺岁片本身的商业收益也并不是让人特别振奋)。这和当时华谊自身的一些内部因素有关,比如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业务量不大;也和一些客观因素有关——在03年前,只有国有企业才拥有电影发行权,从事电影制作业的民营公司没有电影发行许可证,相当于被束缚了手脚。

从01年的《大腕》开始,到04年的《天下无贼》,三部冯氏电影票房数字逐年增长,意味着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次的增长,这必然会越来越受到广告客户的垂青,作为电影帖片广告和植入广告的代理方,华谊兄弟的广告业务因此受益匪浅。无论是冯小刚本人还是华谊兄弟公司,他们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都得到大幅提升,这就让人嗅到了其中的商业潜力。更雄厚的资本力量对他们新一轮的热情关注和追逐,就在04年末发生了。

家园 【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七)

本文为秋原原创,版权已出让,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录。作者本人和出版社保留对可能侵权行为的追究权。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

07、二零零四,华谊“元年”

2008年,中国大陆电影票房突破43亿元人民币。从08年开春到09年贺岁档的大致十二个月内(08.03~09.02),亿元大片超过了十二部,其中还包括三部超过三亿元的“巨”片。09年暑期档上映的《变形金刚II》票房突破四亿元人民币,刷新了《泰坦尼克号》保持十一年之久的票房记录。

从07年的下半年起,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出现“井喷”的迹象了。08年,内地票房首次跻身于全球十大电影市场,如果考虑到进口电影以好莱坞商业大片为主、以及美元相对人民币持续贬值这两个现实因素,那么中国电影业在最近两年里表现出来的这种积极热烈的变革,对外界产生的影响还要更显著。

君不见,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在今年一月荣登“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十大人物”,成为该项评选获奖名单中唯一一个文化界人士,也是这么多年来,难得能在财经类权威评选中得到肯定的娱乐界人士了。

“喜讯传来乐开怀!”受到鼓舞的即不仅仅是韩老大自己,也不仅仅是电影同行,当然还有那些一贯不吝词藻甚至滥饰词藻的媒体了。“振奋”、“繁荣”、“沸腾”、“热潮”、“爆发”……诸如此类激情奔放的形容词汇迎面扑来,挡都挡不住。就在这些一向用语浮夸的报道中,我留意到一个经常出现的词:“元年”。

遗憾的是,我记不住这个词是从哪几家报刊的哪篇文章中看到的了。但是在这里,我向毛主席保证:的确是看到了,而且其报道内容就是关于08年的中国电影市场。

我不得不再说一些让这些媒体感到扫兴的话:你们说错了!08年中国电影取得的业绩,是电影票房自02年起、以超过25%的平均增幅逐年递长的结果;这是一次循序渐进的、有源可究并在预计当中的“井喷”,有喜勿惊,并没有什么解释不清的悬念。

既然说到了“元年”,放在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这个大环境下,是2002年;对于华谊兄弟这家公司和冯小刚本人,则是2004年。

华谊兄弟在04年前没有赚钱,但赚足了吆喝,赚足了名声。公司在00~04年的经营活动,就如同1997年之前冯小刚在影视圈的奋斗历程一样,即是一个积累和铺垫的过程,也是获取经验和人缘的成长期。

就在这五年时间内,王忠军极其成功地把冯小刚打造成一块越来越“灿烂”的票房金字招牌;同时也极其成功提升了华谊兄弟在影视界和社会公众当中的知名度。尤其是04年末《天下无贼》上映后收获的票房成绩,已经可以称之为一次“‘严重’超出预想的成功”了,其结果就是完全确立了冯小刚“国内一线导演”的地位,使其在由“张陈冯”构成商业电影导演的第一阵营内“三者有其一”;同时也让华谊兄弟确立了“国内电影制作与发行业三强之一”的地位(另外两家是中影和保利;新画面的经营方式有些特殊,在本文里暂且不谈)。04年年末,王、冯二人分别从漂亮的公司业绩和票房成绩里获取了充溢的自信心。

在这里我不得不用带着几丝敬意和折服的语气去说:自诩为“商人艺术家”的王忠军,其个人在商业领域里表现出来的沉稳和远见,无论在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之下还是浮躁的娱乐圈里,都实在是太少见、太可贵了。

01年,冯小刚的病症在事前并无征兆,这个“突发事件”不仅对冯本人造成了影响,作为已经把冯紧密捆绑在一起华谊兄弟,其原定的商业规划也必然受到严重干扰。更何况,当时华谊兄弟的实力还远远不如今天。假设冯小刚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么今天的华谊兄弟又是什么样子,甚至华谊兄弟能不能稳稳当当地走到今天,都是让人颇为疑虑的问题呢。

万幸的是,命硬的冯小刚捱过了让很多人提心吊胆的2002年,在休养中,他一边关注着党十六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政策的出台,一边仔细地关注着张艺谋的《英雄》。经过一年的补气还神,他又恢复成一个“狗怂”派头十足的北京爷们儿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03和04两年,接连不断的喜迅就跟不要钱的撮堆儿大白菜一样,一筐接一筐地扣到了冯小刚和王忠军的脑瓜顶上:

一、《电影管理条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象华谊兄弟这样的民营影视公司可以获得电影独立制作权和发行权,不必再依靠国营电影制片厂了。特别是电影发行许可证这一项,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都说投资电影的商业风险要大于投资电视剧,这种风险不仅体现在电影高昂的投资成本上,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电影的营销流程远比电视剧庞杂,尤其是在宣传发行和院线渠道这两方面。宣发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票房成绩的高低。2003年初,华谊兄弟通过追加股权比例的形式控股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王忠军终于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电影产业链了。

二、获得发行许可证仅仅一年之后,华谊兄弟就在2004年成为内地电影发行亚军。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和周星驰的《功夫》在年末贺岁档上映,票房双双过亿。在当年票房破亿的国产电影里,华谊兄弟三者占其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张艺某导演的《十面埋伏》,于04年暑期上映)。

立竿见影的发行效率,是04年给王忠军带来的第一个惊喜。

三、由陆川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在第十七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这是迄今为止,华谊兄弟在海外电影节上获得的最有影响力的奖项。当冯氏电影在“商业”上大张旗鼓的时候,华谊兄弟终于拥有足够“艺术”的代表作了。

这是04年给王忠军带来的第二个惊喜。

四、大致在04年的这个时节,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签下了一个五年长约,将经典的“双拼”组合捆绑地更加紧密。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五年拍五部电影”的合约,目前已经进入拍摄尾声的《唐山大地震》是这个合约里的第四部作品。依照合约里明文规定,冯小刚必须完成规定的产量后才能中止履行合同。这里还要特别注意一点:这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只有五年的合约,而是商业条款以五年为一变更阶段的合约,即“终身签约,五年一变”。

这份合约的理论到期时间是2018年,也就是冯小刚整六十岁的时候。所以说,最近传出的关于“英皇以一亿元拉拢冯小刚”的江湖传闻,香港同胞得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是一个基本没有可操作性的流言。

“华谊兄弟上市”也是王忠军早在04年就确定下的目标,更是他对冯小刚和公司诸多员工做出的郑重承诺。合约的第一阶段在今年已经到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王、冯二人圆满出色地完成了他们的“一五计划”(甚至可以说是超额完成)。

这是04年给王忠军带来的第三个惊喜。

五、在一系列利好消息的鼓舞和策动下,更雄厚的资本势力在04年展开了对华谊兄弟的密切关注和热情追捧。精明的艺术家商人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扩展实力的大好机会呢,他迅速作出反应,先以溢价购回2000年公司成立时太合集团占有的近一半股份,随即接受港资TOM的入股。后者参股的资本并不比前者退出时拿走的补偿高出多少,但却让王氏兄弟提高了在公司里的股权比例。

作为今天在创业板上市的华谊兄弟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的前身——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就是04年11月在浙江省东阳市注册成立的。

在这一年年末,华谊兄弟的羽翼骤然丰满起来。这是04年给王忠军带来的第四个惊喜。

六、《天下无贼》票房破亿,无论是冯小刚还是王忠军,这都是一个惊喜。为防止喜气太过旺盛,咱们暂且把已经“五喜临门”的王忠军同志晾在一边凉快一会儿,单说冯导吧:

1997年,冯小刚的首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上映后就已然取得超过三千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将当年国产片票房“黑马”和“冠军”的头衔双双包揽。从1998年到2003年的六年当中,其电影票房少则两千万元、多则五千万元。从三千万到五千万,这是步步为营的增长;从五千万到突破一个亿,已经是跨越式的增长了。经过六年的努力,冯小刚在04年末完成了自己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天下无贼》的票房达到1.2亿元人民币,不仅比上年的《手机》翻了一倍还有余,而且直接把冯小刚带进了“亿元俱乐部”,让他成为即张艺谋之后、内地第二个“亿元票房导演”。除此之外,这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地方:由新画面公司主持投资、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其制作成本超过亿元,票房达到2.5亿元,因而是一部“高投入+高回报”的商业大片;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则是一部中等投资的商业电影,其制作成本大致在三千万~四千万元人民币左右。从票房绝对数字上看,《天下无贼》尚且达不到《英雄》的一半;但从票房与成本的回报比率来看,前者无疑更让人感到欣喜。更何况,《天下无贼》里那些可以用“品种繁多”去形容的植入广告给华谊兄弟带来的商业收益,早就让大王总“没事偷着乐”了吧。

即使跳出华谊兄弟这个小圈子,站在中国电影这个大环境下,2004也是一个“小元年”。这一年,国产电影的合计票房首次超过了进口大片;这一年,出现了三部亿元大片,且全部都是国产片或合拍片;这一年,还是中国电影的九十九岁寿诞……

就在03年年末,冯小刚还得到一个非常珍贵的职务: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并随后在05年一月的导演协会年度奖暨两岸三地电影导演研讨会活动中担任起“主人翁”和“负责干部”的双料身份。这个没有任何物质回报的头衔带给他一份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野路子”出身的冯小刚不仅得到了几乎以“学院派”为主的电影导演协会的认可,还被这个在中国电影界里具有最重要发言权和影响力的群体推举为他们的一个“领导干部”,这是一份极其厚重的殊荣!

因而在这2004年末和次年年初,我在包括电影导演协会奖在内的多个场合上,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冯小刚身上那种闲不住的热情和洋溢的诈呼劲。

他实在太振奋了~

家园 支持维权
家园 这么多数据能不能列几张表啊
家园 【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八)

本文为秋原原创,版权已出让,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录。作者本人和出版社保留对可能侵权行为的追究权。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

08、华谊兄弟的“三七岁”上

把一件事物或者一个人物讲清楚,话语重在朴实、详细、自然和有感而发,不做任何无病呻吟和叶公好龙之举。我不会为了篇幅或稿酬而把文章硬生生地抻成一块注水肉,也不会为了看上去顺眼而刻意在章节目录上追求一个吉祥的整数。商场即如战场,各种花样的战略决策和战术部署在这两个场合里往往是互通的;企业的经营发展、共生或竞争也如军政大计,同样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角逐。

这一点,非常类似于一个新生国家的创建史:从表面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和其领导的军事政治力量在1948年以前二十余载艰苦奋斗取得的成就,统统算在一起,似乎都抵不上从这年秋天到次年春夏发起的一连串凛冽攻势。然而,恰恰是前者长期积累形成的潜移默化,才为后者短期内的摧枯拉朽、以及1949年的立国和今天享国六十载这些事实奠定了无可置疑的岁月基石。

同理,一家声名显赫的公司,其企业文化的培养和经营策略的制定,也是在早期创业岁月里逐步确立和完善的;实力膨胀之后的商业行为和经营活动,无论是有章可循还是约定俗成,基本都是在恪守惯性因素作用下的自然延续,也就是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在轨道上运行”,除非是在战略层次上发生了某些重大的决策调整,否则,很难再产生什么能“触动本质”的偏移了。因此,本文对华谊兄弟做出的论述和分析,也一定要把重点放到他的诞生期和成长期,到这个阶段里面去发掘他取得今天如此成功的先期根源。

既然人的性情品行是在成长阶段里逐渐塑造的,企业也是如此。民间俗话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里面用年龄标识出两条清晰的界线。对于华谊兄弟这家公司来讲,前一个界线就是上篇里提到的“元年”2004,后一个界线就是2009。04年以前的五年,是华谊兄弟的“童年时代”;05年到09年的五年,也并非是华谊兄弟的成熟期,而是一个快速发育的“青春期”——让同行感到略有诧异的发育速度、在同行兼竞争对手中一向喜欢拔尖争前的“好胜”作风、时而让公众感到有些“叛逆”的言行和愈加趋进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是华谊兄弟在这一时段的明显特征。

就如上一章里所说,王忠军在04年前扮演的,并不完全是一个影视娱乐公司的领军人物的社会角色,他还兼具非常典型的“多元化”身份。03~04两年,华谊兄弟在电影业内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形成一个响亮、积极的刺激信号,令王氏兄弟信心爆涨;而公司实力的膨胀和业务量的增长也让他们越来越难以把有限的精力兼顾到其他方面上去——从04年末开始,王忠军就把自己涉足的产业中与传媒娱乐业无关的项目逐步出让(比如他那项宝马汽车的代理生意,当时已经经营的很有成就了),专心投入到华谊兄弟的经营当中了。

我们还是以冯小刚为例来继续阐述吧。作为最显著的“符号人物”,冯导个人的电影创作活动和社交活动都是与公司大局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窥冯小刚这“一斑”,而通晓华谊兄弟的“全豹”:

在1997~2000年之间,冯小刚一共执导了四部电影。从制作成本这点来分析,这四个作品都是投资额控制在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低成本电影;而从题材、内容和上映档期三方面综合分析,除由张国立主演、于2000年秋季/国庆档内上映的《一声叹息》之外,其他三部都是坚持让葛优出演男主角、以爱情故事、幽默调侃的对白为标志;专攻年末贺岁档的现代都市喜剧片。这些作品上映后,还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局限性——“北热南冷”是在这一时期冯氏喜剧片的观众群体和票房统计结果中一直存在的明显垢病。在属于这个阶段的作品中,并不“幽默”的《一声叹息》参加了2000年的第二十四届开罗国际电影节,并一举拿下五个奖项。尽管这是一个国际影响力根本比不上“嘎(纳)柏(林)威(尼斯)”的海外影展,但起码可以让冯小刚在“艺术认可”方面多少有所收获,不再囊中羞涩了。

而在这一时期内的华谊兄弟,也是在当时国内诸多民营影视传媒型企业之中刚刚崭露头角的一家新秀。我在前面第二章和第四章中提到了两点,即王忠军和冯小刚二人在1998年以前是素不相识的;进军电影业时,王忠军对这个行业即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构想过任何长远规划,是个非常随意和简单的商业决定。他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就这么冒冒失失地一猛子扎进了电影投资领域,其最原始和最迫切的目的是为自己在广告业赚到的早期资本试探出一些新的投资途径。

而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下文取代码C)于1999年对冯小刚的第三部贺岁喜剧电影《没完没了》的投资,只是当时作为一个电影门外汉的王忠军对电影业大胆试水的三块试验田当中“之一”——几乎就在同时和同行内,华谊兄弟广告(C)还投资了另外两部国产电影——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和姜文的《鬼子来了》,而且对《荆》的投资还在《没完没了》之前。就这三部电影的投资金额和制片权限方面的情况,也用显而易见的事实证实我这一观点了——《鬼子来了》的制作成本接近两千万元人民币(在1999年的中国电影界里,这已经是很可观的单片制作经费了),在该片的几个联合出品方(制片方)当中,华谊兄弟广告(C)也是居于靠后位置、比较次要的那个“之一”;而在摄制成本更加高昂的《荆轲刺秦王》里,华谊兄弟这个“之一”的身份更是微不足道了。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投资额度有限的前提条件下,华谊兄弟广告(C)参与投资了三部影片,在成本最低的《没完没了》里占据的投资比例最高、拥有的话语权最大。

尽管转眼之间,时光晃过,已经离彼时相去十多年了,但我对这三部电影当时的一些问题依然比较清楚——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大片,《荆轲刺秦王》主要利用日资摄制,同时也由日方买断了该片在日本国内的发行权,而大陆票房则完全交给该片的中方制片方、即中影集团。请注意,这个买断发行权是“票房独享”,和今天的“票房分帐”可是大大的不一样——简单地说,就是日方买断了该片的日本权益后,即承担该片在日本国内的一切商业风险,也独享所有形式的商业收益,不再分给中方;反之,中方在本国的风险和取得的回报也采取类似的方式。

偏偏,《荆》在国内上映后,一度引起了非常广泛和强烈的争议,票房并不理想。而姜文的《鬼子来了》则压根儿就没能上映。王忠军初次选择的三块试验田,一下子就有两个打了水漂,只有冯小刚的《没完没了》上映后,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冯氏贺岁喜剧票房收入与观众口碑“并行”的成果,取得的回报最让王忠军高兴。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上世纪末,冯导的《没完没了》也遭到票房失败,导致王忠军的初试水的三块试验田全军覆没,那么残酷的后果很有可能会让他感觉电影业风险叵测,并就此打住、抱恨而退,刹羽而归,离开这个行当。此后也就不会有组建华谊兄弟太合正式进入电影界,进而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内迅猛发展、并登陆创业板这段精彩江湖传奇了。

好在,我这个假设里的情节只存在于另外一个次元的世界里。

看完我着番言论,谁要是有兴趣的话,建议诸位把《没完没了》再翻出来看看,你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如今华谊兄弟的总裁、“小王总”王中磊在影片中还玩了一次票,跑过龙套哩——他和张涵宇、何冰一起扮演了欠钱不还的阮大伟手下的三个小兄弟。至于演技嘛,则实在是平平,没啥突出的表现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上个世纪末,只有冯小刚让王忠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在电影业里蕴藏的机会——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王是不会轻易放过商机的。如果没有冯小刚和他的电影,王忠军实在是满盘皆输,花钱买了教训;正是有了冯小刚和他的电影,尽管依然是三局两败,最起码还让王的教训钱变成了一笔物有所值的学费……写到这里,哪怕就是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的我,也不得不用带有唯心色彩的口气,半开玩笑地去解释了:是老天爷给了他们一个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再到互相信任和互相合作的机遇。

2000年以前,王忠军对电影业的试水,都是通过华谊兄弟广告(C)来操作的。2000年,他和太合集团一起组建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下文取代码D),正式进入电影业。华谊兄弟早期的雏形,就在这时出现了。他主持投资的第一部作品,正是冯小刚的《一声叹息》。

有些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机遇”这东西,确实很偶然,很微妙……

01~04年,是冯小刚开始转型的时期。

2001年3月,《卧虎藏龙》在第七十三届奥斯卡电影评选中获得十项提名、并最终荣获四项大奖,在欧美影坛造成轰动性影响。这个和中国有着微妙关系的事件自然也对包括大陆电影在内的整个华语电影世界产生了强烈且长久的震动效应——譬如“冲奥”作为这个刺激因素的后遗症,直到06年之后才逐渐消弥下去。

《卧虎藏龙》的制作发行商索尼哥伦比亚受此激励,从01年起,针对华语电影市场展开了一连串的投资活动和商业尝试,其看重的对象也不仅局限于武侠动作题材。刚刚成立不久的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也见机迅速搭上这趟顺风车。华谊兄弟太合(D)和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司在此后四年中展开了密集的商业合作——在01~04年期间,由前者主持拍摄的电影中,冯小刚的《大腕》、《手机》、何平的《天地英雄》和陆川的《可可西里》这四部作品都是有后者联合投资和参与合作的;由哥伦比亚投拍、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功夫》里,华谊也是投资方之一,并负责该片的大陆发行。

作为一家刚刚入行的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太合(D)和跨国公司哥伦比亚的合作,在当时看来似乎是一拍即合和亲密无间的。在02~03年的某一时期内,甚至一度还有“哥伦比亚欲参股华谊”的消息传出。

与此时的整个中国电影界一样,无论是华谊兄弟太合还是冯小刚,都感受到了《卧虎藏龙》从太平洋东岸产生的冲击和鼓惑。对于冯小刚个人来讲,这一时期他的电影已经由低成本提升到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等投资水平,且制作成本和票房数字还继续呈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

冯小刚在电影题材和内容上也开始谋划其创作风格的“转型”了。在拍摄《大腕》的过程中,除了自己以往喜剧作品里一贯的京味调侃风格以外,他还加入了大量时尚元素,并准确注意到并及时吸纳了当时存在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并以荒诞的表现形式对其加以描画(比如互联网热潮、注意力经济、炒作行为和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等等)。

冯的这种尝试,让《大腕》这部电影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鲜活的个人特色和“时代杀伤力”,足以堪称是冯小刚导演生涯里的一部“巅峰”级作品。不仅仅是如此,他的眼光更进一步地看到“海外市场”这个更广阔更长远的目标上去了——《大腕》临时变动剧本后带有跨国式色彩的情节和增改的大量英文对白,明显是为了迎合非华语电影市场的观众欣赏口味。

尽管如此,实际情况却并不那么让人如意。准确的讲,冯小刚和王忠军在彼时的原始动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积极热情但一厢情愿的构想。华谊兄弟太合(D)和哥伦比亚在那几年的合作过程也并非那么顺利。且不说当时他们对北美电影市场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而且单就海外发行这一块业务来讲,当时的华谊兄弟太合(D)对此可以说是一无门路二无经验三无通晓此道的人才,其最终结果就是不得不向实力更雄厚、谈判态度更生冷的哥伦比亚公司作出大幅让步——《大腕》在北美的实际发行情况让王忠军和冯小刚都感到非常遗憾——“零票房”,压根儿就没有进入北美商业院线上映。

华谊兄弟不仅把海外发行权拱手交给哥伦比亚,在其他权益方面、甚至是大陆本土权益上也作出了足以令人耿耿的让步:“影片所有权的70%归哥伦比亚所有,上述所有权包括一切版权、版权的延期和续展,以及发布广告、宣传、发行或以其他形式利用影片的权利……”

对于一向强调要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王忠军来说,这个结果恐怕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与哥伦比亚公司打过的几年交道,对于王忠军和冯小刚来讲,都是他们第一次参与中外合拍片的制作。一方面,王、冯二人在这个过程中,从跨国公司和国营老企业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初生的华谊兄弟太合(D)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中表现出来的弱小实力和不成熟也让性格强硬的王忠军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于03年获得电影发行许可证之后,王忠军极为重视市场营销和电影宣发工作的建设和开展,并强调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初衷多少就和当初与哥伦比亚合作中的感触密切相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