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失控的官僚权力,失控的经济危机 -- 共道
在任何一本经济书上,信心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联系都不大。经济是否发展与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密切相关。当一个政府的经济政策不能被事实证明有效而一再呼吁人民要有信心的时候,往往是这个政府的经济政策正确度很低的时候。很遗憾,现在就是这个时候。本届政府自执政以来从来没有进行过经济体制上的重大攻坚,把自己的责任抛在脑后,却一再要求人民对他要有信心。这些例子在历史上有不少可以类比,可惜全是反面的例子。
例1:一地声言发现金矿,众人蜂拥而至,最终当然没有金矿,但是很多人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留了下来,该地也就从蛮荒之地成为一个富饶的小镇.
例2:一群人生活毫无乐趣,一日心血来潮相约一起去游玩,但是到了现场却发现非常没乐趣,甚至还不如不来,于是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不出意外的话,活动就将结束,所有人各自打道回府继续郁闷的生活.但是这时候一个人说,我知道一个地方如何如何,这么多人过去一定有趣,于是大部分人又被勾起了兴趣,一路上渐渐磨合有了很多愉快的话题,等到了目的地,即使依然是差别不大的景色,但是各人的情绪都被调动,到处欢声笑语,一次即将失败的活动变成皆大欢喜的局面.活动还没结束,大家都计划着下一次的行程,于是一个社团形成,大家的生活都开始多姿多彩.可以想象,而如果活动不成功,很多人将缩回自己的世界,再有人提议活动因为有了失败的记忆也就不感兴趣.
信心有的时候就是很虚妄的东西,一件小事就可以影响,但是它却能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东南亚经济危机前,那里的人民信心爆满。在7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前,那里的人民信心爆满。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信心和经济发展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如果你可以证明两者有必然的联系,你肯定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均是发展中没法避免的,但不公是要尽量避免的。道理要讲清楚。
社会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一,即如何在接受不均的情况下公平的进行游戏。
这个很难,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
但更难的是下一个问题。
二,使人民感受到公平。
人有一种趋势,即一旦自己在分配中失利(处于不均的弱势时),则立刻抱怨这是不公导致的(有时是,有时不是)。
二比一难解决,但解决一是解决二的前提。虽然有可能解决了一,却无法解决二,但先解决二是不可能的。
既然信心是一种合力的结果,它随时会改变,但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小小参与者,我始终站在乐观这边,你也可以一直留在悲观那侧.无论历史究竟怎么演变,乐观者就算输了,但是已经收获了愉悦和激情,悲观者就算赢了,无非依然是在一种看透世事的满足感中继续忍受苍凉的人生.路是自己选的,我并不排斥悲观者,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悲观者的冷水浇熄过度的亢奋,可是我并不欣赏一味为了寻找悲观而渲染悲观的言行.
在2002年到2005年这段时间,我比大多数都要乐观。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正确性。不过通过这些对话,我基本可以肯定了,你基本没有接受过经济学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对话可以就此打住。
驳倒他吧
如果众所认可的分配准则不变(多劳、多能者多得),任何制度能做好的只是增加衡量劳与能的公正性,以及确保公共资源足够充分。中国目前两者都欠缺,但后者相对更为紧迫一些。
虚拟经济是美国的军事实力实打实顶在后面撑住的,老美在金融市场只手擎天是美国大兵实打实控制海洋的结果,纯靠吹的?你叫非洲国家给我吹个虚拟经济看看。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券到期已经展期了坏账回收效果差得惊人,这还是在前几年经济黄金发展期的情况下。
中国的事情,反正不能细想,不细想大家都睡好觉
这可是真正的灾难。
是消费能力。所以资本外逃对中国不会有本质上的伤害,但对人们的心理会有很大影响。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到目前为止,中国崩溃论都落空了
虽然和我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非的判断,我从媒体的反应就可以做出。所谓敌人反对的我就支持。反对的是洋奴极右媒体如南方系,还有疯狂搜括民财而没有丝毫社会责任的地产商。这样的私有企业对社会、国家、人民除了掠夺没有丝毫贡献,而且一再挑战国家的经济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