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讀龍應臺,黃仁宇,與黃曉峰 -- 柠檬籽儿
本想着安静地或者是沉默地看完这个帖子,找有同感的送花,不过老铁突然冒出来了。希望不会打破这个帖子的气氛。我轻轻地吱一声。
- -- 系统屏蔽 --。
她脑门子始终顶着一坨反共的屎,完全无视大陆的进步和发展。
她那个龙应台基金会,最热衷的是邀请所谓“独立”学者(热衷和美国人一夜情的那帮子人)到台湾考察台湾式的“民主”,意淫着那天把大陆也搞得像台湾一样的乌烟瘴气。
一句话,她最多只是个娘们!!
现在连最右的凯迪都不好意思提台湾式的“民主”了。龙大婶还怎么卖啊
不过说句实在话,没有台湾这个活标本,大陆的那些冥煮精英们还不知道怎么忽悠呢,现在他们真被台湾式的“民主”噎的够呛
他们的苦楚,以及极尽苦楚之后迸发出的力量,自然是龙女士所不见的、不能理解的。他们一日不能理解,便一日不知历史洪流的主干。
历史,并不是家长里短、恩爱情仇。
兵者,凶器也。但要问的不是凶器,而是为何苦伢子会“弃家庭而不顾”却成了兵。难道苦伢子就没有家庭,难道苦伢子就没有资格眷恋家庭温暖?
我印象里黄对费还是无尽的感激的。在那一章里,我看到黄不停的写自己如何开罪了费而费又如何对他宽容。当然了,这些个开罪更大的是基于二人理念的不同。而从我这个读者的眼里,黄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确实有很多欠考虑的地方,而费对他宽容在我来看真是高山仰止(比如用费帮他申请的哈佛的经费写的书稿,竟然最后送去到剑桥去出版,这个无论如何应该是很忌讳的,而费对他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而黄对费,有人前背后自称门生,自认他的理论是费理论的传承。我觉得这些,不是谦抑之词。
前两天晚上看到您的这个帖子想说点什么没说,今天随便说两句:
我实在对这悲情没什么兴趣,我前两天看到您这个帖子,只有咬牙切齿和气的在屋里绕圈,没有悲情更没有泪水!泪水顶什么用?就顶这两句!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我要是您的那位老师的话,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出那个王八蛋连长来,无论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也无论他是不是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儿,活着斩首,死了掘坟挫骨扬灰!誓报此不共戴天之仇,什么推脱的理由和客观原因都不接受,如此而已。
龙应台者,伪君子一个。我以前就说过,只敢窝在台湾让胡锦涛道歉倒也罢了,有本事就去找马英九和蒋友柏,让他们为了舟山群岛和福建被抓走的,骨肉分离的老百姓道歉,敢不敢?伪善有时最让人恶心。可惜24号这位在北京签名售书时我知道的太晚,没法赶去;否则我顶着砖头也得去问问她这个,倒看她回什么话。
可是不是的,大陆的人也会悲伤的。就像你说的你的老师,你看见了你的老师的悲伤,可是我相信他留在大陆的亲人一样。所有被抓去台湾的人的亲人都在为分隔两地悲伤。可是大陆和台湾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大陆的亲人,留下的孤儿寡母和年老的父母,他们擦干眼泪,咬紧牙关他们生存了下去。他们为了亲人不再承受那样的伤痛和离别,他们一直在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强。这片土地百多年的历史教育了我们,悲情是没有用的,只有从悲情上站立起来,我们才能真正不会再重复那段历史。这就是大陆和台湾教育的根本不同。
一句话:大陆现在真的还没空悲情,我们还在忙着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我记忆中黄对费不满的描述出现在黄失去SUNY的教职后。黄当时是想留在美国,但是费没有支持他,所幸李约瑟收留了他,然后不尴不尬的呆在了英国好久。那段描述给我的感觉是对费的怨怒和对李的感激。
龙应台的书我没看,仅看了一些摘录和评论,有理解错的地方尽管拍砖。
龙应台和北辰MM观点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只看到了"自己認同的那個團體"的犧牲,卻很少看到別人的犧牲。
TG常说求同存异,我认为符合我们中庸之道的传统的,是两岸和解的出发点和必经之路,我理解求同可做"寻求事情的共同点,一致性和情感的共鸣共通"解。这正是北辰MM一直在做的,我们大家都看得到,
而龙应台的文章给我的感觉是以情感上的“弃同寻异”甚至“恨同求异”为出发点,这就使得她关于“事情的原貌和全貌”的说法不那么有说服力和浓浓的单向悲情色彩,她真的不能看到不利于她表达的资料吗。
就做为一个自由的文化人而言,她文章的价值因此而大为减色,而做为政治人或公共知识分子,以她的影响力对两岸民众间的对立和台政党的民粹化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言而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也读的很草率,可能也误读了些什么。。。
不过黄字里行间经常能表现出个人被命运挟裹的无奈,在美国的描述也经常表现出第一代移民生存的局促。
我也刚反应过来....
博士导师是故人之子(余英时?),年纪比自己还小;拿到终身教职,最后居然职位被砍;得罪费,最后不得不到英国谋职。虽自己处处努力,一心向上,最后却还是落到颓唐地步,真是让人感慨。
其实看黄的履历,此人定是天资卓越的。但是能在50年代时,以30多岁的年纪只身到美,从本科读起,最后一路谋到教职这一条,就已经可以让人高山仰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