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娜塔莉的叔叔——道德君子们的西式称呼 -- 明日天涯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永远在中世纪,另一种就是把地球叫做太阳
可有意义么?
在“荒野求生”这部片子的第一集中(也是我认为最真实的一集,那里他表达了恐惧和对家人的思念)。主人公说(大意):我最大的(荒野生存)经验就是,继续走下去。
埃伦·杰斯特罗应该没有西方道德的代表性。
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也是俺十分喜欢的书,对了解二战有很多的帮助,没有楼主研究的深入,只是简单地从对战争的叙述来品味书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塑造。
感觉作者在塑造埃伦·杰斯特罗是好像不是在有意表现他的道德行为,只是一个为了全面描写战争而设置的人物,作为一个点,安置在意大利,通过埃伦身上的各个线索的穿插和发展,为描写整个战争局面做服务。埃伦在书中的几个重要作用,一是代表战争中犹太民族高级知识分子的命运;二是将小说引入了意大利这个二战轴心国之一;三是为拜伦和娜塔莎的交叉提供了平台。犹太民族在二战中的命运书中人物的点很多,除了埃伦,班瑞尔代表了欧洲的普通犹太人群,娜塔莎代表了年轻人,拉宾诺维茨代表了犹太抵抗运动,拜伦和莱斯里代表了美国人的关联和认识,所有的人更多的是战时命运和思想的描述,人物道德刻画都不多,也不是西方典型,更多表现的是犹太人在战争中。作者是本身是一个犹太人,他着重描写的犹太人应当不会带有太多的纯欧美典型特点。
埃伦作为一个学者,引经据典、学究气、脱离现实、手无缚鸡之力都有,其他的看来俺这几天还得好好再细品一遍,跟楼主再请教。
顺便问一句,电视剧《战争与回忆》拍的咋样?要是一般俺就不看了,很多小说看完书后再看电视剧就像吃苍蝇一样,后悔都没地方吐啊
太过漂亮了
没冷战就没现在的好生活,什么东西不是冷战时代发明并进入大众家的?
至少文革时候赤色官员们还能给国家投资赚上几亿美元,瞧瞧现在,中投之类,越活越抽抽
有时候文革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 -- 系统屏蔽 --。
《战争风云》的电视剧俺有DVD全集,非常好,非常重视于原著,形神兼备,此外,其中饰演拜伦他嫂子的,揍是莎伦.斯通大娘。-----当然,在演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莎大娘正值妙龄,风韵宛转。
好的小说必须要赏心悦目的演员表演才好,不然就严重影响对书的美好印象,莎大婶虽然脑袋水肿,对付着看看还是可以滴,刚才看了看维基百科,亨利的演员形象可以,打消了俺对书中亨利形象不佳的疑虑,放心一半,再有PPMM可以看,那就o了
《战争风云》重视原著最好,看得就是原著的情节,千万别演绎,唉,都被国内编剧导演们演绎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