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事实民主(一) -- 井底望天
不过俺建议那些安贫知命在破草席冥想蛤蟆上树,鲤鱼投河的赏心乐事还是要先从精英权贵中做起才有说服力嘛,所谓放下的境界,只能是手握财权权柄的人才有资格体味,毕竟要那些从未得到过的小老百姓放下根本就是虚伪的空谈。
如果以药来做比喻。文革就像给社会这个病人开的药方。病人吃了以后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我们作为后来人,反思和慎用这个药方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从这次病人吃药后的现象,分析这个药方各个成分的作用和疗效,用其有用的成分,去其有害的成分,在以后继续改进和完善这个药方。而不是就此畏之如虎,提都不让提,恨不得一棍打死才好。没有一个药方在一开始就是完善的,都是在不断的试验过程中完善的。
我觉得文革的重要之处是给了我们一个以前没有过的药方,并做了实验。实验虽然失败了,但它还是有一定的疗效的(保证人民权利和抑制官僚专权等),当然也有很大的副作用(暴民政治等)。我觉得这个药方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点:
1. 轻症下重药。有句话,向正确的方向多迈出一小步就是错误。60年代,社会的发展水平、人们的认识水平、官僚专权的程度与现在都不可同日而语。就好比一个人得了肝硬化,你按肝癌开方子下药。虽然肝硬化不治会变成肝癌,但这个药下早了也是不对的。毛泽东看到了严峻的未来,可是这个药下的早了,猛了。一个能说明药下早了的现象是,当时有多少人能理解毛的意图,现在我们有多少能理解毛的意图,当时的人能够想到现在的社会将变成这样吗。
2. 慢性病按急症下药。社会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向社会主义过渡不是一天两天。可是66年时毛泽东已70多,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只有他才有能力发动文革。因此,他是按急症下的药。如果他当时只有50岁,也许事情会缓和的多。
3. 最关键的是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未到。人们的法治意识、人本精神,经济的发展水平都不足以支撑这种程度的社会变革。如果当时的人都能接受教育到大学水平(可一定程度避免暴民政治);如果当时有普及的互联网可以让草根发言,借以提高社会的透明和公开程度(可一定程度抑制官僚专权和控制言论);如果当时的计划经济能有数据库和网络的技术支持(就像现在大型零售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网络对销售和物流进行精细的统计和监控,并预测未来数据)等等。如果有了这些新的技术,文革的最终结果也许会有一定的变数。
中国不是没引进过印度的宗教,佛教就是汉朝时引进的。可惜只能麻痹自己人,缓和内部矛盾。遇到外敌就傻眼了,解决不了外部矛盾。所以印度被蹂躏了N回,古印度人早死绝了。
现在的印度还是老毛病。别看由于宗教的麻痹,现在内部矛盾没有中国这么尖锐,哪天有强敌入侵,印度一样很快完蛋,印度民众很快就能找到安慰自己做亡国奴的理由。
民众们没有主见,安心做奴隶,固然能社会稳定,利于统治者;可当有强敌侵犯时,这样的民众也很难全面的动员组织起来对抗,因为做惯了奴隶,做谁的奴隶都一样。
七
只要中国在这几年里,可以在舆论上做好拨乱反正的工作,在这一代年轻人中间形成一个社会共识,中国的主权在民不是没有机会实现。其实看一下这几十年的政治发展,最起码集体领导制度、任期制度和取消终身制度上面,都是有改进的。
那么最后一个,就是第三个条件,就是这种人民主权和群众路线,在技术上有没有实现的可能。俺个人的看法是,这种技术条件已经存在。在中国,有两个重要技术因素已经出现。
一个就是民众广泛参与的互联网。互联网出现,主要是解决了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高皇帝远这个历史上的技术局限性。过去中国的皇帝们,靠的是各地官员的奏折,以及监督官员的御史们和言官们的弹劾奏折。
当然其他的另类体制不是没有,比如说明朝的东厂,还有人民共和国早期的新华社驻各地办事处之类,总是有办法通过内部通报,或者大参考的方式,将下情上达。
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是彻底地以非官方的身份,突破了媒体精英们对舆论议题、价值取向和民情导引的垄断,从而真正实现了普通群众的舆论关注。这一点,应该是返璞归真,回到了中国古代周朝时候的国风和民风歌谣的舆论作用了。
当然互联网上的虚名方式,也会导致流言和谣言盛行,为唯恐天下不大乱的有心人士们提供了绝好的操作机会。但这种谣言煽动的方法,一方面迫使政府部门提供政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普通网民的认知水平,而增加大家的抗忽悠能力。
互联网的兴起,一方面对政府的舆论控制和引导能力形成了巨大挑战,另一方也对利益集团通过资本的高度集中而掌控信息和舆论的企图,也带来了重大打击。
当然舆论的平民化,对集中的权力有制衡作用,但其本身也过于分散,从而导致社会共识和舆论的发散化。不过这种发散机制,对美国这种观点纷乱,缺乏自我集中能力的民意,有非常糟糕的影响,而对中国这种比较容易集中的民意,反而有防止过于集中的好处。
美国有一个谚语,观点就像肛门,每个人都有一个。犹太人的谚语就更厉害,是每一个犹太人都有两个不同观点。在这种重视个人观点和以自己的观点为大的文化传统下,美国靠的是媒体的操控来达到观点集中的效果。
美国的媒体控制,通常就是把繁复和多元化的思维,简化成简单的二元选项。你要么反同性恋或者同情同性恋,反堕胎或者同情堕胎,反移民或者同情移民等等,这种把各种观点集中在一个是或者否选项,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达到了美国社会的一个民主集中化的功能,虽然说这个功能,完全被民主党或者共和党的精英媒体完全操控。
有人说过一句笑话,说是《三杯茶》一书中,阿富汗农民对美国人说,我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我们并不傻。而美国人则是我们虽然有文化,但是我们还是挺傻。这个原因,基本上就是来自于美国舆论界被控制的结果。俺曾有很有文化的美国朋友,和俺大谈美国历史,说美国政府从来不会用暴力对付自己的民众,引得俺哈哈大笑。只好把互联网上面,美国政府的历年行动发了个链接给他。
因此互联网的兴盛,尤其是通过博客、微博、维基和社区网站等等,达到的信息共享,在某种程度上,将美国的信息和公众话题,从媒体精英以及后面的利益集团的手上释放出来。一方面是公众话题和焦点的产生成本异常的低廉,不再被资本密集的大媒体垄断。另一方面谷歌等网上信息平台的出现,对电视和平面媒体造成的商业利润空间萎缩,都会加快这种议题分散化过程,导致未来美国社会的民意分散。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共识的形成,会变成一个成本更高的过程。表现在政治制度上,基本可以导致未来美国政策施行上的瘫痪状态。比如说在阿富汗战争和医疗保健等等外交和内政大题目,美国社会将会出现更大的分裂趋势。现在还好的是,基本上按照党派划分,可以出现一个五五之分,将来由于对两党立场都不感冒的民众,在信息获得上面摆脱了两党媒体的控制之后,那么将来更会出现对大部分观点,都出现天下三分。
在可以预料的将来,美国的民主体制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表现在社会对任何课题都难以达成共识,和政治决策过程慢慢陷入胶着和瘫痪的情况。
中国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反而是民意观点缺乏渠道,而官方获取的民意过于集中。在互联网兴起之后,客观上为中国政府的金字塔结构,提供了一个替代的信息流通方式。这种新方式的出现,导致了基层和中层官员,在信息的控制和垄断上面,失去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而相对于美国被资本精英集团掌握的媒体,中国的各级官员控制的平面舆论,本来在普通民众中间的公信力就比较差,因此受到的信息冲击就更加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最高层的中央政府,在民情了解的过程中,显然减低了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作用,事实上有助于中国政府系统的扁平化,将造成对中间权力官员阶层的挤压作用。
如果中国的中央政府,可以聪明地运用这个新的信息平台,直接和普罗大众沟通,并利用这个舆论平台来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可以想象的是,建立一个官员公开信息库的可能,就比较容易达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官员的财产公开和其亲属的经商网络,都会比较容易的建立起来。而平时这些官员的一举一动,比如戴个什么牌子的表,抽个什么牌子的烟,喝什么品牌的酒,就比较容易变成公众明了的话题。
这样的话,哪怕偷偷贪腐的官员,除了把黑钱埋在那块草地下,是没有胆量出来享受生活的奢侈的。其他的各种通信工具,例如可以照相的手机,都会起到某些类似的作用。
而另一个对中国政治改变比较大的技术手段,就是全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的建成。
能和井大不谋而合,荣幸荣幸。
老从井大这得宝,都不好意思了。
有一个想法, 究竟网络论坛实名制好呢?还是非实名制好呢?
记得当年2003胡core上台后,全国高校bbs全部被整顿,而且从此之后都是实名制发帖。一般全站只有一个sex方面的版可以匿名制。
实名制的话方便管理,但是不利于观点的自由表达。用匿名制的话,容易给别有用心的人机会。 其实我倒觉得西西这个模式不错,对于没有认证的会员要版主,板斧或者其他人人工接纳发言。这样会比较在说话的自由度和管理性方面取得一个折中。
=========================================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比如董事会人数限制,不能上届7人,这届9人,下届11人;还有小道消息说下届可能会搞个双核,不妥。
1 建立一个网。这个网可以中央直接建立,也可以地方出面建,到中央这里汇总。
2 实名登录,但是在网上显示的名字只是昵称,实名的部分只有管理员才能看到。这样可以保护上网人的隐私。注册的审核可以参见淘宝上开店的审核制度。
3 保证网络安全性。慢一点不要紧。
4 确定奖励制度,对说的信息真实性建立一个评级制度,所说的基本靠谱的可以累积积分,乱发牢骚的不扣分,积分越高等级越高。这可以正向淘汰,也限制胡说八道。
5 对重大举报线索和有意义的建议要有实物奖励。
6 举报线索可以考虑是不公开。虚假举报的要影响到前面说的评级制度,直接减分降级。甚至涉及到现时中的信用等级。
1.我觉得应该建立一个纯粹的讨论平台,像西河这样的,拒绝转载。
2.这个平台必须不被利益集团所左右,完全的公益化,运转资金来源由政府固定开支。新浪、sohu、天涯等门户曾经提供了很好的讨论平台,但一旦涉及到商业利益,往往会有话题的限制,因为商业网站的目的是盈利,讨论平台的提供主要是为了积攒人气。
3.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直属中央的管理机构来管理这个平台,避免受到一些强力机构的干涉,就像现在拦截上访一样。
4.平台结构采用矩阵和树形相结合的结构。以地区为构成方式,树的根部是省、直辖市,树的末端是县,在枝干下面再设各个行业板块的讨论区。以行业构成方式,行业下面再设相应的专业板块区,这棵树和地区树应该具有关联性,其它的树,想不出来了...,这些树形结构构成矩阵。
4.平台运转管理人员的编制要固定,并且要经过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不能轻易被人忽悠了。
5.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将类似信息汇集到固定管理人员哪里,这些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的丰富知识和政策水平。
6.信息处理,建立专家数据库,对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随机分配咨询。对信息进行甄别,选择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专家最好是志愿加入,不拿钱,就像陪审员似的。
7.必须采取实名注册,虚拟ID的方式,建立信用积分制度,避免滥用。
8.对问题的处理必须有结果,具体怎么做,说不太出来,可在相关树下公布处理结果,由当地人员提供反馈确认。
好了,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应该对得起你的花。
我觉得很难,弄到最后不要又多设了一个衙门,领导把自己的小孩放进去. 最后成了一个摆设性的平台.
6.第六条里面的专家.万一这些专家品行不怎么样,收了别人钱怎么办? 专家成砖家?
5. 我看到这个树形的管理结构觉得可能太繁琐了.会不会造成一层一层管理代价太大啊.个人觉得还是管理的扁平化比较好.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一个城市一个这么的论坛也不错.而且我觉得可能从基层弄起,搞个试点,会比较好.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总觉得在我国的国情下,盲目照搬一些民主社会的监督,只有形式却起不起作用来.
那地方的领导可看不上这种小职务。建立的是专家库,每次选取的专家是随机抽取的,除非有人能把所有专家都拿钱摆平了,那个没办法。平台结构树形的,不意味着管理是树形的,两个概念。管理是扁平管理,一个城市的搞没有意义了,为什么要放首都呢?就是避免下面的干扰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