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中国不应该把GDP做得太高?(一) -- 陈经

共:💬194 🌺763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居然有人说欧洲人办事效率高……

笑死人了。

不知道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就当是我疯了吧。哈哈。

家园 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做已经违背了经济规律,下场可能更悲惨

在国际上要实现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的有序贬值,高中低各级产业全占住,稳步提高各级产业的国家竞争力。可以在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后,以市场化的手法有序贬值,政府可以卖出海量人民币打低汇率,将收到的海量外汇卖给国内居民,实现藏汇于民。

首先,这个贬值是完全不现实的,若是中国一意孤行让人民币贬值,那最后的结果就是超级贸易战,欧美根本不会放任中国的人民币贬值,不要以为美国不会启动超级301法案。

你想要占据所有产业,问题是,美国现在要回归制造业,必然不允许中国占据所有产业,这已经是把美国人往死里逼了。说不定美国与中国开战,将中国东南沿海的制造业基地彻底毁去都有可能。

另外,发行海量人民币的结果,必然是引起让人发狂的通货膨胀,你可以去看看韩国1985~1997年之间的经济情况,那时候韩元也贬值,但是,由于其国内的通胀率远超货币贬值率,其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依然大幅上涨,迅速冲破1万美元。

对比韩国和日本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企图通过货币贬值维持自己产业竞争力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这样做最后的下场就是引起超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货币升值顶多就是出口受阻,低端产业流失,而通货膨胀的结果可能就是政治动荡。

而日本却一直都主动的寻求产业升级,在货币升值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自身产业的强大竞争力,实现人均GDP的不断上涨。虽然日本出现了失去的二十年,但那是日元当年升值太厉害了所致,1980年代的日元比起1960年代的日元也升值了很多,但到了1980年代,日本的产业竞争力依然十分强大。

况且,到了2020年,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产业升级,高端产业中国基本都能有一席之地,根本不必为中国的经济担心。中国必然不可能永远去做低端产业。

你在考虑产业的时候,并未考虑中国人本身也是消费者,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升,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全球的高端产业是10亿人的市场,将来却是20亿人的市场,这个市场就变得很大了。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所能容纳的高端产业就更多了,所能创造的高端产业就业机会也更多了,所以,担心中国崛起会打击发达国家高端产业是不现实的。

而由于中国的市场变得极其庞大,这个市场就完全能够将中国的产能消化,某些低端产品甚至还要依赖进口。

另外,担心资源、能源瓶颈也是没有必要的,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完成,对资源的需求量会逐渐下降的,而能源也没有担心的必要,现在为什么汽车依然使用化石能源?就是因为石油太便宜,而随着中国的工业化,石油价格必然大幅上涨,石油价格的上涨,就能使得新能源变得有利可图,电动汽车技术已经成熟,但为何迟迟不能投放市场,就是因为石油太便宜,使用电动汽车无法产生明显的成本优势。

太阳能、风力发电都是大杀器,中国的计划往往落后于实际产业的发展,这几年太阳能、风电产业的井喷必将持续下去,那样的话,到了2020年,中国甚至会有接近一半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比例还会不断提高,将来甚至彻底取代火电都不是不可能。

人均GDP的增长,必然伴随着产业的升级,产业升级不上去,人均GDP想涨也涨不上去,产业升级上去了,人均GDP想降也没法将。

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必将达到2万美元,2万美元的GDP必然对应着2万美元的产业结构,没有2万美元的产业结构,中国的人均GDP也休想上2万美元。

不过中国是个特例,例如,现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基本是1万美元的产业结构(人均GDP1万美元以下的国家,我就没发现哪个国家的产业比中国更有竞争力,所以,就算中国产业不升级,也能支持中国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更何况中国本身也在进行产业升级),但是,中国人均GDP却只有3700美元。到了2020年,中国人均GDP2万美元,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必然不会是2万美元的产业结构,而是4~5万美元的产业结构。

中国的产业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最后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也是没有太多担心的必要,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服务业井喷是必然的,而且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似乎比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强,而且,服务业的GDP注水能力也超强。

关于理发的例子很多人都举过了,而且,楼主要知道,在发达国家,建筑业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是比白领高的,所以,不要看不起民工,将来光膀子民工的收入比白领高也不是不可能,现在我们这里建筑民工的收入就比我们这里白领高了,一个大工工资3000一月,木工、焊工工资没有4000一月别想找到人。

关于卖菜大妈,中国大妈卖菜,日本大妈也卖菜,凭啥日本大妈能创造3万美元的GDP,中国大妈就不能?菜价提高就自然增加了大妈创造的GDP了,就算通胀低,但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菜价也必然大涨。

中国人过不了美国式的生活,但是过的跟日本人一样,甚至比日本人更好都是可以的。

家园 人民币贬值后,如何保证国内的资产不会被海外廉价收购

行政控制的手段就不要说了,那只会在个案中成功,不会普遍有效的,而一旦普遍有效,那时的中国就不是现在的中国了,一切讨论也就无意义了。

家园 人口素质这个不靠谱

荷兰人口素质可能比中国高很多,毕竟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可是像波兰这样的东欧国家、墨西哥这样的拉美国家人均gdp也比中国高很多,他们的人口素质就真的很好吗?中国人口众多,即使百分之十的人口是高素质,那也不得了啊。我觉得10年以后完全可以人均gdp至少追上一些波兰、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吧,至少达到他们今天的水平不应该有问题吧。

家园 这一句实在不懂,请解释.

"中国人过不了美国式的生活,但是过的跟日本人一样,甚至比日本人更好都是可以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家园 惨在低端的丢失

中国的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只做高端,也需要“卖袜子”这类的工作来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从现在的情形看,经济增长不可能不要(人均GDP的增长就意味着工资增长,即人力成本上升),而通胀也降不下来,那么想降低产业的“国际成本”,唯一的方法就是狠命地打低汇率。不然的话,低端产业向国外转移的趋势就遏制不了。其实稍微关注下就知道,这两年广东已经有不少企业到越南孟加拉去了。

“惨剧”是什么,已经很清楚了。如果以美元计的名义GDP压不下来的话,那么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必然造成大量低端产业的丢失。后果是,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发展后劲不足。(甚至于所谓的“拉美化”?)

很多人看到墨西哥之类的国家,好像没啥了不起的,但人均GDP比中国高这么多,于是心里很不平衡。其实没必要不平衡,君不见现在墨西哥看见中国多头疼。

家园 资源不够吧

美国式生活的确耗费太多资源。

家园 GDP提升是有必要的,不让国人自卑, 并让他国崇敬

长大了就长大了,不要缩着当矮子,样子难看。

GDP提升是有必要的,不让国人自卑,让他国崇敬。

台巴子为什么对大陆优越感这么强,尽管其产业危在旦夕,城市破烂不堪,无非是人均GDP数字比我们高,这对没去过大陆的很有说服力,对去过大陆的是心理安慰,所以总能找优越感出来,什么大陆人爱吐痰,没素质,黑心制造大国,报纸成天在找这些优越感。

只要我们GDP上来,台湾GDP下去,他们自欺欺人立马破灭,民主自由神咒也没用。

国人也不必再自卑,哈韩哈台的。

他国立马崇敬中国,中国形象大改,产品档次立刻上升,这样又促进GDP再上升,简直是正反馈。

GDP就是形象,比好来坞的宣传强百倍,这样好理解了吧!

家园 太阳能普及和电动汽车铺开,足以让GDP涨2倍

太阳能普及和电动汽车铺开,足以让GDP涨2倍

只要中国抢占了这两个产业的先机,

我们也有能力抢占这两个产业的先机。

家园 对技术的发展有点过于高估了

“那样的话,到了2020年,中国甚至会有接近一半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比例还会不断提高,将来甚至彻底取代火电都不是不可能”

非常怀疑

家园 结构化改革迫在眉睫

中国这30年其实主要做的就是管道经济。这个管道的一头是‘产品’一头是‘消费’。从最早的官倒行为开始,中国经济就走上了发展管道模型的路。小到我们手里的日常用品,大到政府特权等等这些产品,在去往‘消费’这个终点的过程中,都走着创建管道这个循环。随着时间的延续,他们又不约而同的在反复充实着这个管道,依附着这个管道。

30年走过来,中间的这个管道被撑的越来越膨胀。如果给这个管道起个好听的名字就叫‘服务’。只是随着‘服务’的壮大,无论‘产品方’还是‘消费方’基本变成了‘被产品方’和‘被消费方’。

希望最后的改革能改的好,改的妙。

家园 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总能源的15%

外链出处

家园 (二)进攻性生产力与GDP模式

经济学的某种定义是,研究有限资源分配的学问。社会如何获得资源、开发资源、分配资源。因为有限,所以要研究。

世界各国的经济状态可以这样理解:在国际社会中混,看历史运气好坏,就有了一个国际资源分配地位。根据国家能力,有两种国家。大多数国家就是本国这块地盘,国土大小虽然没有变化,但控制的经济资源却不断缩小,我们可以称为C类国家。少部分国家有能力去占别国的经济地盘,控制的资源迟早会发展到比本国这块地要大。这少部分国家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虽然在外面占了地盘,但也在慢慢或快速缩小的,这是B类国家。一种是占的地盘越来越大的,这是A类国家。

C类国家一般就永远是那个地位了,忽然变成A类国家十分罕见,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C类国家。西亚一些石油富国虽然很富,但也是C类国家,算不上发达国家,就是这个原因。B类国家和A类国家有时会换来换去,一个A类国打仗输了或者经济危机了就变B类,努力以后又可能变回A类国。发展中国家里,中国显然是A类国家,印度应该也能算,再就不好找了。巴西俄罗斯资源丰富,东欧一些国家人均GDP比中国高多了,也只能算是C类国。发达国家以前都有过当A类国的发展史,现在就许多掉到B类了。

由于发达国家猛当A类国的历史很长,地盘划得基本差不多了,后来就不是太猛了。扩地盘停下来了,当C类国出现危机,发达国家又A它一下。2008年,美欧等发达国家出了大危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现在的国际局势,就只有中国是响当当的A类国家。印度势头其实还可以,但扩张势头比中国小多了,主要还是自己这片地,有时说它是个C类国也可以。发达国家基本都成B类了。现在中国主要是到C类国家去找地盘,也有时到B类国家去弄。

C类的国家的GDP模式很简单,就是开发分配自己这一块地的有限资源。有些分得非常不公平,有些还算过得去。根据地盘衰减速率、人均资源多少、稳定建设年代长短,人均GDP就从数万到几百美元各有不同。这类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发展不出进攻性的经济生产力,做得好的就有些自主开发分配资源的产业,做得不好的连自主开发都没有。这种模式做到上万美元人均GDP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但人的生活模式、国家产业分布,就千差万别。一致的特点是,由于进攻性的经济生产力极弱,消费占GDP的大部分。

B类国家是发达国家,有相当厉害的进攻性经济生产力,全球化大公司不少。进攻性生产力,有文化、政治、军事、科技、金融、商业模式等等,非常复杂。但也就那样了,进攻性生产力升级了几次,打打停停,现在停下来了,暂时看不到大规模升级的前景。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思路大方向是对的,要发展进攻性生产力,不过方法不太对头,基本失败了。只有中国在改革以后,发展出了强大的进攻性生产力,成为独一无二的A类国家。发达国家历史上当A类国家的历史也很长。在飞速发展阶段,A类国家GDP的特点是,投资占GDP总额很大的比例,等稳定下来,消费就占GDP的大部分。现在中国就是投资占GDP高达50%以上,被说成一个大问题。其实问题是有,但更是进攻性生产力的证明。没有进攻性的生产力,疯狂投资是不可持续的,这是许多人说“大泡沫”的根源,怀疑中国靠投资撑GDP增长不可持续。而中国由于是在通过投资发展进攻性生产力,实现了正反馈循环,所以大比例投资持续了很多年,许多人想不明白。

现在中国有强大的进攻性生产力,这是一个事实。中国不卖资源,积累起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在全球到处卖东西,不靠进攻性生产力根本不行。也不光是靠人工便宜世界工厂,文化、政治、军事、科技、金融、商业模式,虽然弱点很多,但也有相当的实力。

当前中国的问题是,有进攻性的生产力,而且正在加强,但现有地盘不足。13亿人,地盘不够,资源不够分配的。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做高人均GDP,那就是转向消费模式,按C类国家的办法分配有限资源,提高消费占GDP的比例。我认为做到上万美元人均GDP不成问题,但这种经济模式有许多问题。一种是以继续发展进攻性的生产力为核心,一边加强实力一边多占地盘,埋头干到2020年。这种模式与第一种靠消费做高GDP是有矛盾的。

(待续)

家园 学术批评一下:进攻性生产力这个概念太唯象

新概念是有趣的,但是“进攻性生产力”这个概念太唯象了。它大致等于“从其他国家获取经济资源的能力”,但这就不是“生产力”了,因为生产力大致是“造东西的能力”,并不一定获取外部资源。

另一方面,既然有“进攻性生产力”,那肯定就得有“非进攻性生产力”,但这里就要出毛病。例如开采石油,在沙特肯定是“非进攻性生产力”,但是在中国呢?在中国就是“进攻性生产力”的一部分了吧。于是“进攻性生产力”就得这样定义:“成功达成了经济进攻的国家的生产力”,于是就成了附着在“成功实现了经济进攻的国家”国家的特征,而并非“生产力”的特征了。

家园 靠消费确实有问题

中国人多资源少,消费真要上去就得进口资源,如果靠美元结算得让人家坑死。

人民币一时就顶不上去,算来算去还得进攻为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