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心得 -- wqnsihs
这些央企中有几个是真正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的
离开了政府撑腰的垄断地位 他们还有啥资本
另外 还有这些伟大的央企们消耗的社会资源呢
更是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法指望的吧
即使不是技术密集型,人家也不可能想当年的纺织厂一样请人。
原来的社会主义原则,对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矛盾;对外可以联合发展中国家,争取我们未来的生存空间。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浪费经济,它的发展立足于追逐利润,而不是满足人民需求,更不能节省资源,所以无法保证持续发展。(美日欧这些发达国家,平均计算3-5年,家用的汽车和各种电器都要更新一遍,其实是极大的浪费)
今天西方社会的发达,是建筑在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基础之上的。通过全球化的产业分工,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被顺利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
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有很多,你故意只强调就业。人家说资本密集,你掉头说技术密集,根本两码事,你故意不区分。
大型的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是国家战略资源的一部分,全世界任何国家这种企业都是屈指可数,他们的任务除了就业纳税以外,同时是国家国际战略的主要执行者。
不是政府给这种企业撑腰,就是这种企业给政府“撑腰”,中国是前者,美国俄罗斯印度是后者,你希望那种?
人家会说冗员啊,效率低下啊
反正人家总有话说
考虑到为了满足就业,今年中央几乎不惜中止长期经济结构调整,和对楼市的调控。
但结果是GDP达到8%,但失业率反而上升了,这是否会导致中央反思今年的经济政策。
由于主要是铁、公、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及其扩散效应极为有限,导致就业数据恶化。明年可能可能还是的设法扩大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争取就业状况好转(手段无非是退税、暗补、出口专项贷款指标、出口贴息、出口信用担保等等)。从目前欧美经济复苏情况来看,存在可能性,但是将进一步挤压其他经济体的生存空间。目前已经在做调整。
葡萄老兄似乎对前景过于悲观了。
我对中国未来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详见下面的贴子:
中国目前的困境其实就是生产过剩,是典型的传统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胡温采用的解决方法就是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
现在的情况是,金融危机后,国外消费市场严重萎缩,美欧等国同时对中国产品动手,出现了严重的贸易保护。结果导致我们出口不畅,企业效益不好。国内的大量失业,使得国内消费市场严重萎缩。虽然推出了多项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但对于国内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的拉动不大。
各类军事项目、铁公鸡项目的开工,对于国内原有的重工业、装备工业以及军事工业的相关企业拉动效果明显,但是这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吸纳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新能源等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是因为盘子尚小,吸纳就业能力极其有限。
而最能吸纳失业人口的,其实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这类产业,特别是传统的轻工业,包括自行车、照相机、电池、手表、牙膏牙刷、美容日化等等,本来是可以吸收大量人员就业的。经过90年代以来的改革,现在这一类的国企都给搞的奄奄一息了。民企目前才刚开了头,规模都很小,市场大多被外资垄断。所以我一贯的观点就是,国家能够对这些行业投点钱,把这些国企重新恢复起来。单纯依靠民企,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要打破外资垄断是很难的,时间也是非常漫长的。要知道,这些行业整个盘子极大,例如化妆品行业,年销售额绝对是几千亿的盘子。现在的情况是,这些行业绝大部分给外国产品埋单。都经济危机了,还把银子送给外国人,自己的国民大量失业,这是没道理的。
国内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在各省市逐步恢复建立中小企业(不能单纯依靠民企,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从农村到城市,尽可能的吸纳各类人员就业,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解决目前严重的过剩产能。(家电下乡效果很差,因为根据“腾笼换鸟”的思路,大量民工被赶回了老家,等于自动退出消费市场,没有能力消化过剩家电)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经济问题,同时还可以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决不能再用主流经济学家的思路,一味强调效率,忘记了充分就业才是发展经济的核心,而保护国内市场,是保证就业的前提。(我看到的情况是,沿海的大城市,消费市场还是比较兴旺。但是在内陆省份和农村的各县乡,消费是严重低迷的。其原因就是朱的国企改革,使得内陆的中小企业都破产了,年轻人去沿海就业,40-50岁的人只好呆在家里靠政府救济,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变)
当然,明年还有一个担忧,就是农业市场的开放。现在大豆和玉米逐步失陷,被美帝控制。我看到的资料是,棉花销售也出现了问题,美帝利用同样的手法,在控制棉花的中间渠道。明年国内服装、食用油、粮食、肉类,在外部输入的通胀压力下,都有可能大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价格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补贴不能到位,整个社会的稳定就真的成了大问题了。
能否细说下?
、明年我国经济工作这一系列文章,仔细分析,可以看到明年调整的思路。实际政策已经制定完成,接受采访是吹风。目前各省政策研究室正在通宵达旦研究这些文件,确定明年本省对策。因为涉及一些技术问题,我不便透露太多,也不能把我们研判的结果发到网上来。
一直都是门外汉,恳请忙总不那么忙的时候能指导一下如何解读这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