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戴高乐主义的外交战略 -- 李寒秋
法德轴心正是在萨科奇上任后出现裂痕的。
至于英国,比谁都滑头,而且也不可能投靠欧陆,现在已经向G2大抛媚眼了。
在这方面他足以和拿破仑相提并论。
至于欧州联合,戴高乐的设想是民族国家的联合,而不是超国家的联盟。
老大来西西河了?
一方面,法国也是以制造业立国。英法德欧洲三强中,英国和中国产业冲突小,各自优先发展领域不一样,德国产业太高端,中国还够不到。法国就不一样了,和中国竞争比较激烈。譬如在阿拉伯某国,好像是阿联酋,阿尔卡特和中国的华为竞争一单生意,本来阿尔卡特处于下风,但是萨克奇对阿联酋总统打了个电话,愣是把生意抢到了。在非洲,原来那里的法国二手车市场很红火。但是,随着奇瑞和吉利进入非洲,法国的二手车卖不动了。据法国汽车业内人士认为,奇瑞和吉利对法国车在市场上的排挤仅仅是个开始。在非洲,中国和法国在资源控制上的争夺也很激烈,英国和中国在非洲已经协调好了,德国在非洲没有政治势力范围。
一句话,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在01年也提出过返回北约,只是要价南欧指挥总部司令不得而没有成。说穿了,一方面是必须为地中海联盟做好准备;另外一方面,不加入北约内部,欧洲军事力量的建立肯定被美国绊住。05年法国人还提过双边门罗主义,想在北约内部欧美划分世界势力范围呢。呵呵,看来这个G2大家都想过啊。
法美两国搞的就是双边门罗主义,美国承认非洲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承认美洲是美国的势力范围。
冷战一过,美国就翻脸不认人了,制定了一个将法国从非洲赶出去的计划。原来法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后来美国取而代之,现在中国后来居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关于阿尔及利亚问题,也有另一种看法,即戴氏并非先知先觉、壮士断臂,以换取国际周旋的更大自由;反而是一直在极力争取国际支持以维持旧观。他的很多外交政策,与其说是一以贯之的设计,还不如说是阿尔及利亚问题红尘落定之后才出现的灵感。
真的是非常痛苦,他自就是那种老派的帝国主义军人。
至于是早有预谋还是灵机一动,见仁见智,因为灵活地不断适应新的外交形势,恰恰是戴高乐外交战略的特点。
所以,我个人觉得他是早有预谋的。毕竟阿尔及利亚对法国太重要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他不可能不对此早做打算。
沉思历史反思现实的时候下决心的。
毕竟戴高乐在第一次掌权的时候还是极力维护法兰西殖民帝国的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