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棒槌之中国房子怎么办 上 -- 萨苏
价格性能份三六九等,比较大众化了,没车?乘公交地铁呀。萨苏说房子,说到物多必贱,俺给做一点点引申。
也有后天的:决定于个人的努力。那么 合理的社会是应该限制先天的差别而鼓励个人努力呢 还是维护先天的差别(运用各种无形的城墙护城河)抑制个人努力呢 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考虑 社会应该封闭割据呢还是应该开放竞争呢
即使没有政策红利,悉尼跟塔斯马尼亚的房价还是差很远的。
即使是悉尼,不同区,房价的差别也可以很大。
对一些塔斯马尼亚的人来说,悉尼和墨尔本的房价是很疯狂的,我和他们聊过天。
赞成萨提出的政府提供租赁房这一方式,保证人人有房住就行了。标准就是不大够用,住起来不那么舒坦。有钱的,想改善居住环境的就去买房,商品房就是商品房,不必搞什么经适房两限房。买不起的租房住,租不起的政府给补贴。这路子政府明白,现如今有钱了,或许会慢慢的去做。这跟北京的公交类似,没钱的时候也只能推向市场,如今有些钱了,可以干些惠民的事情。
从我自己来说,如果不是04年买房,当时那点儿首付的钱,放到现在,连个首付的零头都不够把。
从我身边来说,打小在北京长大的,最次也有间大杂院里的小平房,或者跟长辈挤在一起,断没有没房住的。就是我,买房也是改善,而不是从无到有。
老北京买房,除了改善生活的,家底丰厚嗜买房为乐的,多为拆迁后买房的。以前是原地拆迁安置,现在是旧城疏散,异地安置。
更多的人,是动手早已经有了几套房,越买越多的,反正现如今国内的房子就是交点物业费供暖费,没啥成本,很稳妥的投资。
身边的同事里有不少是留京的,一开始都是租房,慢慢的很大一部分都买房了,无一例外都是父母资助,甚至于双方家庭共同的投入。今年还有几个买第二套住房,这些,就是另有法子了。
以我们公司的收入水平,绝不足以支撑我的那些家在外地但留京的同事们买房的,但他们选择了留京,在目前的情况下,既然认为早晚都要有自己的住房,也还有能力去做,肯定是尽早买房,这怎么能不推动房价呢。
城镇化是推动国内房价的动力源把。北京更有其特殊性。
时不时看到身边的人嘴上喊着没钱房价太高,但又蔫不出溜的买房了。与那些总喊油价太高开不起车了照样买车开车一样,只要还买得起还在抢购,就必有其合理性。
政府,只要保证人人有房住就行了。
抄一个贾谊的《过秦论》中的两段话。
想提醒大家的是,十年或者二十年对于个人来说是很长的时间,对于历史只是一瞬而已。为政者如果没有历史的眼光与境界,今天的繁华只是后人叹息的话题而已。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可是真的?因为那里是一些有袋类最后的庇护所,一直比较关心,但不知道是否也跟东三省似的,熊只能在村子之间活动了。
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简述一下二者的区别.
我来自浙江温州农村,农村户口.很小时候羡慕城里小孩的生活,但是第一次感到户口制度的伟大在中考的时候.首先农村户口的学生不允许考技校,而当年考高中和中专都很不容易,所以绝大部分同学初中毕业后就走上社会了.其次温州地区最好的高中温州中学在下属各县市几乎不招生.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见识到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市区户口和郊县户口的巨大区别.
第二次感受户口制度的重大影响在高考的时候,这很多人都说过了,我就不重复了.我就一件小事印象特别深刻.我收到上海某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后去我们区(县下面的区)粮站迁户粮关系,那办事人员对我说,你从现在开始就是城镇户口了,你得把你今年下半年的口粮退回来,交两百斤粮票吧.可是我一农民的儿子哪里来粮票啊,所以还得花钱去买.
第三次感受户口制度的重大影响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上海的用人单位对本地人一定程度的倾斜无可厚非.但是外地毕业生留上海非常不容易.那是97年,上海市教委规定成绩比较好的外地生源本科毕业生可以留上海工作,但是只能在他们圈定的5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需要缴纳一万六千元的城市容纳费,一些家境不是很好的同学就很无奈地和单位签定比较长期的合同.而在这5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像上海大众,宝钢这样的企业很少要外地人,其他的企业都不怎么景气.获取这户口难,但是保留也不容易,就是第一年内不能跳槽,否则还得回老家.
后来我到了德国,读书期间拿学生签证,后很多限制,但是可以选择在学校附近方圆几十公里内的任何城市居住.毕业后找到了工作,申请工作许可和居留是一大难关,批准申请很重要的理由是对德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比如能促进德国产品向中国出口什么,但是没有像国内那样圈定就业圈子和缴纳高额费用.我个人觉得作为大学毕业生,作为外国人申请德国居留比当年外地生源毕业生申请上海户口容易.
后来我跳了几次槽,随着工作地点变化我们搬了几次家,每搬一次家就拿着新的住房合同就可以登记为当地的居民,领取身份证,孩子上学,领取儿童金,申请房贷,缴纳和领取医疗社会保险什么的都没什么问题.好像国内登记个居住证没这么容易,而居住证也远远不能等同于当地的居民身份证.
说实话,中国的房价高大家都知道,专家怎么糊弄大众说中国房价很正常,我相信没几个人会相信这些专家的话。中国房子是不是符合经济规律,这个我不是经济学专家只有听的份没有说话的份。
但我从另一个观点来说说,咱们面对中国的高房价这种表面上不合理的事情是不是就应该一定要纠正?是不是就一定要让大家买得起房?
现在中国的情况和日本80年代的泡沫经济极为相似。
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有几个代表性的事件:有钱人多。现在日本的高尔夫球场大多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年末去神社参拜,给菩萨投钱,万元大钞司空见惯。日本人开始热衷于收藏古董、各种艺术品、买各类高级轿车。日本企业在海外频频收购地产,洛克菲勒大厦被三菱地所收购,F1赛车队伍大多被日企冠名,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是那时候女性的择偶标准。夜生活的涩谷、六本木的成了年轻人的乐园。
另外一个就是地价,我记得我还在国内上大学日语系的时候,外教给我看一段89年的富士电视台节目,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指着东京的地图,很牛叉的说:现在这块地相当于2个美国的地价。一个东京等于2个美国,我想是正常人都明白意味着什么。
那个时候一般日本工薪阶层也买不起房(排骨自己记忆中,那时候东京的房价是现在的7倍左右),各种媒体、专家、在野党都以此攻击政府,买不起房的一般群众也大为不满,一致要求让政府平抑房价。结果日银出了个三重野康,开始收拢金融政策压制地价,颁布了土地融资抑制法案。一时间好评如潮,三重野康被日本媒体赞誉为“平成之鬼平”(鬼平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除暴安良的捕快)。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泡沫经济崩溃,10年平成不况。事实上日本不仅仅是失去了10年,整个日本走向了衰落。每每回忆起那个时代,大家开始把责任归罪于日本政府没有冷静的面对媒体和民众的批判。
中国房价从国民收入上来说肯定不合理,但从供求关系来说也许未必不合理,因为确实很多人要买房。从现在日本的房价来和中国比较值得商榷,个人认为应该和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做对比。那么现在的中国是否就该像89年的日本一样开始平抑房价呢?
排骨,棒槌,
多有缘分的和谐啊
我没看到有中和下,只看到了完,看到中和下的话我就不写这篇了,这下丢人了。
有人觉得户籍制度不公,就吓唬他们要玩绝对平等首先收拾他们。其实我觉得还不如说蒙元时期民分四等,贱民就值条草绳钱,现在北京人打死外地人照样要偿命,这帮外地孙子不感恩戴德更待何时?
据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表的人权宣言说,人生而平等。大意是说,你要社会地位财富什么的靠你自己的大脑双手去搞去,别拿你老爸老妈来说事。当然,我们这种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屑于接受资本主义落后思想的。
也不知道中国的中等收入阶级造了什么孽,是杀人放火呢,还是贪污腐败。两口子每天累得跟狗一样,打工养家糊口,连月饼票都得交一道税。倘若是不幸多存了两小钱,想打房子的主意,有发现挣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翻番的速度发两句牢骚,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你们还不知足。
我们也知道,这个阶级一没决心造反,二没本事砸钱影响政策,所以就是当年猪的命。不过好歹年猪还让嚎两声呢,中等收入阶级发两声牢骚就十恶不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