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游子哼(0)引子 -- 胡亦庄

共:💬104 🌺576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游子哼(9)教会的衰败

不管一个教会的规模大小,都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面临衰败。

第一个原因是教会成员平均年龄增长,一般来说这是因为当地经济形势变化,比如美国农村、五大湖区某些城市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教会发展不到新人。这与人口迁入地区教会发展是硬币的两面,而且经济大势基本属于不可抗拒力。人口因素的衰败在小教会身上尤其明显。

另一类原因就是教会内部对教义的争执。争执激烈到不可调和,就会导致教会分裂。不过,有时候很难区分信仰不同于意气用事,只好笼统称为“内部矛盾”。

第三类原因是教会里出现腐败或者犯罪行为,比如贪污财产、性侵。这类丑闻对于一个教会的打击很可能是致命的,而且对于大教会信誉的打击更为明显。天主教会作为美国基督教里最大的一支,其内部丑闻经常登上主流媒体——这里面有没有其他基督教派的“帮助”,还真不好说。

正由于教会丑闻的危害,“预防疾病”也是教会人士所必需的知识。Amazon上就有这类书卖,比如《如何让教会成员和睦相处》、《如何防范与处理教会矛盾》、《如何识别与处置对教会的破坏》。还有专门帮教会防止针对儿童性侵犯的多媒体培训光碟。

如果这些预防针都无效,教会就不得不要顺着上帝的安排,走向关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008年12月,一所教堂的关闭仪式——从美丽的装饰上看,教徒们恋恋不舍,不过教徒们岁数也都不小了

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外迁或者平均年龄上升,教会的生存压力就会上升;教会发生性丑闻,教会成员的忠诚肯定会动摇。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也引发很多教堂关门。具体原因似乎是教会贷款买教堂,或者贷款大搞装修,当经济危机突然来袭,教徒家里也没了余粮,交不上“奉献”,教会的资金链也就断了。结果“上帝的居所”也面临强制拍卖……财务危机更容易发生在小教派的教会,而大教派经济上大都较为宽裕,甚至可以从破产教会里接收一些会员。

与大多数美国教会不同,美国的华人教会一般都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那种教会衰落、人口老化的华人教会比较少。这与中国移民的大量进入有关。

华人教会的人口也经常能超过80人的美国平均水平,这一方面符合中国人际关系亲密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因为美国有牧师资质的华人牧师还比较少。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华人教会里有不少人都是短暂停留的“过客”——这些人只是来看看新鲜,或者没几年就因为工作原因而改换城市甚至海龟了。

从促进华人就业的角度说,基督教促进了不止一个方面的就业。华人牧师这种职业的稳定性和人才供给不足的状况从有“人才剩余”的行业里——比如生命科学——吸引了了不少华人。就算不入基督教,也可以像“方舟子”这样从反方向“服侍”华人基督教徒。

从上篇和本篇的内容来看,美国的基督教会实际上是在市场化的新旧交替之中,每一所倒闭教堂的背后都有竞争力低下的教训,而每一个成功的教会都在证明了一个运营模式的效率。教会的衰败,淘汰了弱者,留下了强者,反而保证了整个行业不容易衰败——这也许就是美国宗教行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吧。

通宝推: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是从游子吟那里变来的8?

有本比较有名的传道的书叫,“游子吟”。

家园 童子军是不是也是教会的

野营拉练什么的也算是体育活动的一种吧

家园 应该算

前文只是说了一下青中年人的体育活动。欢迎补充。

家园 【原创】游子哼(外七)免费的“爱”

最近google推出了美国之内免费打电话的服务,引起反响。以中国人的思维,多半心里要好奇:他们究竟是图个什么呢?

google是个商业机构,它的盈利方式和基督教关系似乎不大,但是这种免费服务在中国是很容易被当成诈骗的,所以说两国文化也确实存在不同。而中国人这种“功利性”的思维方式导致美国的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出现一些水土不服。

基督教所谓的“爱”,基本属于一种无条件的,奉献式的情感,甚至连仇人也要去爱。所以慈善行为往往没有明显的功利借口。

但是中国文化相对不容易相信“无缘无故的爱”。中国人的慈善行为,有时候以“为自己积德”为借口,有时候以对“同乡”或者“都是中国人”来作为情感的纽带。在中国,如果有人不要求回报的给另一个人提供某种好处,一般都会受到怀疑,这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从反方向来说,中国的传统道德往往也以“损阴德”“遭报应”来对不良的行为进行规范。而现代基督教新教里对地狱、炼狱的描述已经大量削弱,有些教派甚至不承认地狱存在了。

现代基督教理论中强调“无条件的爱”,以及削弱负面内容的行为,其实和google开免费电话一样——既来自社会中存在的竞争力量,也是社会较为富足、人际压力降低的表现。由于中国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爱”就显得和中国的现实有些格格不入。而在美国占主流的基督教义在中国面对水土不服,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商教互补,教而优则政

同样的路数上升到政治层面,就变成了井大所说的洗心术

往前推,传教士的手段跟商业传销也没有差别,不过一个是卖汽车一个是卖永生而已。美国立国的新教徒不像天主教或其他教派,宗教信仰跟钻营赚钱不但不抵触,还互为支撑。

好几个美国老牌产品就是靠教众家庭集会作传销出头的,像 Amway清洁用品,Tupperware瓷锅,Mary Kay化妆品等。无独有偶,这几家现在在国内都大为红火。

家园 花这句

「就算不入基督教,也可以像“方舟子”这样从反方向“服侍”华人基督教徒。」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四个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家园 资本是逐利的

有不逐利的资本吗,也许有;但这些资本肯定会如同生命演化最初时,那些没有把生存繁衍刻进自己基因里的生命体那样,消失在历史中.(如果你不认同生命演化这个比喻,忽略好了.)

具体到google,先不说他的招牌"搜索",我以前也奇怪,google真是慈善阿,免费提供邮箱,容量以G来计算,如果说这是"社会较为富足、人际压力降低的表现",那么应该只限于西方基督教世界阿,怎么中国大陆也会被覆盖到?然后google map, google document, google 现在很火的android,都是免费!

这么一个"慈善"企业,为什么股票会那么高?如果说google的管理层是想做慈善,不可能整个市场的投资者也是"无条件的,奉献式的情感,甚至连仇人也要去爱"吧?仔细研究,发现google的盈利不少阿:

The acquisitions come even as Google continues to do well in its core businesses. The company reported its second-quarter financial results on July 15. The company reported second-quarter revenue of $6.82 b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24% from the same period in 2009. The company reported second-quarter non-GAAP operating income of $2.67 billion, compared with $2.17 billion reported for the same period in 2009. The company’s non-GAAP net income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0 was $2.08 billion, compared with $1.71 billion reported for the same period in 2009.

Read more: http://www.beaconequity.com/google-continues-to-dominate-market-gobbling-up-acquisitions-and-deals-2010-08-31/#ixzz0yt0Ok0fD

这解释了股票投资者对其追捧的原因.那么他是靠什么赚钱呢?广告是一个重要因素.打开"免费"的gmail,会发现右栏的广告区是同你正阅读的信件相关的.google同时会记录你常用的搜索关键词,以此判断你的消费习惯,针对性的投放广告--因此商家也乐于购买google的更"给力"的广告服务.如果你还使用"免费"的google map就更好了,google可以给你投送附近pizza店的打折广告,电影院新上映的影片...不继续举例了,只想说这个提供的免费电话并不是你想象中的"爱".

所以你可以传教,宣传基督教的爱;不过不要说以中国人的思维,多半心里要好奇:他们究竟是图个什么呢? 也不要说由于中国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爱”就显得和中国的现实有些格格不入了。 2000多年前,我们中国的商鞅就已经有扛根柱子就给五十金的"爱"了,不过是市场策略而已.

家园 宝推。

我也尝试写基督教方面的文字。可惜太懒惰,一直写不完。

家园 再次宝推。
家园 谢谢

一直写不完

给自己挖个坑,就能写下去。我也没有写完...

家园 【原创】游子哼(外八)911烧古兰经事件

从新闻上看,在2010年911时打算烧《古兰经》的那个牧师最终也没有成功,似乎一场闹剧就算过去了。但是这个事情反映了美国教会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在纽约那所清真寺的建设争议中,很多美国人(基督徒)是非常不满的,facebook上颇有不少发泄的的声音。这种意识形态上的愤怒如果处理不当,结果很可能是全美国范围里的“排伊斯兰”,以及全伊斯兰世界的“反美”。

作为“圣经带”(bible belt)的美国南部,这种情绪自然更为明显。那个要烧《古兰经》经的牧师敢于以自己所在教会的名义来号召行动,显然是全教会的教众支持的结果。

这个牧师在教徒情绪不稳定时,扮演一个“情绪不稳定的领袖”,把教众的对抗情绪转换成对宗教领袖的认可和追随——实际上由于美国主流媒体的协助,他得到了全美国范围内很多人的认可。

这种对领袖的追随情绪,也就使避免矛盾爆发成为了可能。原因之一是当宗教领袖做出其个人的决定时,能够对追随者的个人决定产生极大的影响。原因之二是他配合了主流媒体即将发动的宣传“决战”——

如果没有这个牧师的烧书计划,大量基督教人士的愤慨得不到发泄,个体极端行为和群体事件就很难避免——美国民间的小型飞行器说不定又要制造什么新闻,媒体只能事后评论,力量还很分散。而这个牧师高调的政治计划,在实施之前让社会的目光集中在一点,方便主流媒体宣传力量的集中。在主流媒体热议这一疯狂计划的诸多弊端时,潜移默化的向美国人普及了美国国家利益的考虑,通过对一件极端活动的批判,化解了许多潜在的不那么极端的抗议事件。

最终这个牧师又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放弃烧《古兰经》的计划,既没有造成美国的实际损失,又教育了大众要多看电视多读报——是美国国内宣传战的精彩一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游子哼(10)流动教徒与邪教

流动教徒

前面说到教会从新生到衰败的几个阶段,如果把一个教会看作有着生命周期的商业单位,那么全美国的众多教会就构成了经营范围相近的行业,也使这些教会都具备了一些类似于“商业竞争”的特征。这种竞争的特点之一就是宗教服务的消费者——教徒们——能够自由流动。

牧师/神父和其他神职人员的流动性是很低的,而教会里的教众/教民的流动则相对容易。他们可能在信教与不信教之间转换,在或者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其他宗教之间转换,当然最常见的还是在不同的教会/教派之间转换。

英语里有一个词:church-hopper(“在教会之间跳来跳去的人”),说的就是经常改变所属教会的教徒,或者同时在几个教会之间摇摆的教徒。

神学角度说,教会是沟通上帝和教众的桥梁,教徒是羔羊,牧师要“牧养”羔羊;从经济角度看,作为顾客的教众才是教会的“上帝”,或者说教徒是神职人员的“衣食父母”——因为教徒的“奉献”(约10%的税后收入),是教会的资金来源。但是法律又不允许教会限制教众的人身自由,教会里的神职人员就不得不重视教徒的满意度,避免人员流失,还要惦记着从别的教会拉人。低效率的教会很容易就会在这种竞争中被淘汰。

由于美国教会对于教徒如此依赖,而教徒又有流动的自由,所以美国教会大多数时间都扮演一个保守的角色——教会要想不损失收入,就不能损失教徒,也就没有理由推动大量教众去做危险的事情。如果有教会从事“煽动”行为,要么只不过是在大多数教会情绪不稳定时的策略(比如2010年911时打算烧《古兰经》的那个牧师),要么不久就会被认定成“邪教”。

教徒的收入和教会收入的关系密切还带来另一个现象,就是教会对于自己成员失业的问题比较上心,牧师作为社会交流的一个信息枢纽,经常可以运用人际网络关系帮助联络就业。对于成员家庭生活里的困难,教会也会调动资源内予以物质和精神协助(主要是发动募捐和互助)。

当然,如果有任何外部力量要压缩一个教会的教众规模,也会面临教会的殊死反抗,而且这些教会大都强烈反对“去宗教化”的社会倾向——由于美国现存的这些教会都是在严酷的业务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所以它们的“反对”既有力量又不失技巧。

邪教

有些人不能分清宗教、邪教和迷信这三个概念。以成员的流动性作为标准,这三者还是有区别的。

大多数邪教都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教会组织通过强迫手段来禁止教徒的离开(当然这只是邪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这种行为打破了宗教行业的基本游戏规则,也容易使“教主”不用考虑教徒的利益而随意驱使,制造极端的社会行为。这种绑定教徒的教会,几乎在所有国家都被认为是侵犯人身自由的邪教。

在历史和现实中,有一些宗教在某些国家里出现“政教合一”的特征,比如中世纪的天主教,使得教徒没有太多选择的自由。但是庞大的宗教组织仍然可以靠内部的官僚机构,实现自上而下的“选择”,保持生命力,所以不应与邪教混为一谈。

迷信往往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非理性行为,根本谈不上组织。宗教不同于迷信之处在于:宗教的社会单位——教会——是有组织的经营单位,经营行为多理性。

邪教和迷信都很难长久存在,其原因不止是法律等社会力量的干涉,还在于它们拒绝在宗教组织的社会竞争之中提高效率,或者根本没有可以参与竞争的组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游子哼(11)牧师专业化

基督教两千年的历史里,教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特征关系密切。就拿人口饱和程度来说:中世纪欧洲人口相对拥挤,修道院里就接收了很多神甫、修女、修道士,理论上也不允许他们繁衍后代;而向外殖民的时期,传道士则可以结婚,甚至“传道士”这个词本身就被用来命名了一种交配体位;在美国人口匮乏的时期,甚至还有提倡“一夫多妻”的教派出现。美国二百年的基督教会史,同样是与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持了同步。开拓殖民地时期的教会,不但比欧洲的天主教的神职人员要少许多,甚至牧师本人还要从是农业生产工作,相对减轻教徒们的经济负担。那时的乡村牧师,就如同古时中国乡村里唯一识字的秀才一样,在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中身兼数职,德高望重。但是随着美国本土开拓活动的结束和平民教育的普及,教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模式就很难维持了。

现如今,美国牧师越来越重视正规学院的受教育经历,以及文凭等规范化的认证。神学院的教育一方面提高传教者的文化水平,一方面可以开拓人脉,也为大教派选拔人才提供一个场所。试想有两个相似的教会:一个组织者只有高中文化,经验学识有限,靠一己之力摸索教会经营之道;另一个组织者有神学硕士学位,懂希伯来语等外语,受过专业的辩论培训,听说过很多教会组织的经验教训,清楚自己的发展定位,还与全国性的教派有密切联系——很显然后者在竞争中更容易吸引教徒的青睐,面对威胁风险时更从容,也更可能得到外部支援。

如此一来,进入神学院受教育就成了一种有形的行业壁垒。尤其是高等教育申请都要求推荐信,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被卷入教派博弈之中。

在一两百多年前,美国牧师很可能要参与教堂设计施工,甚至亲手锯木头铺地板,这在今天的美国都是很难想象的。学院里的专业教育使得牧师人才变得专业化,也就是专注于争取和安抚教众的技能——因为只有这个才是一个教会的核心竞争力——现实中的工作也让牧师们没有时间精力再去打点教堂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教会业务的外围,例如法律、会计、土木、通信、广告、网站设计等活动则统统被转包到相应的专业人士手里。尤其是规模不大的新教教派,很可能会今天从穆斯林程序员那里买一套软件,明天又向犹太教工匠定一批工艺装饰品,完全是市场化的运作。

只要教会能够从教徒手中收取“募捐”,购买外部服务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假设一个教会有牧师一名,助手2名,教徒80名,每个教徒“奉献”自己收入的5%,则教会毛收入等于4名教徒的收入;如果能达到“什一奉献”(教徒捐出收入10%),教会收入则达到8名教徒收入。实际上除去教堂的地租、保险、水电、交通、通信、各种采购以及神职人员的养老保险,牧师们仍然有客观的可支配收入供自己的家庭使用。

据资料统计,目前美国专业牧师的净收入在2.5~6.7万美元之间(工资水平与工作经验有较大关系),而且稳定性高。如果业务水平高,地段好,年薪10万以上也不成问题。(天主教这一类型的教会,基层神职人员名义上则没有工资。)

经济上的收入,对于保障美国宗教行业吸引、培养人才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的牧师专业化训练使牧师的人格发生某种定型,出现“一旦当过牧师,一辈子都是牧师”(Once a priest, always a priest)的现象。由于转行难,牧师被动失业后仍然倾向在宗教界再就业,进而引发恶性竞争等问题,也使得美国去宗教化速度极为缓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文字。我也见过牧师然后转行开始抨击基督教的。

我以前的一个网友就是这样。

你的系列非常好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