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购游戏规则----资产划拨 -- wqnsihs
如淘宝等等
基本都要亏损。(家乐福数据),所以只能在物流不复杂的产品中推行,例如3c,服装等等,大件的(例如家具,建材),保质期短的(例如生鲜),价格昂贵的(例如首饰)等等都不能依靠网络销售。
现在很多纯外销企业都还是涉足内销,14亿的市场谁不眼热,可真正
做起来发现和外销完全是两码事,我们还在实践中,基本我们遇到的问题忙总都总结到了,不得不佩服忙总的做事风范.昂贵的销售费用,物流成本,以及巨大的铺货量和相对漫长的回款期都考验着每一个内销企业的资金实力,到现在为止还基本是以外销养内销,单纯内销必然风险极大.这或许是内销市场有些服装价格畸形的原因.说实话,某些内销品牌,名不见经传,设计能力一般,进入商场,很普通的面料,价格动辄几百,上千,无疑是自杀行为.我相信,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它是有自我纠正的功能.何况现在大批量杀回国内市场的外销企业.在成本控制上远优于内销企业,这必将是他们强有力的竞争者.
健力宝就是一例。三株也是一例。所以国内赊销模式限制了许多外销企业的生路。
“假名牌”溢价。特别是国外的普通品牌,为了满足一部分国内消费者的外国高价货才是好货,才有面子的需求,人为定价较高。
要不然汗死,俺好几条都能对号入座上。牛博还从来没去过呢。
一般的t-shirt,牛仔裤一类,还是国内便宜,如果不挑牌子的话
牛博上有人夸这就是西方人的契约精神……
而且是真正的夸赞而非反讽,我反正是被雷到了
洗钱还不至于。因为原来就都是百分百国有,怎么个洗法?国企的效率,我自己的体会(身在其中,也被派到某著名日资企业干过管理层)这十年间效率有很大幅度提高,经营层普遍压力很大,考核力度还是很大的。如某省国企,下面设几十个子公司。考核指标连续两年最后三位的,老总下课(当然不是撤职,而是上调到省公司。如担任党群部付主任,省行业工会副主席等。工会目前已经有两三个副主席了。)外资企业说起来效率高,但有些国企的味道也比较浓了。看来是“大企业病”无可避免。如转型前(就是号称会跳舞的大象之前)的IBM在我看,也就是大国企,不同的是日常的词汇与国际比较接轨罢了。
站着说话不腰疼,嘴大不怕闪舌头...
流通行业未整合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国内小商品流通环节往往有3-5个环节,而国际沃尔玛这样的往往只有1-2个环节。如果在流通环节中上溯1-2个环节,比如到批发大市场买农产品,便宜得惊人。
所以国内的大型连锁商业应该比较有前途。
这棵脑袋就能创造鸡地皮呀~
LP刚买了一件小西装(UNIQUO,日本的一个大众品牌),
表 100%毛
里 100%纤维
日元 1200日元 人民币大概85元
最令人吃惊的是,日本百元店小商品极多,同样价格很难在国内买到同等质量商品,大部分还都是中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