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两个村长之死看TG的发展方向 -- 沙海
那时候,从互助组到高级合作社,最后发展到人民公社。
小岗村率先倒退到承包单干,就成了一面红旗。结果这二三十年下来,还是要被勤劳的大寨人民窃笑了吧。
谁发家谁光荣,谁家穷了谁狗熊。
集体穷了,一村子都是狗熊。
当年的铁姑娘郭凤莲应该窃笑了,陈永贵也含笑在九泉之下。。。
饮鸩止渴嘛!
条件不会送到你面前。天助自助者,一切都要靠奋斗。
没去过小岗村,倒是去过凤阳,自然条件实在是差。那么差的条件再加上那年代僵化体制和胡折腾,老百姓纯粹是给饿反了。按手印不也是一种造反?只不过还没到动刀枪杀官府反皇帝而已。
造反无非图个不饿死,吃饱饭。这个目的大包干能办到。当时的形势需要这个典型,于是就把小岗村抬了出来当样板,无形之中也拔高了它。
风光总是一时的,让小岗永远当样板处处都拔份是不可能的,它那自然条件就那样,要能富它早就富了,何必从大明费劲到如今?沈浩出现在小岗村,本身就是上级对这个典型的一种姿态,就是保典型。安徽不算富裕省份,不可能常年大规模对小岗输血,要想保先进就要求发展就要自己造血,无奈还是基础差条件差,能解决吃饱问题就不错,致富甚至大富就难为了。如果硬生生要强求,只能活活累死谁算拉倒,
沈浩之死,我记得最早的风声是说他是饮酒过量死的,后来说是为了拉拢投资客商陪酒过量死的,再后来是为了拉拢客商过于劳累猝死的,如今只说是累死的。
可是那样的环境出不了永贵大叔。
学习沈浩的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没有一句话提到小岗村道路,没有一句话提到改革。
过去安徽大部分地方穷是因为黄河、淮河准周期性泛滥。人民财富甚至生命每过几十年复位一次,再怎么能干也禁不起折腾。老毛来了,号召人民治淮,治黄,表面上看老百姓生活也很苦,但你扪心自问一下,几十年来淮河决过堤吗?如果还是大包干,没有强有力的集体经济为后盾,强有力的政府为主导,历代治黄治淮有几个如此成功的?
现在威胁解除了,安徽又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坚持搞大包干的还是很穷,甚至比邻村邻乡更穷,这雄辩地证明, 大包干不过是指标而不是治本,权宜之计而不是根本之计。
"坚持搞大包干的还是很穷,甚至比邻村邻乡更穷,这雄辩地证明, 大包干不过是指标而不是治本,权宜之计而不是根本之计。 "
小岗村直到如今或者此前很长时间内,没有打过“无工不富”或者“招商引资”的主意?没有其他发展途径的尝试?他们一直仅仅停留在“大包干”上?是自愿坚持“大包干”还是困于某种压力不得不坚持“大包干”?还是别无出路只能“大包干”?
农村政策,现在只准“大包干”么?我不了解。
另外请教一下,是不是淮河不决堤了,就可以说自然条件没问题了呢?淮河不决堤了这很好,是不是从此便沃野千里年丰年足鱼肥水美衣食充足了?淮河不决堤之后,沿河主要地区苏北皖北鲁南豫东哪个地方变得很富裕了?它们在各自省份里能排第几?
还有件事和早春二月您汇报一下,鄙人心脏不大好,实在不能每复一贴都“扪心自问”,“扪”多了怕伤身体,下河戏水不是玩命来了。这还请多包含。
del
为一点点灌溉水,亲兄弟都能打进医院,还是在水资源很丰富的地区。
道德,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个既可笑也陌生的词汇了。
物极必反吧,希望不要又是以鲜血为代价。
农民利益冲突增加,宗族势力、宗教势力死灰复燃,充当某种仲裁者角色,填补权力真空。
那些嘴上老挂着“扪心自问”的,扪心自问下,继续按太祖的“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今天会是啥样?!是否能吃饱撑着在网络上大放厥词,或者说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