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四两与千斤 – 步枪子弹的口径之争 -- 晨枫
英军的.303不能使阿富汗土著人服帖,于是搞了个达姆弹.但阿富汗土著还是不服帖.
之后虽然是死在了其他地方.但从这开始国内就对58弹可是怀疑了.
要精度,把就要大的旋转角,但过于稳定就会造成穿透力过大.但要能量传输大,那就得牺牲精度.
SS109还是靠加大旋距来解决杀伤力的问题.
在小口径上,有限的弹重这种矛盾更突出.苏联的5.45算是另类,靠的是达姆弹效应.要是想是远的射程,又要高的停止作用,非大弹头不可!
就是小口径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一些部队又用上了AK47,就算不换AK47步兵班也增加一把7.62X54R的机枪.
手枪就直接说明问题,7.62X25可以算是手枪弹中最优秀的,射程,精度,杀伤力最占前列.但口径小,穿透力强,不利于停止作用.于是以前用7.62X25的地区现在都换了9X18或者9X19.
日本当年的概念就是精度和射程第一,要是准确打中人,死不死的单说.至少能伤,受伤你就失去战斗力.而中国当年的中正79算是最好的,一枪解决问题,但精度不如三八,一对比起来79就不如三八更实在.
根据能量守衡原理,还是大比小好.7.62是王道,要不东西放就不会分保留7.62作为支援的重火力.
一杆M16,军队采购1,000美元都不到,一个连100人吧, 全部换下去也不过10万美元, 这个也就是一辆悍马的钱。美军一个连多少悍马呀。 所以从成本的角度而言,轻武器真的很便宜。
何况正如斑竹讲的, M16换枪管和上机甲,就可以换口径了。 这费用就更少了。
同时装备多种口径都是现装备口径。无论6.5还是6.8都非现装备口径,特种部队装备的那几支都是自掏腰包或者是指挥官掏腰包买的,不是Uncle Sam付账...
调转手腕,瞄准老熊的薄弱之处,piapia
看看事实和熊便哪个厉害。
老式非被甲铅弹几乎没有“穿透”这一说,打中目标之后完全散成渣渣,上千焦的能量结结实实地传递到目标上...
作为打猎用武器,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骨灰级的猎迷都是自己复装铸铅弹...
不过作为军用武器这可是糟透了...
最优秀的平衡也就是最优秀的妥协,反正就是拿支新枪出来,大家划个线,然后就改,到了大家标准的下限,也就成了
您忘了,您说的可是米妖啊,那都是打小玩枪长大的,多个口径算啥啊,按照毛子的观点,你会开拖拉机那开奔驰也不是难事,大不了集训一个月,啥都解决了。至于后勤,实在不是什么大问题,米妖一个枪店就有几十种弹药,咱东大老虎手里的家伙口径也不一样吧,你看他搞错过没有,一个平头老百姓都能解决,一个国家机构就更简单了
长江电工的5.8狙击弹去年春节就量产了,效果传说是世界前茅!!
特种部队有自己的经费和采购渠道,陆军“大路货”部队就是看到这点特别眼馋……
当大头兵靠玩枪过日子的大多数高中毕不了业的货,要他们3.2加2.5没有计算器就抓瞎,你给他们多种口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