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相声演员四猛十三杰 -- 拔剑

共:💬216 🌺3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真不是为尊者讳

说马季有传统当然有根据,事实上,他其实是后来把传统相声搬上春晚的第一人,哪一段呢?就是土洋结合的《训徒》。

说马季柳活不行?分跟谁比,比专门玩柳活的他师傅侯宝林、刘文亨那是比不了,比少马爷那也比不了,可是比其他大多数人那是高多了,一段《闹公堂》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很奇怪,马季文革后在内地的演出很少演传统段子,这个直到他退休之后才有一些改变,去世前两年他还在东城相声俱乐部说了刘宝瑞那段经典的《斗法》。

不说不知道,马季当年经常带着中国广播说唱团的一帮人去台湾、新加坡演出,在那些地方的演出反而大部分是传统节目。前几年我经常上夜班,有一年大年三十值班,整个晚上就在网上看台湾中视的跨年综艺节目,迷迷糊糊到了早上五点,忽然听到熟悉的声音,睁眼一看,居然是马季当年在台湾演出的录像,好像是连续放了有两个小时,居然都是传统段子,只可惜那之后就再没看过。

在内地很少说传统相声,出去给海外同胞就都说传统相声,谁的问题?

事实上,马季众弟子里面传统功底最深的是刘伟,他也是马季最喜欢的徒弟,只可惜刘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地位。至于冯巩,因为那些号称相声实为小品的东西,他反而是马季后来最不喜欢的徒弟。

我总觉得不能因为马季最有名的相声都是新相声就否定他的传统功底,不能因为他开歌颂型相声风气就否定他讽刺相声的地位。

关于马季先生,关于相声,其实有太多东西可以讨论,只是总觉得有心无力,只能先想起什么就说什么了

关键词(Tags): #马季#传统相声
家园 相声

按觉得还真就德云社那帮人的能听听,春晚出来的那几个,无论是造型还是水平都让我反胃,尤其是那一对学什么大卖场的傻瓜,怎么看都是从安定医院逃出来的。

家园 实话

马季的相声反而是给我印象最深最犀利的讽刺相声。

家园 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刘伟说的相声一点都不搞笑,这点最搞笑
家园 呵呵,那我就推荐一段

《找知音》,倒口活,算是新相声,但是刘伟表现很好,当然,那时的冯巩捧的也好

相声
家园 你听得还是太少

赫赫,听听候、刘、常、马等的作品,我觉得那才是经典。郭德刚的东西,乍一听还行(那也是现在其他人太不争气了),但说到经典,还是差得很远~~~~而且郭的很多包袱确实有些庸俗市侩,我不大喜欢(纯属个人喜好,勿上纲上线哈!)

家园 都听过

老一辈的,侯宝林的我喜欢,单口数刘宝瑞,马三立的风格独特,我也很喜欢。马季的喜欢的不多,他的讽刺相声我印象最深刻。

没死的几个大佬,我最烦的就是姜昆和冯巩,拿腔拿调的。

郭德纲不是大师,但如果想单纯的笑,听他的相声来的最快。

家园 赫赫,兄台也是久经考验了阿看来

只能听老相声了,这是不是相声界的悲哀?

家园 谁说不是呢?

大约90年前后我就不听相声了(老名家的老录音老录像除外),甚至发展到有时候听十大笑星的段子就头疼反胃的程度,从以前对相声的喜爱演化到对相声的反感,这方面姜昆冯巩矫揉造作高亢尖锐的语音语调“功不可没”。

06年偶尔经人推荐听了听郭德纲,竟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几年又开始喜欢听相声了。郭德纲的最大问题就是“太俗”,为了搞笑而搞笑,但他对相声的热爱(不排除是对用相声赚钱的热爱),确实令人感佩,在他的带领下,德云社的几个小字辈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可以说,没有郭德纲,我是不会再接受当代相声了,这方面他是的的确确功不可没。

前二年,徐德亮跟郭德纲的恩恩怨怨闹腾过一阵子,徐德亮总说郭德纲太俗云云,这话不错,不过我也没发现徐德亮的相声高雅到哪里去,而且他的相声根本不可乐,他的表演做作,拿腔拿调,倒是颇得曲协的真传。

相声就是让人快乐的艺术,这是相声的根本,但不应该是全部。听民国时期很多相声大家的相声,也发现相声似乎天然带有讽刺功用,这点当代相声不可忘。

家园 对于几个人的评价都很不错
家园 亲王说的好,来宝啦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祥瑞御免
家园 对啊

今天听到台湾相声大师吴兆南的相声 有个段子叫 妻巧配 我估计是传统段子 郭德纲也说过(名字忘了)大意是 一对懒夫妻 拿着画的钞票去骗吃的 但是一对比 就知道郭德纲做了很多改动和润色 好笑太多了

家园 祥瑞御免

祥瑞御免

家园 徐亮水平很差呀

现在网上那个他和王文林骂郭德纲的段子,这要多脑残才好意思搞这种东西呀。大家都知道是郭德纲给他们分的钱太少了他们才破门出户的,不过现在看来,还是老郭说的对,有他们没他们德云社都没区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