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国内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印象小记(一)?D?D林毅夫 -- 大可
不才是听一个朋友讲的。不过朋友说,这是林毅夫自己在公开场合讲给他们听的(注意,我这朋友既不是林的学生,也不是北大的),什么场合不才记不清了,毕竟已经过去四五年了。
查理兄认真的态度,不才要多多学习。
这世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呵呵
国内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印象小记(四)?D?D张曙光
和前面介绍的几位相比,老张的年纪最大,辈分也最高,在中国经济学界的人缘不错,也是个旗帜性的人物。
说来惭愧,第一次见老张,居然主要是因为孔方兄的缘故。当时鄙人刚刚从学校毕业,票子缺的大大的,经常想着如何找个课题做做,挣点钱花差花差。一个朋友说认识老张,可以把我们的思路整理一下,然后请他介绍介绍门道。于是我写了一份提纲,附上论文一篇,由朋友陪同前去游说。朋友一路上叮嘱说一定要好好表现,因为老张对人的看法主要取决于他对你的第一印象。弄得我好不紧张。
见面后一句废话没有,直奔主题。我介绍主要问题和思路,而老张边听边翻看提纲。我虽然嘴上说个不停,心里着实没有把握。待得我发言完毕,老张只说了一句:“你说吧,需要我做什么”。哎呀,当时感动得我……!临走时我连声道谢,心知此行不虚也。
老张动作很快,给某位部长大人亲自写了一封信,希望该大佬能够对我们的研究在各方面予以支持,同时把信转发给我。此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仍然没有成功,但老张提携后进、雷厉风行的作风的确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经过此事,和老张打交道的次数逐渐增多。对老张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应该说,和我在前面介绍的几个经济学家相比,老张的经济学基础说不上特别好。这和他英语不好有很大关系,限制了他对前沿理论以及最新进展的了解和把握。但他特别勤奋、好学、好思考问题,按他老婆的说法,老张和自己一天当中见面的时候也就是吃饭那一阵子,其它时间均在读书、学习和写作(如何,又是一个勤奋的例子,所以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啊)。
除勤奋之外,老张还有三个长处,使得他在学术界颇有声誉:一是经济学感觉不错,知道什么时候什么问题是重要的。无论是80年代的市场改革、90年代的通货紧缩、这几年的就业、汇率和宏观经济调控问题,老张均十分敏锐地捕捉到了主题,占据了主动。当然这和老张几十年来的人生阅历以及长期从事经济研究的经验是分不开的。二是文笔犀利,从不拐弯抹角,故作委婉之语。该赞扬的就赞扬,该批评的就批评,且往往一语中的,直击要害。凡看过老张书评以及其它评论文字的人对此印象尤其深刻。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在《中国书评》上曾经发表的对林毅夫《中国的奇迹》一书书评以及他在历年《中国经济学》丛书上所做的书评,均较有见地,可窥老张数十年积累之功力。三是涉猎较广。说实在的,在中国能把研究水平和知识渊博这两项较好结合起来的真是不多。绝大部分人博而不专,讨论问题天马行空,胡扯一气。更有人故作渊博状,利用中国经济学分工不发达的漏洞以名人名言的堆砌骗取声名(这里不得不点一下汪丁丁的名字,我实在不知此公凭借什么混迹于中国经济学界)。老张则在这方面把握得很好,对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和政治学知识的运用基本上都做到了针对性和逻辑性的统一。在他这个年纪能做到这一步,在我看来真是相当不易。
除了学问功夫到位外,老张的组织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得意之作当数和茅予轼等人共同筹建天则经济研究所了。该所已经成为我国最大、最优影响的民营经济研究机构。除此之外,老张还和其它天则所领导一起,自2001年起组织发起每年一度的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组织编写历年的《中国经济学》丛书,以及负责主编《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等等。用熊比特的术语,老张也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企业家哟!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老张在经济学界的地位。一次我请老张在北大做学术讲座,很少旁听的林毅夫不仅花了较长时间对老张做了详细的介绍(实际上也不需要他介绍,天下谁人不识君?),而且从头听到了尾,最后还亲自开车送老张回家。得老林如此礼遇的,据我所知中国经济学界唯老张一人(国外经济学家也仅老林在芝加哥的导师D.GALE JOHSON让老林甘心承担起司机的任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没有政府支持的确不好办事,但我相信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未来仍然坎坷,不过事在人为嘛!
一下子拉近了这些学术大佬们与咱们的距离。
老兄与茅于轼先生有过交往吗?最近正好浏览了茅先生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虽然是十几年前的旧作了,看着仍然是津津有味。
献花献花!
篮球之说纯属谣传。
据国军确切统计,林连长离开后,少了不少军事机密资料,还少了救生衣一套,但篮球个数经统计,一个也没有缺~~~~~呵呵呵
号称"铁手".因为我现在只能用左手开车.
首长就不用给大可开车了,俺可以效劳.
徐明联盟密谋一夜抛出三点共识 中超革命突变成改革
大约中午两点,五家俱乐部的老板加上青岛老总孙能文、实德老总林乐丰等人,坐进了实德会所二楼的会议室。因为上午的讨论还没有深入,所以下午这次会谈很快进入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革命的方式、程度以及时间表等。
由于精通政治和经济的博士级投资人张曙光的出现,他的一些意见很快帮助众人逐步统一了思想:目前推动的改革不能完全脱离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更不能“冒险”去触动体制以及宪法等赋予中国足协的核心权利,这一点应该是现实情况下能有效推进中超改革的前提条件。
国内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印象小记(五)?D?D姚洋
和林毅夫、张曙光等人相比,姚洋其实应该算是晚辈了。从外表上看去,姚洋比较清瘦,脸庞削尖,给人以十分精干的印象。人如其貌,现实生活中的姚洋也的确比较能干,算是中青年一辈经济学家中较有成绩和影响的一个。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学界的资源称得上是“僧多粥少”。一方面,越来越多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青年学子纷纷从学校里毕业,加入争夺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的惨烈竞争拉锯战;另一方面,以往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画地为牢的各路老神仙们仍然不遗余力地渴望在新环境下“发挥余热”。前者给后者实际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后者却往往掌握了实际资源。于是整个中国经济学界在“新”、“旧”两股力量的搏击中左右摇摆、狼奔?嫱弧V?所以目前仍没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很大程度既由于传统御用经济学的土壤已经渐渐消失,同时也由于那些真正具有水平的后起之秀们的努力工作。姚洋无疑是后者的一个缩影和代表。
按照我个人的总结,以姚洋为代表的中国中青年要一跃而成为中青年经济学家,以下几个条件须臾不可缺少:
一是在有影响的、真正上档次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最好是英文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且多多益善。比如姚某人就在《发展经济学》(英文)、《经济研究》等中英文刊物上发表了很多论文,这是其学术影响的基石。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要成为经济学家,在好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就是“硬道理”。最近姚洋被推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学术主任,说明他的学术成就已经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公认;
二是想方设法抢占学术阵地。我刚才已经说过,目前的学术资源大部分被老神仙们占着。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评定职称、评选重点学科或博士点,要么是干脆走关系,要么是由老神仙们或其弟子们聚在一起根据他们所定的种种标准进行评判。真正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学术阵地,直接打破传统势力的垄断。姚洋在这方面走了很好的一步棋,创办了《经济学(季刊)》杂志(实际上是以书代刊),自任主编。该杂志的国内影响目前急剧壮大,有逐渐取代老牌明星《经济研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单位已经把该刊当作职称评定的一级参考标准。这步妙棋一下子使姚洋影响大增。以至于依我看反而使姚洋的冲劲下降了不少?D?D当你自己就守着一本刊物的时候,你还要必要去拼命写东西吗?当然,这第二点说到底是以第一点为基础的。否则阿猫阿狗也都可以办杂志了。对了,不断召集、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也是提高知名度的一个好办法。但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
三是敢写敢说。学术论文要写好,但有些话常人不敢写、不敢说,你敢写敢说就会非常引人注意。姚洋的文章,除学术性论文之外,还有不少著作和随笔。其中许多涉及一些较敏感的问题。例如上个月在2004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上,姚洋就放了一炮,说应该停止“农民工”这种含有歧视性的提法。结果当场就有人跳出来反对,现场颇有些火气。但不管怎样,发常人之所以不敢发,想常人之所以不敢想,说常人之所以不敢说,甚至做常人之不敢做,往往是人成功与否的临门一脚。姚洋在这方面其实还不算最敢做的。
最后还是要归结为勤奋。和朋友一次聊天,他说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众人之中,姚某人实际上不算最聪明,甚至不算很聪明的,但他的勤奋程度在中心却是不亚老林。所谓勤能补拙嘛,现在的成绩也算是对姚洋不断努力的一个报答吧。
当然姚洋也不是没有缺点。一是他海龟派的痕迹比较明显。细腻一点的人总能感觉到他对待海外人员和本土人士态度有异。这大概是大多数海龟派人士的通病(姚为Wisconsin大学农业经济系的博士)。我对他这一点也很不以为然。二是过于严肃。一次MIT文理学院的院长来华访问,姚洋等作陪。这位院长先生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当着众人的面讲起了黄色笑话。在场还有几个女老师,因此大家颇觉尴尬,多数人沉默不语。只有姚洋用中文骂道:“傻逼”。最后有人打叉将场面糊弄过去了事。这要对象换了个中国人,一生的梁子可就结上了。姚洋为人性格,此事可见一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