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反扫荡中的二三事 -- 黄河故人

共:💬106 🌺118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宋庄战斗本身好像也众说纷纭,

宋庄说是二十二团一、二连打了,但也有地方武装和警卫旅的番号,还有提到二十三团的。

网上有说击毙了一个少将的,不过名字对不上。而且最早的出处好像只是一篇采访。但以伏击日军打响战斗这一点没错。

另外南宋庄的阵地是在下午被突破的,之前是谁守的也有好几种说法。有说是原先就在宋庄的区队和小队守的;也有说是二连的两个班守的。

对敌人的番号之类的具体介绍也少的可怜。不过这也与战局有关,其实当时,八路这边的建制更混乱。

不过对战役的经过,描述上还是一致的。具体的细节,真要探究起来,还是要参照敌方的记录,才能更准确一点。

家园 这句话明显是作者借用的
家园 宋庄战斗的部队很杂

二十二团的部队是比较有组织的,另外还有县大队和区小队等地方部队,冀中警备旅的零散人员组成了一个混成连,这部分人员防守南宋庄,那里被突破之后,一部分人退入北宋庄,另外一部突围。

家园 宋庄战斗和薛村战斗是反扫荡中吕正操最刻骨铭心的

前者是精彩的防御战,后者则是一次悲壮的突围,一二〇师过来的原贺龙警卫员常德善阵亡,宋庄战斗能够打的精彩,是因为修防御工事有讲究,引用吕老回忆录里的总结:

宋庄战斗的影响极为深远。那一次修筑防御工事,创造了新的经验,把散兵孔挖在墙下面,墙内外各一半,墙里的半边孔用砖垒边,盖板覆土。敌人炮击时,战士们就到散兵孔的墙内一侧躲避;敌人冲锋时,他们就到散兵孔的墙外一侧阻击。程子华同志常常说起,解放战争中,他指挥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时,就运用了二十二团在宋庄构筑工事和作战的经验。蒋介石先后调了十多个师增援锦州,甚至将以拼搏著称的广东军队九十五师调来,但是伤亡惨重,始终没有越过塔山一步,保证了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了锦州。

而薛村战斗的失利和关键时刻的决定失误有关:

 六月七日,常德善、王远音率队急行军过河肃路进驻湾里、泥马头一带,与三十团取得了联系,计划八日会合。此时,八分区已通过电台与九分区及军区沟通联系,掌握了敌人对河、肃地区定期合围、“张网捕鱼”的准确情报。常德善是一二师的一员战将,是我亲自向贺龙同志要来冀中,他有丰富的战斗经验。经过分析敌情后提出:看来敌人将有大的行动,有重点合击河、肃、饶、献边界地区的迹象,因此要赶在敌人行动的前面,今夜迅速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子牙河东去。王远音则从政治角度考虑,认为子牙河东是游击区,群众基础不如老根据地。再说,敌人一来就转出去,会有不好的反映,不好向群众交代。常德善说,现在是敌人以优势兵力合围“扫荡”,捕捉冀中领导机关和主力作战,跳到敌人包围圈外去,这是游击战争的常事。不然,万一领导机关和主力受了损失,就更不好向人民交代。到最后,常德善还是尊重了政委的决定权,向河肃公路中段南侧薛村、顶旺、荆轲一带转移,这里属肃宁县,是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很好。

八日拂晓,部队到达宿营地,正在布置岗哨,构筑阵地,即发现河间县梁家村方向河肃公路上,有敌汽车纵队的长串灯光,侦察员也同时报告:敌人是从沧州经河间而来,有汽车五六十辆,敌人下车后正向我驻地方向推进。与此同时,肃宁、献县、臧桥、饶阳方向的敌人也纷纷出动,很快便形成了对我包围态势。晨五时左右,战斗先从东北方向三十团驻地顶旺村打响,继而西南方向战斗也激烈起来。分区机关在常德善、王远音率领下且战且走,向河肃路北突围。二十三团二营全力掩护。部队虽突过河肃路,由于地形开阔,敌骑兵和车子队从两侧迂回,侧击堵击,常德善立即指挥部队猛冲上去,原想出敌不意,冲开缺口,利用道沟,转移到公路以北去。不料日军有纵深包围,用密集火力封锁了道口,几次冲锋都没有冲出去。

薛村战斗,教训沉痛。一九四二年九月一日,中央军委为此作出决定:改变部队中政委最后决定权的规定,在战争中的军事行动,统一由部队军事首长最后决定。

吕老回忆录的在线版这里可以看到:

外链出处

家园 最后一个故事发生在白银坨梯子沟

我看过一篇相关的文章,看完之后心痛的感觉难以言表。

决不投降——白银坨传出的呐喊声

外链出处

家园 对, 冀中警备旅的那个连退入北宋, 晋深极大队向南突围

而且突围成功.

冀中警备旅的那个连, 是临时编的,只有几十人.

肯定没有23团的,23团是8分区的.这个错误有可能是由于22团总支书记贺明,也就是里贵子战斗指挥者回忆录中的一个小小错误:他把自己的番号误写为23团.

家园 军门还是写出来吧,为烈士,为幸存者,为后人。
家园 实际情况比文中的更惨烈

《杨成武回忆录》中有提及,里面日军的暴行看了让人牙根咬碎。

回忆录的pdf版本下载:

外链出处

家园 这个是最要写的,我们能接受的了
家园 一定要写出来,告诉别人会发现自己原来没必要那么痛苦

这也比挖坑好多了

家园 他的回忆不要信

政治委员制度的演变和雪村事件没有任何关系,

雪村的失误是既没有坚守的决心又决定白天突围,冀中几次重大损失全是白天突围,

(常德善和政委)双方争执的都是军事问题,一个要回去内线、一个转出去

外线——这个和制度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的问题。其

实要是真是政委最后决定权反而好了,不去浪费这个时间。当时问题的关键

不是被合围,而是合围后怎么办?他们作战指挥有问题,白天突围……当时

冀中军政机关上自冀中军区机关下至某个县机关被合围的多了。

雪村战斗之前一天有一个马阜才战斗,非常类似,等人耽误时间(雪村战斗

是争执耽误时间)、又是白天突围,方向不对……失利过程简直和雪村失利

是一个模版出来的。

你没看明白,38年条例就是这个规定了(军事指挥上军事干部负有更大的责任,就是取消了政委的最后决定权)……但人不是机器,除非你早打算彻底

翻脸了,两人有分歧的时候首先不会有人想到不去协商而是立即去行使这个决

定权的(真不和的人是不会放到一起的,饶陈是个特例,但具体分配职务的时

候就是一个前方一个后方,除了重大会议要碰头外,两个人不会在一起的)。

失利的关键原因是对51大扫荡的残酷性估计不足,按平时模式去做,尤其白天

在大平原上突围,无疑找死——他们都是突出去了,但白天在平原上……当时

成功的普遍都是白天固守村落、晚上突围,宋庄和掌史就是这个例子(这两个

战斗也不是某个人独断出来的结果,也是商量的出来的),雪村和马阜才就是

反例。日军本身就是兵力优势,又有机动优势。

冀中平原团级以上机关被合围的,现在随便都能数出一串……胜利的普遍就是

白天找个村子大兴土木,敌人来了就打、坚持到晚上走人;失败的不是白天突

围的,就是没有积极修工事下决心坚守、固守不住的——有一个失败就是转了

四个村,竟然没有在任何一个村坚持的打算。

最牛的一个营——6分区警一团2营,一个月内被4次合围(实际5次,其中一次

没打起来)最后都成功突围。

失利原因

关于政委最后决定权

通宝推:johny,
家园 骑兵团的反铁壁合围也是在白天突的

除了落尾的被截击以外,党政机关都突出去了,这又怎么解释?夜里突围要是那么容易,西路军也不会损失的那么惨了,不要低估了敌人的智商,损失太大的原因在于军事指挥过早阵亡,缺乏中心,造成混乱。另外,不要动不动就怀疑吕老回忆录的真实性,他的冀中回忆录是在参加冀中斗争老同志的座谈会基础上完成,又不像徐向前回忆西路军那部分有切身的责任冲突,可靠程度比后者要高的多。

家园 呼唤老萨

最早的一篇报道是记者采访此战中负伤的22团战士所写, 难免有出入.

对此战最详细的报导是周游写的通讯-冀中宋庄之战 (1943年4月9、10日延安《解放日报》). 十五年后,周游与此战的指挥者,22团团长左叶,还有一场纠结,史称"左叶事件".

被伏击的日本指挥官,有一说是冀渤特区司令官坂本旅团长, 但据此战的指挥者,22团团长左叶回忆, 是二十六师团的坂本支队长. 老萨能否查到这方面的日方资料.时间是42年6月9日, 地点是深泽城东北7,8公里的宋家庄村---特别注意, 其实战斗发生地是"宋家庄",并不是后来约定俗成的宋庄.

家园 那么多资料干吗要独信一个非亲历人物多年后的回忆呢???

起码那个关于政治委员制度的说法就是完全错误,冀中的事情留下的资料多了,他的回忆录再不是他亲历的地方根本不算多可信,很多地方.冀中的著名战斗他就亲历了一个掌史,宋庄,雪村根本只是听来的,再说冀中系统总结的时候,他已经不在冀中的领导岗位上了。说到宋庄,更证明了他回忆录不可靠,宋庄战绩灌水最大那个战绩就是他回忆录出来的,但其他亲历者和一些当时的资料都是写明了战绩是400人左右,看到他回忆的时候是多少了?就是因为他的回忆录看的人多,结果给人照成的印象就是共军对待战绩很轻浮,其实根本不是

家园 写出来吧,让我们真正知道为什么不能忘记他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