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漫谈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和现行官僚制度 -- 清风席卷

共:💬114 🌺3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刚开始写这篇的时候那时候就准备在最后写一写计划生育的

写完了才想起来把计划生育给漏了,呵呵。兄台把我想说的都说出去了

家园 一定要解决能上不能下,而且在基层,必须受百姓弹劾的可能

这样才不会像现在对上,阿谀奉承,对下,无法无天。这个到地市级都适用的话,能留下的,至少能力、品质有一定保障,再往上挑选时,才能保证整个队伍的质量,现在的制度精英淘汰太厉害了。基层已经被一帮弱智无德的占领住了。这点上,国企因为有经营等硬指标,相对情况比政府好点。

家园 写的真好,很有思想。刚刚能宝推,宝推一个

获得通宝一枚

哈哈哈哈

家园 觉得不太可能。

两晋的门阀,基本上每代人里面都要有高官,只要一两代人里面出不了掌权的,家族势力立刻就衰落。

而且门阀在中国都消失了近千年了,从传统上适合门阀生长的土壤也早就不存在了,想再出现门阀,偶觉得不太可能。

现在这种官宦子弟再因为门荫入仕的,基本上有就两代人,到第三代想再进去,就应该很少了。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历史上不多,老子英雄儿平庸的占大多数。官场是现实的,人走茶就凉,老子再有权势,也有退下来的一天,想往上爬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的本事。而一般情况看,都是一代比一代的职务低。很多时候都是老子在位的时候,给个闲职挂着。毕竟搞的不好,也是要影响政绩考核的。

家园 胖胖瓜也来了呀。
家园 中国几千年了

还能活到现在,也许跟科举多少有点关第吧。其实每个朝代的发展,就是英雄不问出身开始,许多底层的人在朝代的建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然后这些底层上来的人成为所谓的贵族,慢慢的就开始享乐,不原意去学习,也不让别人学习。最后出问题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朝代的结束了。

其实,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知青拿起书本拼命读书,那不过是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关系,我还有运气和知识。其实你要在重点学校呆过,也是普通学校过。你就知道了,希望有多在的力量。在重点学校升学率高,所以大家都很努力的学习,在普通学校,一个班也还几考得上,还不如玩几年算了。

家园 环境影响非常大

当年我初中在乡镇中学上学,中考的时候一个同学考的比我好多了。但是为了省钱,上了个市重点(她是那个学校第三名的身份进去的,不收学费还有1W块奖学金)。而我去了个省重点,那个同学依然保持着他们学校前三名的身份,但是实际上他的成绩拉到我们学校任何一个班也就是十几名靠二十名的样子。后来高考考了个二本学校,现在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

家园 主席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我认为并没有。从结果来看相当不错,但这是由于立国不久,容易保持队伍纯洁。但是制度方面呢,我看都是推荐、提拔为主,长久之后,难免变味。

家园 花之,写的非常好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同样认为是个奢望。

若是过去的事情可以拿来借鉴,现在的人还不都是完人啦!

家园 举两个反例

罗马教皇的私生子,马穆鲁克奴隶兵。

家园 我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希望在P民身上

呵呵,看了清风兄的帖子,真是好文啊。

终唐一朝,可以说是门阀士族和下层寒族共生共存的时代。

科举制度吸收了下层上到庙堂的通道,于是数以亿万计的学子们奔向了科举。形成了典型的官僚阶层。

而门阀贵族在大唐并没有消失,他们是以一种竞争姿态在与科举之路上的官僚们并行。

终唐一代,高级军事将领中有着非常多的贵族子弟,他们与官僚阶层最大的不同是有着天生的使命感(我说的是贵族中的人才,垃圾不算)因为这个国家是他们的先辈们打下来的。他们有着天生的维护这个国家的欲望。

终唐一代,在官僚制度上面出现的非议不多。而明朝官僚制度的争议却很大。

而且,大唐始终存在着一个积极的贵族阶层与官僚阶层相制衡

在唐朝的时候,门阀制度和官僚制度是并存的,并门阀贵族和通过科举的寒士逐渐转化为官僚。

这里想请教一下,不知道清风有没有研究过,为什么在唐一朝,封建贵族制度逐渐转化为了地主官僚制度,而类比相似的欧洲的历史,英国也出现了封建体制崩溃,形成君主制,贵族和官僚并存,后来英国光荣革命了,

法国也出现过专制体制和官僚政治,后来大革命了。

为什么独独中国发展成了根深蒂固的地主官僚制度,以至于“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合久必分”的原地打转。

实际上我说这么多车轱辘话,只是想说一件事情,那就是面试中屏蔽书呆子的作用已经远远小于利用面试保证士族子弟登上仕途的作用了。那么这个制度已经变味了。

当某一天,已经跻身中下层官员的阶层已经非常庞大了的话,庞大到他们自己的子弟就有足够的可以通过笔试的人能够占据大部分职位的时候,考公务员考试进入仕途的路就彻底堵死了

清风好像对消灭官僚制度和悲观,好像确实如此,在中国,官僚制度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他们能够适应各种变化,从唐以后的地主官僚制度,还是借鸦片战争的外力摧毁了,民国时期变异成买办官僚,太祖在建国之后发起的革命,也许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官僚制度的变异,不过太宗发起的改革,在我们昂首阔步向资本制前进的道路上,又发现官僚制又悄然变异了并极具抗药性。

清风兄好像很悲观。不过,我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毕竟,现在的国民已经是开化的国民,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和希望

最近又看了一遍央视的大国崛起,其中在讲述德国的时候,有一段,毛奇元帅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的课堂上决定了,19世纪中期,在德国最偏远的小镇上,小学教育是免费的,并且不上学是要交罚金的,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后来普鲁士迅速超过法国奠定了基础,德国从濒临灭绝的边境,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欧洲强国,并一洗拿破仑对德国的侮辱。

早在一七一七年,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普鲁士仍是封建国家,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战败,京城柏林陷落,被迫签定丧权辱国的和约。战后,普鲁士变法图强,国王接受教育部长洪堡的建议,优先发展教育,发表“我们必须以智力来弥补物力的损失”的宣言,大力兴办新型学校,荟萃德国精英,重铸民族精神。在普鲁士的带动下,德意志许多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便广泛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学生有缺漏课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对家长进行处罚(罚款)。国家为它的公民提供免费教育,通过教育,灌输民族统一的思想,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在办学经费问题上虽遭到大臣劝谏但威廉一世国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我整个国民的素质啊!”其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位后,坚决贯彻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于一七六三年亲自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

拿破仑被反法同盟击败后,德意志民主脱离了翻过的统治,但由于欧洲各封建帝国主义的干涉,德意志民族一直没得到统一。后来铁血宰相俾斯麦在一批民族主义将领的帮助下通过三场战争统一德意志地区。这三场战争各有不同。其中最后普法战争完成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将军毛奇就曾说过;普鲁士的胜局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的。而另一方法国,这场战争的失败者之所以能够失败也是败在教育制度上,据巴斯德的分析.其原因在于半个世纪里与德国相比,法国高等教育忽略了智力培养,特别是科学智力的培养。

到十九世纪中叶,普鲁士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七点五。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一八一零年,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柏林大学的活力与人才培养,为德国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全世界现代大学模式开了先河。德国开创的不只是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先河,还包括职业教育。

一九四五年,德国失败了,德国人才时代随着冷战开始而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里,盟军的精锐特工与突击队员渗透到了德国。他们的最高机密任务,就是搜寻希特勒所谓的“神奇武器”,以及制造这些武器的科学家们。这些科学家包括纳粹原子弹计划的带头人、火箭工程师、导弹的制造者、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发明人。除了这些助纣为虐的科学家外,还有爱因斯坦、诺伊曼、玻恩等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可以说德意志民族是世界近代史的主角,它可以在短短二十年内由成为世界的中心(一战至二战),也能够成为战后欧洲恢复追快的国家。无他,普鲁士教育的成功

家园 给自己掘坟的人那是拦不住滴
家园 【讨论】兄弟,治这个心病只有两个办法

1)练好英语,去看原著。或者多看英美历史的中译本------你会打开一个新世界。

2)写你自己的《煮酒论雄》------你会打倒一个旧世界。

中国文化不是万能的,没有(糟粕)中国文化是可能的。世有良玉,取之无妨。

多做事,琐事小事皆可,一忙就好了。

家园 我平时忙死了

有闲工夫读史书的时候才会冒出这些感想。呵呵。

家园 本大应该说得是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这些问题不是我们独有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