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系列】太阳黑子,行星和地球气候(0)引子 -- PBS

共:💬91 🌺29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最低点是2009年8月吧?

2009年8月全月没有黑子,从2008年8月到2009年8月,居然2009年8月不是最低点?

家园 看起来更像是按照SSN定义的

而不是你说的这种。所以08年12月可能性更大。不过争这个没意义,反正也不是你说我说就定了的。我引的至少有出处,包括你给的数据。你的09年12月的说法,我没找到出处。你现在改说8月了?

家园 2009年8月的数据你是否抵制不承认呢?

我在前面选在2009年6月,现在数据摆在这里,我当然选择2009年8月是第23周期结束之时。

我这个图有出处,图上标明www。solen。info/solar。

家园 我看判断依据应该使用的是SSN

也就是平滑后的数据Smoothed Sunspot Number,而不是单个月的月平均,来判断极小值。一般使用前后半年的平均值来进行平滑。因为每个月的平均也会出现波动,所以在确定这个极小值的时候,选用一个略长时间的平均,是方便的方法,也是合理的方法。

给你一个极小值的定义:

The date of the minimum is described by a smoothed average over 12 months of sunspot activity, so identifying the date of the solar minimum usually can only happen 6 months after the minimum takes place.

外链出处

其实即使是08年12月结束,第23周期也是200年来最长的一个周期了,并不影响你进行后面的分析。

家园 何时IPCC将中世纪温暖期搞丢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When the IPCC ‘disappeared’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这样曲棍球棒模型看上去就天衣无缝了吧?

家园 发图有点困难

4缸,直立,柴油发动机。图发上来有点困难,是论文里面的。这个角动量曲线图越看越眼熟,汗。我回头把论文再好好看看。看看两者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你提到了质量中心和角动量中心在做周期运动对吧??这让我想到了汽缸里面活塞的周期运动,产生的一个特殊的moment。它也是周期的,正常情况下没有那个驼峰下降,但是如果燃料燃烧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moment也会受到影响的。

家园 我看到本田面包车有个技术

就是为了省油,在动力需求小的时候,可以关闭某个气缸。

这样是否会造成不平衡呢?他们是怎样对付这个问题?

家园 “曲棍球棒”是有问题

普遍认可的是原来的“曲棍球棒”最大的问题在于完全没有显示出来小冰河期LIA,而越来越的多数据已经说明小冰河期确实存在.对于暖季MWP,现在争论还是比较大,特别是MWP到底是global还是regional没有定论。

不过使用现在的模型也能模拟小冰河LIA,所以即便“球棒折了”,可还是无法推翻模型。

在我看来,结论必须要等到一个完整的太阳活动周期结束后,确定太阳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定量关系才可作出。

家园 加一个反向的震动。
家园 完整周期

结论必须要等到一个完整的太阳活动周期结束后,确定太阳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定量关系才可作出。

没有完整周期,我觉得这个模型比经济学/股价模型还要不靠谱.

家园 上次给你那个图有些问题

橡树村河友指出有些数据偏差太大,我去SIDC网站将太阳黑子历史数据给挖了一下,现在把SIDC的数据和原来的数据并列对照如下:

month指的是地震当月的黑子平均值,day指的是地震当日的太阳黑子读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我补充的数据上看,太阳黑子月平均值在45以下时,大于8.5里氏级地震发生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我引用的图的原作者的太阳黑子数值来源我不得而知,如果其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作出类似IPCC的某些人的行为的话,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看来在地震领域同气候领域里,采用他人的数据时都要当心,现在从已有“气候门”事件中,我们看到最普遍的作弊手段是修改数据。

家园 坐看两位大牛互相拍砖
家园 我还真听说过有人用太阳黑子活动预测股价的

定性上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定量上不靠谱。

家园 【系列】太阳黑子,行星和地球气候(7)黑子极小期(三)

我们从宏观的引力潮和角动量方面探讨了太阳黑子周期和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产生,那么我们能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即通过直接研究太阳黑子的性质来推测和判断其周期性变化呢?

俗话说:从一滴水可以看太阳,那么从研究太阳黑子来得到其周期的变化应该比较容易吧?答案是对的也不对。

对是指从微观发现太阳黑子周期的规律也许不难;不对是指你发现的新理论对某些人来讲不可接受,您就边上歇菜去吧,不拍你的砖算你运气。

先从两个荷兰人讲起。

1896年,荷蘭物理學家塞曼使用半徑10英尺的凹形羅蘭光柵觀察磁場中的鈉火焰的光譜,他發現鈉的D譜線似乎出現了加寬的現象。這種加寬現象實際是譜線發生了分裂。隨後不久,塞曼的老師、荷蘭物理學家勞侖茲應用古典電磁理論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解釋。他認為,由於電子存在軌道磁矩,並且磁矩方向在空間的取向是量子化的,因此在磁場作用下能級發生分裂,譜線分裂成間隔相等的3條譜線。這種現象稱為「塞曼效應」。塞曼效應是繼1845年法拉第效應和1875年克爾效應之後發現的第三個磁場對光有影響的實例。塞曼效應在核磁共振頻譜學、電子自旋共振頻譜學、磁振造影以及穆斯堡爾譜學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大家到医院看病,医生让你上核磁共振,就是请你用你的身体来做塞曼效应实验了。

塞曼和勞侖茲因為這一發現共同獲得了1902年的炸药奖。

到了1908年,美国天文学家海尔利用了塞曼效应,在威尔逊天文台,对太阳黑子进行了观察,首先发现太阳黑子是个强磁场,自此用塞曼效应来观察空间磁场成了习惯,1946年,H.W.巴布科克测量出恒星的磁场。1968年,弗斯库尔测量出星际磁场的强度。(而今天千疮百孔的美国医疗系统则利用核磁共振大发其财,离题了)。

这里给个强太阳黑子造成的光谱分裂的塞曼效应照片。一般来讲一个强太阳黑子的磁场强度是5000-6000高斯左右,同地球磁场强度(1高斯)和太阳磁场强度(2高斯)相比,是很高的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霍尔发现霍尔效应(1879),海尔发现太阳黑子磁场(1908)和密立根测出电子质量(1909)标志着美国物理科学走出山寨道路而开始创新的转折。

等到炸药奖发完,太阳黑子磁场强度测定搞定,大家都忙着去做核磁共振仪发财去了。留下几个不开窍的家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守着亚利桑那的天文台耗着数黑子,这样不知不觉差不多过了百年。

到了2005年,有个数黑子的老教授快退休了,拉了个年轻同伙将自己用塞曼效应数了17年黑子的数据整理了一下,发现了一些怪现象:

从80年代末到2005年,历经两个太阳黑子峰值后,太阳黑子的磁场强度并不随着两次峰值的出现而增强,反而呈示一种连续下降的趋势,由于磁热能量转化,随着磁场减弱,黑子温度越来越高,黑子就越来越不像黑子了。

据观察,黑子在15年中,每年以45K的温升速度上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磁场每年下降77高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黑子如果这样混下去,到2015年,其磁场强度就只有1500高斯了,还是挺高的(同太阳本身磁场相比)。

不就完了?

没有,两位根据现有数据外推,得出在2015年黑子温度将升到5500K左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5500K度数的太阳黑子吗?喝高了是吧?所以结论是当太阳转到2015那一年,太阳表面那怕是黑子11年周期的高点,也将没有黑子了。数黑子的人都知道,当黑子磁场强度降到1500高斯时,黑子结构也将维持不住了。从这两点看,这个分析靠谱。

两位完成数据分析,也没有多去想想那些弯弯绕的下降驼峰或8字之类的玩意,找个杂志就投稿了。

可能是没看8字的原因,寄出去的文章被拒了,理由不外乎太新颖,平滑曲线做的不对之类的。

开头挺难过的,数了17年黑子就这个下场?

投另外一个杂志?天下黑子一般黑,别浪费这个精力了。老家伙说,我已经老了,无所谓了,听说高尔发明了互联网,我们把这篇东西放到互联网上去,总比扔在废纸篓好吧?岁数小的那位想,也是,要是真的黑子没了,我在上哪去找数黑子的工作呢?

上网,上载,下班(太阳天文学家不用上夜班)。

第二天早上上班,发现邮箱爆满:那些看下降驼峰曲线的,看8字的,反IPCC的都来了。当然最后NASA,CNN都来了。

两人一夜成名。

从2005年至2010年初,太阳黑子还是照着两位划的线在走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两位还是很谨慎,说我们继续观察等待直至2015年。

贵在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验观察,靠观察而不是依赖花里胡哨的数学模型推导,在得到原始数据后,从散乱无章的数据点中分析出正确的革命性结论,最后从微观上得到太阳黑子延长最小期的解释。

这就是科学的精神。

Sunspots Today: A Cheshire Cat – New Essay from Livingston and Penn

感谢互联网,使得受过教育的群众们的雪亮眼睛可以帮助判断是非,精英们的垄断就会支离破碎,骗子们也将无地可循。

这是一个伟大的年代。

通宝推:none空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关闭某一个汽缸的话,会出现动量波动的

动力需求小???那车速是保持还是减速至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是传统的汽缸的话,关闭其中一个,这个过程会造成一定的动量及做功的变化,如果调节不及时的话,这个变化会通过传动系统传递下去,最后会造成车速的不稳定(就那么一会儿)。我估计本田那个设计里面加入了一定的控制调节装置和能量存储装置,使这个过程平稳过渡,至少开车的感觉不出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