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李锅36》穿回自己的鞋 -- 本嘉明

共:💬106 🌺61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一切尽在我手 一切尽在掌握,

这种让通胀消化泡沫的做法是行的通的。

毕竟对于悠悠历史长河而言,浪花只开一瞬,但比千年石,亦无甚不同。

家园 建议本大算一算

我估计,照55年的还款期计算,再加上每月的保险金,最后比30年贷款的每月还款少不了多少,大概三分之二左右。

家园 时间越长的贷款

要求系统风险越低。

家园 【讨论】打掉60%,各位考虑不周

这不单是精算师的范畴,那就太机械了。小本是从银行当家的角度设计的。

独生子女的财务优势,小本本来不想点穿的,留着自己可以发财------您看到了这个,就是遍地黄金了。

独生子女的财务优势,是后发的:工资渐渐提高,一个人赚变成两个人赚,两个家庭支持(等于是两个公司合并)。独生子女的年龄上去,老人也陆续离世,遗产下来了。

所以很简单,刚开始几年,银行让呆猴可以选择“只还利息,不还本金”。

这也不是“接力贷”,中国人心理上不愿意债留子孙,事实上也基本还得了,4-2-1的人口结构,将来不需要那么多处房产了,卖掉一两处就还清了。

55年的用意是:再没出息,你这辈子也能解决掉;人走背字时,还款刚性压力小。当然,银行会不择手段哄你快还,美人计是一定的了-----将来最漂亮的MM,绝对不是空姐。

另:小本的故事,不是随口说的,今天的TG,像不像哆哆嗦嗦在赢16块大洋?

家园 给本大提个意见

小本的曾祖父(爷爷的爸爸)

曾祖父就曾祖父呗,还注解说明一下是“爷爷的爸爸”,有侮辱我等河虾河蟹的嫌疑

家园 请问将来房子卖给谁?

4-2-1的人口结构,将来不需要那么多处房产了,卖掉一两处就还清了。

你都知道4-2-1的人口结构,将来年轻人很少,房子数量远大于年轻人数量,请问把房子卖给谁?还能卖出价格吗?

你真的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家园 当然是卖给那些外国投资者
家园 为什么不推广通胀??

美国加拿大国家经济发展的很平稳

中国这样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10年后中国什么样谁都不敢说 哪还敢确定55年

通货膨胀可以消化房价泡沫 有两个前提

1. 房价不随通胀上升 实际情况是 大家看到通胀来了 手上有钱的都想买房 房价也是上升的

2. 通胀不影响民生 实际情况是 民工荒现象已经说明通胀已经影响低收入人群的生存问题了 真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放水吗

家园 城市的可以尝试着卖给原来家在农村的

大城市的卖给小城市来的;

小城市的卖给农村来的

农村的就只有废弃了,除非是自然条件特别好的,或者是保留做为旅游的

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大方向,农村里面不用留太多人口的

这应该是趋势,不排除中间有可能会出现反复

你总是说人口降低一下子房子卖不出去了恐怕玄

家园 【原创】《李锅36》穿回自己的鞋 (二)

(一)

“东晓山”君问了个终极问题,我就必须说说清楚了。

高铁欧亚大陆桥中线能够贯通的话,必然形成鱼骨状,向南北延伸出很多支线。同时贯通的,必然是平行的主光缆线,会产生新互联网(或者说中央岛一个巨大的局域网)的主根服务器。到那时,就是“车同轨,书同文”。欧亚大陆桥的桥墩,一个是德法英,一个是中日韩。此后哪怕全世界都衰退,这两个集团是衰退得慢,恢复得快的。有大量的资源(资本,人才)会自动向这两个集团聚集。

中国要抵御“未富先老”,唯一一招就是优先发展城市带,搞“田忌赛马”,所以中国将来的人口减少,将体现在三线小城镇死气沉沉,而仅有的年轻人,大都集中到了一二线城市群,类似于二战中日本空军的“精兵政策”,即优秀的飞行员全部集中在一线部队,形成“鸡蛋壳”效应,外面看看很硬,一敲开,里面是软的。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这个鸡蛋壳,相对任何其他民族,都要硬,都要厚(当然,触了众怒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政策是可操作的,安全的。

但这不是只照顾沿海开放城市,而是在全国一盘棋里发展“城市经济高地”,所以小本认为,将来较理想的状态,是:

直辖市分三级:

一级直辖市:北京

二级直辖市:五大陪都(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西安),港,澳,台北。

三级直辖市:所有现省会,部分发达城市如深圳。共约40市。

国务院设一名总理,两名副总理,16名国务委员(七外侯,九内侯)。

国务院下设七个行政分院,同七大军区重合,为“第一行政院”到“第七行政院”,相当于当年的大区制。台湾回归后,台行政院即成为“第八行政院”。七名行政院院长,即七名国务委员(七外侯)。

取消省级,每个行政院平均下辖9个郡(州),全国共约60—70州。每个州平均下辖30县,加上直辖市所辖,全国共2700个县级单位。县级现有权限,一概不变,维持张五常教授所推崇的“县级竞争机制”。

一二级直辖市,100家央企,直属国务院;三级直辖市由各行政院管理,国务院指导。

七外侯任期两届,同每一代“核心”任期(两届)同步。每一届名单中,由“核心”特任一侯为原地留任(如西北分院院长原地留任,看住新疆),其余6人的第二任期必须按电脑抽签分三组,两两对调,那么对调的两位可以交代给后任自己原来超过5年的规划项目,保持继续执行。因为是对调,对方的长期项目也在自己手里,互相制衡,避免急功近利,人去政息。

这样一来,第三级直辖市的地位被拔高,州一级也比较容易推广全民投票直选(但必须加上“慰留选”,即“复选”),形成长期发挥作用的良好执政体制,在“人口通缩期”到来后,人们自觉产生双向对流:年轻人进各级直辖市,上了人生奋斗的前线;老年人卖掉大城市的房产,到小城市养老,撤退到后方。今天我们大兴土木,搞的基础建设中,小城镇将来会荒芜牺牲一部分,大城市则不大会。这也是捏起拳头,缩短战线,抱团取暖,把漫长的“人口通缩期”挺过去,而不至于牺牲国力和民族活力的一个办法。

简单说,在以上所说的“三级直辖市”里买房,可能会有波动套牢,一般长期会向好,除非国家整体不行了。

(二)

中国目前问题确实多,但我同意忙总的预测,应该没有大乱子。这是“成长的烦恼”,大家跟着国家,一起“痛并快乐着”。

而这三座大山(教育,住房,看病),是必经之痛。好比一帮高三学生准备高考,“中国”按老师的布置,天天认真完成作业,结果每天都半夜1点半才睡,早5点又起来“悬梁刺股”;“美国”呢,老师也布置海量作业,他当个屁,该磕药磕药,该踢球踢球,10点就睡了,要考试就作弊,老师看他是校长的儿子,也没辙;欧洲呢,直接“教改”,抗议布置作业,强调新式教育,人本教育,到时候按户口划,直升大学。

这三个里头,最踏实,最看好的,当然是中国。但小中也有毛病,根据古老的传说,上古的高考状元,有一套密籍,学习方法特别好,一样完成作业,人8点半就睡了,真油菜。中国就落下心病了,觉得自己还不够好,怎么差人家那么多呢?一定是自己弱智!忍不住又扇自己俩巴掌。

但你要搞清楚,一,这个高考神仙,可能从来没有存在过。二,龟兔赛跑,即便真有那么一位,人家油菜我弱智,笨鸟先飞,踏踏实实按现有办法,横直每天少睡点,学习效果还是有保障的,何必去“邯郸学步”?万一投机不成,岂不大乱?

那么,必须扛的“三座大山”,该怎么看?

一,教育。就一条,保持600万大学生的“年产量”,只要能做到这一条,黑猫白猫,都是好猫。

海量大学生,太重要了。大学培养什么?一,人生观。二,思维方式。三,技能。

其实在进大学前,一个人的人生观,基本已经成形了,但进了好大学,良师益友,可以改良原来不够好的人生观。而技能,因为所读专业(文理科)的不同,是不大好比的。最重要是磨练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中国教育部是不咋的,但,中国有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制度外大踏步促进高等教育。

这,就是互联网。

比如我们“西西河”,等于是所“函授大学”,井大是“国际关系系”的主任,萨大是“通俗历史系”的主任,北京老引是“社会科学系”的教授……美国财长盖特纳到北大演讲,庄严宣告“美债(T-BILLS)是最安全的投资”,下面笑倒一片------实在太雷人了。小盖觉得是侮辱他,侮辱美国。不过他应该明白,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中国的大学生们,如果不是有了伟大的互联网,光靠学校里的政治经济学老师们,是不会 “通”得这么快的。

其实小盖没说错,至少到目前为止。而强大的北大童鞋们也没笑错,至少放眼未来而言。

所以如果有三十年的600万,中国就有了两亿大学生。中国的高教制度实在是让大家内牛满面,但ZF年年请了这么多小祖宗聚一起,脑力激荡,就当开4年PARTY吧,撇开那么些虚头八脑的所谓教师不谈,小祖宗们自己能把自己安排得好好的。TG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这一块是铁板钉钉的事。具体到各位,花点钱就花点钱吧,你怕自己这一身劲还挣不回来?就当捐给弟弟妹妹,让他们也有个机会上大学了。

大家担心,高教产业化,穷孩子会失去机会。不全对。

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指挥一切细节,反对其他干预。就学习而言,有些东西,钱买不来,比如勤奋,天资。如果市场需要勤奋,天资,而有钱子弟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穷孩子自然出头。不是说会完全公平,但穷人不至于毫无机会。很快,大型企业会通过奖学金,定向开班的方式招收穷困学生读大学,然后进企业工作十年作为回报。同时,地方士绅的捐学劝学,也渐渐会成气候。总之,只要大家够上进,条条大路通北京。

二,房价。这一条,是本篇的主旨,已经讲很多了。4+2+1,等于是前6个人量入为出的节俭奋斗,最后成果集中在一人手里消费,这是理想状况。不理想的是,人不是机器,会生老病死,一旦6人中有2个生了大病,恐怕这“7人小集团”,目前社会的基本细胞,要倾家荡产。这,就牵涉到了第三座大山:看病。

可以说,“病死”等保障问题解决了,55年期的按揭,就问题不大了。

三,医疗。

小本的建议是:把地段医院(街道医院)和乡卫生站,当做20年前的国营中小企业,抓大(医院)放小,放出去,改制成“私营家庭医生诊所”。这有几个要件:

1)央企介入,组成几个大型“加盟连锁医院”的品牌,在全国有序竞争,以正规企业的模式规范经营,一防医者利令智昏,也防患者随便兴讼。

2)医生以私人身份加入连锁,成为“经营股东”,类似大会计师行的“合伙人制度”。

3)国家保健制度(报销),对国营医院,私营医院,一视同仁。

4)药品,医疗工具的自由供求,不加歧视。

5)按居民人口比例发放私营诊所的牌照,没有重大违法,不可收回。中国公民可以自由选择诊所,甚至跨市跨省。

6)各地卫生局按挂号人数按月补贴诊所,既鼓励多劳多得,也引导诊所让利于民,收费低廉。补贴金额,按各地财政能力自定,但全国有最低限额。

这样一来,诊所通宵执业,亲切待人,用药节俭,上门服务,医术精益求精,都是打招牌的好招数。而且牌照可以转给后代医生,信誉就图个长远。一个社区有几个医德高尚的医生,对居民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此以往,社会风气不就和谐了?

本嘉明:【原创】《李锅28》:打破老锅问到底?(一)

通宝推:饽饽饽饽,
家园 农村不可能进多少!

而且象中国这样的国家,农村人口比率不会低于30%,因为现在40岁以上的农民将来就要终老农村,进不了城的。

现在打工流动人口一直在一亿4000万徘徊,按说农村有6,7亿人口,

怎么的也出来个2亿多啊,出不了了,因为40岁以上的人口真的占多数。

家园 买的起吗?
家园 几个问题:

按你文章中的顺序说。

1、大区制之所以取消是因为诸侯经济的危害早现,而且现在大军区也将取消,你建议恢复大区与大军区一体的“七外侯”,这就是晚唐节度使的加强版了,风险太大,中国和TG只要没有忘记历史是万万不会接受的!

2、一二三级直辖市,京沪之间落差太大;至于二三级之间,华北华南西北西南都有,其他大区没有无法平衡。尤其重庆西安虽然在本区算是首出一指,但比起沈阳青岛南京杭州武汉成都深圳等,其实难以服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那些大城市长期跑中央要求升级的压力很大,后遗症很大的。

3、医疗其实要和养老联系在一起考虑--很简单:老和病是联系在一起的,美国佬现在维持不下去就是因为“婴儿潮”一代大批退休并要求享有自己创造的财富的权利,但美国和中国现行的养老制度其实都是年轻一代劳动养上一代,这样的负债经营体制在人口扩张的时代可以维持,在人口萎缩的一代必然难以为继。即使从全球范围看人口还在扩张但必然导致财富和权力从原有的劳动力大国向新的劳动力大国转移--在这个意义上印度孟加拉尼尔利亚等现在看上去肯定是过的不像人过的日子,但只要他们的人口结构维持得住即使国家崩溃了后面他们仍然还会有好处:从一两代人的眼光看也许受不了,但我们几千年的民族这一点看不到的话就是为人作嫁了。

而且按照现行政策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2胎,所以你的“4-2-1”人口结构在一代人(也就是现在就要买房的这一代)时间内就要结束,而这一代中很大比例的那个“4”的那一辈是农村的,没有遗产足以供子女偿还房贷,就算在城市的那部分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按比例算也就1/3左右吧?你这个靠上辈遗产偿还55年房贷的设想问题太大了。

至于医疗这一部分,我不想多解释我的考虑过程,直接说结论:大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你模拟的会计师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不是公民个人而是组织,把服务大客户市场的模式搬到个人客户市场上交易成本太高。而中美现行医疗体制的主要问题都是成本过高,不是不能治病。

家园 今年买不起未必永远买不起

今年房价一平米是一般人月工资的十几倍,未必永远是这样

三说两说和东晓山的意思似乎都一样了

我和他的区别在于:

他认为人口减少后房子就都没人买了;

我认为因为有大城市<-小城市<-农村这样人口流动存在,至少大城市房子还会有人买的,当然价钱不会象现在这样相对收入这么高

家园 关于教育

初到河里不久,一直潜水补课,怯生生地上来说几句.....本大和大家海涵.....

本大关于教育产业化那一点,俺有疑虑。欧洲,以法国为例,社会阶层凝固的还是比较厉害的,其中一大原因俺认为就是教育问题。好学校太贵,门槛高,在精英式选拔中一般小民家庭是没有优势的。初高中都是放羊式教育,高考(会考)完了要进名牌都要上预备班,这个么,就是钱,时间和内部信息累积出来的。数据统计方面,以巴黎工程学院(polytechnique)为例,10个学生里9个都是中产以上,家庭为公司管理层+教授/律师以上。商学院更加明显。

当然这也不是说一般大学就一无是处,但是就业率和起薪就不具有可比性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