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杨氏宏观经济学之市场论―曼昆忘了告诉你的知识 -- 无聊的海上闲
道德和法律的根本不同:
(1)法律有国家暴力作为支持,道德没有;
(2)法律是清晰和明确的,道德是模糊的;
(3)在一段时间内法律是一贯的,道德则是可能有很大的变动。
你看看你自己的推论,你所谓的交易出现的时候,有法律么?
经济学中市场是公平的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简化模型,就像你第一篇文章中兔子和羊的交换,只要交易双方认为是公平的,那么就证明市场是公平的。
你所举例中的博弈论所引用的纳什均衡,正是证明了市场是如何形成可接受的公平的。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认为市场是不公平的,那么你就需要从最简单的交易开始证明市场是如何的不公平,单单引入一个抢劫因素不能动摇经济学的根基,我可以将“抢劫”替换为个人偏好、市场失灵等等因素,都能实现证明市场的不公平性,但这些不公平性不能证明在简化模型中交易双方的交易意愿是不公平的。
我的观点就是达成交易,即是公平,即使是个例不公平,在大量交易中,也会形成公平。你不能用个性来推翻共性。
同时,我也很欣赏你的这个模型,这个模型能解释宏观世界中大多数经济关系,如何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是政治家、博弈论的话题。
顺便再提一句,曼昆在宏观经济学中,通篇不都在解释这些不公平是如何形成的么.
如果将市场是公平的 改为 市场是均衡的
这在经济学中的概念基本是一致的,你的SPT理论与经典理论有和区别?
所以,“当强盗没有任何制约和损失”,这个条件永远不存在。所以,绝大多数人永远不适合当强盗,也就永远不愿意当强盗。
呵呵,我的SPT优先权公式不就是在讲这个么?
由于有各种成本/代价的制约,大家才会由抢劫转向交易么?由“抢劫”到“公平交易”可以看做一个X坐标轴,一个极端是抢劫,另一个极端是公平交易,这个坐标轴的名字就叫做“市场”。
谢谢你的欣赏。呵呵,不过,我的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有根本的不同。
由亚当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包括曼昆),是首先假设市场的本质是公平的,然后再来解释由于什么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市场中的不公平。
我的杨氏沙漠模型则是推导(如果认为我的推导过程不严密,也可以说是假定吧)出,市场的本质是不公平的,然后再来解释由于什么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市场中的可能的公平。
这么说吧,杨氏经济学认为:
由“抢劫”到“公平交易”可以看做一个X坐标轴,一个极端是抢劫,另一个极端是公平交易,这个坐标轴的名字就叫做“市场”。西方经济学是从坐标轴的右端出发来解释经济学的,杨氏经济学是从坐标轴的左端出发来解释经济学的。这就是本质的区别所在。呵呵
你后面的补充说得很对,大多数市场的交易双方只是达到了“均衡”而不是“公平”。我的理论就是要解释各种特定的“市场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处于弱势的一方如何去追求对自己有利的“均衡”,而不是对博弈对手更有利的“均衡”。
我在前面一个回复帖子里也说过了:我写杨氏经济学的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为何“中国现在只能用10亿条裤子换1架波音飞机”这种不公平是如何形成的,并希望讨论我们如何去改变,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提出解决方案,改变这种“均衡”而“不公平”的现状。呵呵
我不喜欢猜谜,您的问题我都已经回答了。
您有什么想法还是直接说吧。可以慢慢想,慢慢写,想清楚了再说。
你的理论:需求满足次序为:1.自己生产 2.掠夺 3.交易
之所以不选择2是因为法律约束,因此,如果没有法律约束,需求满足次序为
1.自己生产 2掠夺
因此,如果没有法律则没有交易,只有掠夺
法律只是约束的一种,约束有很多种的。还是建议你回去仔细读我的文章和与网友们的讨论吧。
嘿嘿,真是强大,随时变换定义随时保持正确
这些我前面就说过一遍了,但是如果你不仔细看贴,或者无法理解,你我就是鸡同鸭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