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云南农民已经有的开始吃野菜了,实在让人担心。 -- 云无心而出岫

共:💬188 🌺235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先看看当地正常年份的降雨量

应该不难判断这种速生丰产林到底会不会引发旱灾。

家园 这些地区已经逐渐下降了...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家园 您的看法不能说服人...

太政治化了。现在不需要政治化的意见。需要实事求是地把问题找到。找不到问题再政治化就只会延误时机。有什么用呢?

家园 讨论气候变化问题,50年的气象资料是最基础的起步

而且实际上还不够,气象资料越长越好。

你还是好好翻翻气象资料,包括古代典籍的记载,看看云南、广东的降水量啥时候少过……

家园 我当然已经“去政治化”了,要不然,内容更多

因为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大集体”时代,农村基层干部的法西斯作风问题,还有哪个时代搞“大呼隆”上马农业水利工程,所存在的严重的“政绩工程”现象——因为我不想纠缠于政治性话题,所以我回避了这两点。

实事求是?很简单,事实就是:在以黔西北为典型代表的贫困落后的喀斯特地区,不存在多少“大集体”时代留下来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红利,在这个地区,真正实实在在搞一些有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

家园 这个我就不费心了...

反正我也不是当事人。我逍遥着呢。到时候看看新闻就行了。就是旱十年也旱不到我。管他那么多。你有空自己看看50年资料去吧。你以为谁傻?

家园 好啦,不争论。争个傻劲?

好好,水里修得好,没事。

家园 错,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利修得不好,有事、而且是有大事

西南喀斯特地区,如果更严谨点,至少在黔西北“石漠化”地区,“下雨三天就涝、天晴三天就旱”,这是当地人的精炼总结,这样的地方非常需要因地制宜的水利设施,也特别需要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以维护和修复。

不过呢:

一、生态的破坏,恰好就是在“大集体”时代,因为人口增长的生存压力,无节制的毁林开荒、特别是大角度坡耕地,由此导致的;相反,缓解这样的压力、逐渐修复当地生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推进的。

二、“大集体”时代留给当地的农业水利设施,多数是样子货,没有多少效益;相反,倒是改革开放以后,因地制宜推广的一些小水利,能够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

这就是实事求是

家园 你桌的不会有人信你...

老百姓现在是怀念毛主席啊。不说了。别说你,就是中央出来说,恐怕也信的人寥寥。不多说了。

家园 自己去实地走走看看比什么都强

如果连这点去调查去了解的兴趣都没有,对于这样的人,他们信、或是不信,他们是怀念毛主席还是诅咒毛主席,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探寻实际情况的动力都没有,难道还要指望他们做点什么

家园 说了半天不多说了,还说

人家说了半天,不信。扯出一些老百姓现在怀念毛主席的不咸不淡的话来了。是啊,人家怎么说,就是不信。不管事实如何?难道您当初写那些经济帖子的时候就是这么分析问题的?

观点我不管正确,您这么分析问题,真是够呛。

家园 没关系。所以,没兴趣。
家园 没兴趣了,不再说了。关我屁事。
家园 这个也有蛋!晕!
家园 说的非常好,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