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胡不归管窥传统戏曲(序) -- 科大胡不归
对越剧的“女小生”现象来说,江南本来也以男子白皙俊俏为美,所以“女班”一出现,男班就不敌而凋零了。而越剧柔美的唱腔和风格也适合女小生。
至于京剧,本来就不重男女私情,对外貌的要求比较低,假嗓和气息的运用也使男子更胜一筹。而且京剧出现更早,那时候女子是完全不允许上台的,所以“男旦”的遗迹留韵很重。
须生和花脸。曲目就只喜欢三国和包公戏。无他,了解和热闹尔。要是真的让我竖起耳朵一边了解剧情,一边听调门,不是睡着就是疯掉!
古诗是没有不押韵的,但这篇文字基本一句都不在韵上。它的基本形式是偶句成对,也就是和《幼学琼林》一般的风格,如以下这段。
彼此不合,谓之参商;尔我相仇,如同冰炭。
民之失施,乾餱以愆;他山之五,可以攻玉。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
王阳在位,贡禹弹冠以待荐;杜伯非罪,左儒宁死不拘君。
分首判袂,叙别之辞;拥慧扫门,迎迓之敬。
陆凯折梅逢驿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维折柳赠行人,遂唱阳关三叠曲。
这些都是以骈句形式写出的散文,而不是古体诗歌。与其相比,《训蒙骈句》的文字因为按照韵部分类而押韵,反而更接近于诗体,如:
荷擎翠盖,柳脱棉衣。
窗阔山城小,楼高雨雪微。
林中百乌调莺唱,月下孤鸿带影飞。
老圃秋高,满院掀黄开菊径,芳庭春草,两歧铺绿上柴扉。
这是一出旦角的老戏,梅兰芳等都擅演。可是看了内容简介后我不由得狂倒:
瓦岗军将领秦琼攻打虹霓关,守将辛文礼出战,为王伯当射死,辛妻东方氏夫人为夫报仇,阵上擒获王伯当,因为慕名其英俊,促丫环作说客,降顺瓦岗寨,改嫁王伯当。在洞房中王指斥东方氏不为夫报仇,杀死东方氏。
简直要吐血,这什么剧情啊!既偏离历史,也偏离人情,看不出有任何价值。难道是另有妙处,我没看过所以不知道?有没有看过的朋友评论评论?
另有一则今人的评论《虹霓关》和《红泥关》。也请诸位评论一下这则评论如何?
《虹霓关》和《红泥关》
2009-11-22 13:14:00 来源: 北京晚报(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虹霓关》和《红泥关》不是一出戏。《虹霓关》是一出老戏,过去的旦角名家,没有一位没演过。电影《梅兰芳》的海报,黎明一身素衣孝装,就是《虹霓关》里东方氏的扮相。
出于这样的好奇,我特意早早买了票,观看了浙江昆剧团进京演出的《红泥关》,以为它就是《虹霓关》。
演出是十分的精彩,特别是两位主角,饰演东方氏和王伯当的谷好好与林为林,无论扮相,还是唱念做打,都格外抢眼。只是,戏的结尾,和原剧完全不同,让我大出意外。原来此《红泥关》非彼《虹霓关》。
《虹霓关》原本是东方氏生擒了杀死丈夫的仇人王伯当,萌生爱意之后,在和王伯当结婚的洞房之中,王伯当怒斥东方氏见色忘义,竟然那样快和丈夫的仇人结婚,然后将东方氏杀死。这样的戏剧结构,实在让人佩服,虽说是晚清之作,却颇具现代意味。王伯当是瓦岗寨人,东方氏为官府人,正义正气和江湖义气,错综复杂都融于爱恨情仇之中。过去说这出戏黄色,是放大了其中的情欲部分。其实,将情欲跌宕于纷乱不已的战场内外,由此巧妙而深刻揭示的是人性深处的幽微末梢。这样的情节,让我们在日后外国电影《第四十一》里依稀可以找到影子。
如今的《红泥关》却生生的让两位出身、经历、爱情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破释前嫌,杀夫之仇冰消雪化,而使得他们结为连理,共同杀退杨林为代表的官府官兵,将霓虹关收入瓦岗阵营。原来一出惨烈的悲剧,轻松地化为了红绡帐里和乱阵军前双喜临门的戏剧。为使得这样改编具有合理性,特意强化了瓦岗农民起义军对东方氏的攻心术,赋予爱情以附加物,让杀夫之仇成为正义之师的一种注解,从而为这一对仇人变情人的爱情增值。如此的戏剧逻辑,遵照的是现代农民起义是历史的动力的英雄史观,和原剧实在背离得太远。
当然,我不能说这样的改编不好,任何一出老戏,都是经过不断改编而逐渐完善,被后人所接受的。说对传统的继承,就得一定是纹丝不动,我不赞成这样的继承。但这样改编是否符合古典戏曲的规律,或者说是否符合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变革的要求,值得探讨。特别是如浙江昆曲团从《虹霓关》到《红泥关》彻底的颠覆之路,更应该值得关注。
浙江昆曲团今天的改动,有这样两个细节,或许能够透露出他们的一些心理依托。一是将剧名改为《红泥关》,一是将东方氏改为东方秀。前辈学者吴小如先生曾经指出《红泥关》的讹传,是“由于从前艺人文化水平关系讹写而成。”如今又为什么偏偏再次讹写?要给本来没有名的东方氏偏偏加上名字,是为其正名吗?小节上添枝加叶,大节处将一个情欲女子轻而易举地翻案为向正义投诚者,为之脸上廉价涂抹了一点明亮耀眼的腮红,不惜牺牲原剧中人性深刻的揭示,也就不在话下。一部悲剧变为大团圆的戏剧,也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并非戏比天大,而是观念,或曰主题,就是以前我们常说的“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戏曲采取了这样实用主义近乎随心所欲的颠覆,让历史到现实迅速链接,输入今人的血脉。
我一直以为我国传统剧目,都是经过了几百年时间和观众的双重考验,我们要抱有这样的敬畏之心,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什么都比古人高明。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裘派传人宋昌林,曾经说过:“京剧还是应该以继承为主,首先要把前辈们传下来的东西弄懂了,吃透了,才谈得上创新。”问题是我们吃透了什么?是仅仅吃透了今天的精神?还是吃透了前辈的精髓?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解放后修改话本,删掉不少。但仍有遗留的。例如《说唐后传》里的罗通和屠炉公主也是类似的情节。最后罗通把屠炉公主逼死。
说到传说,后世最出名的是《杨家将》。与北宋的对外无能相对照,杨家将故事中也只能靠一帮女将打天下。《杨家将》的故事基本奠定了此类故事的基本构架。不论是《杨家将》,《呼家将》,《狄家将》还是讲唐朝的《薛家将》等等,整个国家的安危总是系于一两个忠心耿耿的武将世家。总是有一个或几个奸臣陷害保家卫国的大将把他们害的家破人亡。也总是有一个或几个忠臣保护武将世家。武将世家的男将多半是窝囊废,碰上敌人总是打不过。但是有一点好处,这些男将都是风华绝代的小白脸,必杀绝技并不在马步弓刀而在于能使“美男计”。与他们交战的女将无不为其倾倒。将其走马活擒后总是要主动献身,以身相许。男将们总是半推半就,临阵收妻,最后不战而胜。如果碰上敌方的男将,使不了“美男计”也不用担心,收的那一大堆女将自会上阵代其摆平对手。
解放以前的话本,往往有一个男将娶几个老婆的。解放后大概是为了贯彻一夫一妻制度,所以在整理某些话本时只好让故事中的很多女将战死以便为男将们下一次使 “美男计”时让路。这种文字做到极点时,甚至安排现任老婆兼女将被下一任老婆兼女将杀死,但是男将们为了国家,对自己的杀妻仇人照娶不误。
过去太久,具体情节忘记了,只记得岳飞的一个个儿子们,娶一个个或文或武的美女。。。。
被擒后又被招亲的,我能想起来的只有杨宗保。至少破天门阵之前的情节,绝大多数仗还是杨令公父子打的吧?
具体到《虹霓关》,任兄有什么意见?是否同意这是出相当无聊、已经过时的故事?
大刀王怀女,西夏的黄琼女,都是这么做了杨门女将的。其他的女将收服过程也有不少类似的。但知名度较小。而且版本也很多。
《说岳全传》里的类似故事就是西云小妹和瑞仙郡主了。被西云小妹擒获的伍连看不上西云小妹,却对同样是父亲被宋军杀死的瑞仙郡主情有独钟。结果两人勾搭一番,先上车后补票,合谋夺了牧羊城,并杀了西云小妹。
这类情节的大量泛滥,其实和中国男子尚武风气的丧失大有关系。在宋代之后科举制度的摧残下,男子在潜意识中不再以保家卫国为自己的男性天然责任。而文人从宋之前的文武双全,蜕变为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在性心理上则不能彻底摆脱恋母情结。这些女将角色的出现和收服过程就是典型的恋母表现。盖只有孩童才会缩在母亲后面,让母亲去为他们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战xx(地点)》、《xx关》、《xx山》之类的名称,数不胜数。现代京剧《芦荡火种》被毛泽东改名为《沙家浜》,不知是不是为了尊重这个传统。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统?这样的名字太多了,不觉得有点单调吗?从文学性上来说,许多剧原本可以有更好听也更好记的名字的,《芦荡火种》就是个例子,为什么非要用地名?
任兄所言甚是!
从宋朝或者说唐朝末期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长达千年的下降时期,在跟异族的竞争中屡次惨败,跟此前一千年的辉煌胜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潮流直到近六七十年来才开始翻转。在这个意义上,形成于中国文明下降期的京剧和小说等艺术难免带有许多糟粕。
钱彩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