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伊朗前传6--打秋风与春季攻势 -- 泉畔人家
欧洲各殖民帝国的生产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这个解释似并不很有说服力。况且中国东北是适合耕作的。
四周都不适合农耕,上古时期河套以南据说还是草原,交通问题还算相对容易解决,但后来彻底变成沙漠了,河套跟内地的联系就更难了。
n多游牧民族的王朝还要搞两套班子,一套管农区一套管牧区
东北嘛,看看地图就知道了,西部是草原游牧区,中部是适合农耕的地区,东部是渔猎民族山区,之间(尤其是中西部之间)没有任何地理屏障,在那里农耕就是给人家义务劳动呢
唯一的例外是辽东,辽河南北走向,提供了西部的屏障,然后在东部山地修长城尚可自保。。。
可能应该这么问问题。历史上这样的转变确实没有发生。如果发生,转换生产方式的人能否依然保持民族认同?
又,以中国东北之面积,不小于古罗马,应当有能力支持军队对抗骑兵。
所以不会有农耕人口,想有屏障必须修长城又需要农耕人口,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
就是每次游牧部落也好,中原也好打朝鲜都有得不偿失的感觉。朝鲜称臣了就算了。又穷又硬也算一条自保之路。阿富汗其实也差不多。
在社会能力方面,农业和游牧也基本平衡,但工业社会则进入一个更高阶段。
西方社会在农耕时代也解决不了游牧民族入侵的问题。你说的欧洲殖民帝国时代,他们已经步入工业社会了。
河套地区虽然肥美,但是土地可负载的人口是有限的,以河套地区可承载的人口,无力对抗周边庞大的游牧部落的侵扰。
此外就是农业社会自主性差,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丰年好过,旱涝难熬。
西夏最终亡于蒙古就是证明。
如果说是骑兵在军事上过时的话,那应该是有炮兵或火器大规模应用之后的事。也是在殖民帝国之后的或同期的。
具体的军事问题我没有深入研究过,简单说一点自己的理解:
粗略来看,传统的军队,不论骑兵还是步兵,遇到工业化改造后的军队,都是不堪一击的。
自身就有几万平方公里,还不说中原后盾
河套靠黄河,不是靠天吃饭
中原同样靠天吃饭
可以从宁夏河套区向北,还有山西西北向西
游牧的生产关系对应的只能是部落制度,对中原最多不过是臣服而已。中原的体制是适应农耕生产的,弄到游牧区就只能削足适履,没办法长久支持。
中国东北成为粮仓是农业技术进步,气候也发生变化以后的事情。在那个时代要是能耕作早就已经被汉朝囊括进去了。
只有沿着黄河一条路,太容易被封锁了
山西到河套,那可老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