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北京房价不可能下跌,上涨仍将持续 -- 光明女神
不但不去芜,反而不存菁。
值得去旅游的国家,也就是那么二三十个,要是一次多去几个国家,时间再长点,一年一次去2个月,过了三五年,以我这样的消费水平,20万块差不多了。
不看好不行啊,政府控制着供应量呢。我以前没想到查土地供应量,天真地以为房价会下来的,后悔啊。
君不见楼下的回帖?
以前是农村空心,现在发展到这些小城镇了。年轻人纷纷朝繁华的大都市聚集,这些人受过不错的教育,有不错的技能和脑筋,在大城市立得住脚,比纯粹的农民工生存状态好很多,从白领到小商贩都涉及。
而且想去的国家也不止二三十个。
数据来源:北京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管理 > 数据统计信息 > 数据发布)
2005年:3024.1
2006年:2391.6
2007年:2098.0
2008年:1669.3
2009年:1826.1
(单位:万平方米)
实际上今年的土地供应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大大高于去年。
一点小建议,人有生有死,有来有去,用结婚人口估计当期新增需求,或许不如用新增常住人口,考虑滞后效应可以再加个滑动平均。其实,这也正是国土、建设部门制定供地、建房计划的依据。呵呵,不过要是哪一年只拿出300万平方米的供应,估计住建委主任要被问责了。
俺现在有变成河里数据复读机的趋势。其实意义也不大。引用葡萄兄的说法,人们都是相信自己乐意相信的东西,然后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使其自洽的证据,而拒绝反面的证据。比如上面这组数据吧,不同的人可能就会有截然相反的解读方式。
75万平方米的土地,大约可以建设300万平方米的房子
前面的计算都没问题,但我查了那个新闻,后面还有一句话呢.
也就是说你前面算的是2010和2011年"产业化住宅项目"的面积,但实际上这只占很小,连7%都不到,因为到2012才到7%呢.
所以得出的300万平米的结论应该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起码还需要加上普通商品住宅的面积.建议完善一下数据,要不真成新闻贴了.
78家央企已经第一时间退出,房地产企业也已经非常清楚风雨欲来,但房子是买涨不买跌的,所以赶紧拉高房价以出手!呵呵,我认为这个价格的暴跌应该在未来的8~14个月之内,请诸君拭目以待!
目前的现象,我认为是假相。至于会不会大通胀,我不知道,不过现在统计局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所以很多散户心里也没底。
这个数据应该是对的。关于印发北京市2009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通知外链出处
(一)总量
2009年土地供应总量在5700公顷左右,其中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3300公顷以内,鼓励和引导利用存量建设用地2400公顷左右。
(二)用途结构
在2009年土地供应总量中,基础设施用地2800公顷;工业仓储用地800公顷;其他产业用地200公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行政办公用地400公顷;住宅用地1300公顷,其中:廉租住房及经济适用住房类用地200公顷,限价商品房及政策性租赁房用地400公顷,其他商品房用地700公顷;商服用地200公顷。
住宅用地1300公顷,其中,其他商品房用地700公顷,那么就是700万平方米是不限定购买对象的商品房。
政府的政策不改变,北京的房价将继续上涨,以后会到4万、5万、6万……
但楼主的逻辑不同意,现在已经不是因为刚需支撑房价。
很容易反驳:1.香港的楼市在最高点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刚需,每年就没有n多对新人,就没有n多内地的土鳖想在香港置地。
2. 日本楼市最高点的时候难道刚需都死光了
但北京的房价一定会涨,除非下面几点中有些成立:
1. 房价实在无以为继,任何人望尘莫及,那可能就是天价,比如每平米10万
2.政府确实想要压制房价来安抚民心,但这可能要等到政府能够忍受的极限或者刚需能够忍受的极限,也许房价也要上到某个天价
3. 政府基于内部或者外部的压力,或者某位圣贤出现
政府如果想要压制房价应该还是有很多方法的:其实只要做到下面这一条,房价肯定跌
不再将政策往一线城市偏颇,比如经济、科技的有利政策往二线城市靠拢,而仅将帝都作为政治和金融中心,将制造业,IT业等优惠政策移往二线城市,大量的毕业生,以及小白领很乐意去二线城市的,如果不是所有的有利条件都集中在北上广,同时大力发展卫星城市,什么高科技工业园之类的就不要建在北京5环以内了,北京重点是服务业和政治中心
不过话说,这样的政策要执行,那就先需要各方利益集团先博弈好了,且等吧
没支付能力的需求没办法推动价格上涨
吃饭,喝水。北京房价永远涨?和香港房价永远涨一样?香港市中国唯一大的特区,所有中国有钱人都要在香港买房。所以----???咦,怎么跌了???北京房子到6万一米,外企哪些家伙有那么多钱还不移民美国,加拿大,澳洲。笑话。刚需,刚个头?
08年好像..降了吧...08年结婚的应该更多吧..
我更同意现在房价失控是因为利益集团和天量资本的无处宣泄...
个人意见...
对,受教。
对于普通白领,也就是买房自住的中坚需求。
实际上现在所有的消费已经是“刚性”了,子女,父母,医疗,房贷。现在买房可以啃老,但是过不了几年就要赡养父母了。
没有多余消费能力的情况下,发生通胀,工资跑不过通胀率,那么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