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了153名被困矿工 -- 荆棘探兴
小朋友,你应该认真一点。
不过,2007年美国的人口调查显示美国当时下井采煤(underground coal mining)的公司有不到4万人的雇员。中国有多少?在比较百万吨煤死亡率时,有没有人知道美国露天煤矿比地下煤矿的产值还高?也就是说露天煤矿产的煤不少于从井下产的煤。
中国的安全生产确实有很大的问题,可最好不要用这种耸人听闻的方式来讲。
煤质不同,硬拿来比根本没有意义。
lilith(滚出XQ)这个人就是来借题发挥的,不必理会。
我母亲当过煤炭子弟中学的教师,我表姐夫是洗煤厂的工人,虽然我们家和煤炭的关系到此为止,那矿山煤堆,那山中的厂房,都是我自幼时出城就熟悉的风景。
每当想起这些事情,感情沉郁于胸中而无处可发,亦不知如何写起,只能引用科幻作家刘慈欣写的一篇小说《地火》中的几个章节。
人群炸开了,愤怒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在那落满煤灰的黑脸的海洋中,白色的牙齿十分醒目。局长冷静地等待着,人群在愤怒的声浪中又骚动起来,在即将再次失去控制时,他才开始说话。
“大家往那儿看,”他向井口旁边的一个小山丘指去。他的声音不高,但却使愤怒的声浪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朝他指的方向看去。
那座小山丘顶上立着一根黑色的煤柱子,有两米多高,粗细不一。有一圈落满煤尘的石栏杆圈着那根煤柱。
“大家都管那东西叫老炭柱,但你们知道吗,它立起来的时候并不是一根柱子,而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大煤块。那是一百多年前,清朝的张之洞总督在建矿典礼时立起的。它是让这百多年的风雨蚀成一根柱子了。这百多年,我们这个矿山经历了多少大灾大难,谁还能记得清呢?这时间不短啊同志们,四五辈人啊!这么长时间,我们总该记下些什么,总该学会些什么。如果实在什么也记不下,什么也学不会,总该记下和学会一样东西,那就是——”局长对着黑色的人海挥起双手,“天,塌不下来!”
人群在空气中凝固了,似乎连呼吸都已停止。
“中国的产业工人,中国的无产阶级,没有比我们的历史更长了,没有比我们经历的风雨和灾难更多了,煤矿工人的天塌了吗?没有!我们这么多人现在能站在这儿看那老炭柱,就是证明,我们的天塌不了!过去塌不了,将来也塌不了!
“说到难,有什么稀罕啊同志们,我们煤矿工人什么时候容易过?从老祖宗辈算起,我们什么时候有过容易日子啊!你们再扳着指头算算,中国的,世界的,工业有多少种,工人有多少种,哪种比我们更难?没有,真的没有。难有什么稀罕?不难才怪,因为我们不但要顶起天,还要撑起地啊!怕难,我们早断子绝孙了!
“但社会和科学都在发展,很多有才能的人在为我们想办法,这办法现在想出来了,我们有希望完全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要走出黑暗的矿井,在太阳底下,在蓝天底下采煤了!煤矿工人,将成为最让人羡慕的工作!这希望刚刚出现,不信,就去看看南山沟那几根冲天的大火柱!但正是这个努力,引发了一场灾难,关于这个,我们会对大家有个详细的交代,现在大家只需明白,这可能是煤矿工人的最后一难了,这是为我们美好明天付出的代价,就让我们抱成一团过这一难吧。我还是那句话,多少辈人都过来了,天塌不下来!”
全部一锅烩,还是很有感叹。
现在,领导下井是要上新闻的。
- -- 系统屏蔽 --。
美国露天矿多,占55%,这部分是没有井下操作的。而中国是4%。
而且,美国矿井机械化率高。所以,井下的人少,人均出煤率要高很多。美国才几万矿工,而中国有几百万。
所以,比矿井安全,要比就应该比井下工作时间死亡率。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而言,美国的矿井安全从技术到规章的执行还是比中国好(北美的矿井我还是下去过的),但是说100倍的差距就是哗众取宠不顾现实情况了。
老白洞矿难,领导带头下井蛮干,照样杯具。
新疆、内蒙的露天煤矿,照样是零死亡。
坑采矿,山东枣庄矿务局集团公司,上百年历史的老矿区了,连续数年实现百万吨零死亡。
发生事故的矿井年产量一百多万吨,死亡的25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采煤班组+少数辅助人员(起码有负责驾驶矿车的司机),他们正在下井接班的路上,突发瓦斯爆炸、全灭。也就是说,这个煤矿真正下井采煤的矿工,不会超过100人,目前在中国,只有少数现代化大型国有煤矿能够做到这样高的劳动生产率。
- -- 系统屏蔽 --。
它和一个建成投产、稳定运行的煤矿不一样,人员组织管理机制,还有生产技术条件都不一样。
如果是投产矿,以它的技术水平,井下不应该有这么多工人(两百多),一个班组应该只有几十人。
更何况,被困人员名单的问题,显然不是没掌握、而是不愿意公布,具体原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