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1 -- 桐桐木
能把枯燥的历史解构得如此引人入胜,实乃大牛也!
就在朝廷排兵布阵准备南征的时候, 黄巢军中突然出了件大事----撞到瘟神了。 瘟神现在的官方学名叫瘟疫, 网上的说法叫生物武器。 黄巢部撞瘟神这事儿跟政府军还扯不上啥关系, 怨不得政府, 要怪还得怪自己。
黄巢的班底基本上都是北方人, 到了南方来自然有些水土不服; 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广州岭南这地方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外来生物, 逮啥吃啥, 生态平衡肯定遭到了破坏, 于是毒虫瘴气病毒约好了似的一起出来作怪, 结果军中爆发了大规模瘟疫, 竟然使得黄巢部减员达到十分之四。
如此生猛的生物武器, 搞得黄巢的部众人人自危, 意志消沉。 为了在被人打死之前不被病毒折磨死, 那些还有口气的纷纷请愿, 要求回老家。 黄巢也怕这场瘟疫吃光他的本钱, 弄不好还得把自己的命也丢在这里, 无奈之下只得做了个重大决定----离开这个不太友善的地方, 引军北还。
战争的进程, 就这样被一场瘟疫改变了。
情况似乎对朝廷军很有利, 还没开打叛军就一次性非战斗减员40%, 这样的好事要是多来个几次, 他们就可以不放一枪一炮就可以回家睡大觉了。 但是凡事高兴得太早, 都很难保证能笑到最后。 因为没过多久就能发现, 在这场瘟疫中幸存的黄巢和他的众弟兄们, 没有按以往避实就虚的路子沿原路返回, 而是像一头红眼睛公牛, 迎着王铎李系的方向就上来了。
为了不再流浪, 为了不再遭殃, 只能大战一场! 来吧, 活下来的, 只能是强者!
----by 桐桐木
第一站, 黄巢率部推进到广西的桂州(今桂林)。 在这里有一条江流过, 往东北方向流经永州,衡阳,湘潭,长沙, 最后流到洞庭湖, 这条江现在叫湘江, 那个年代名字也差不多, 叫湘水, 好在历经一千年河床没怎么改道儿, 下游就是重镇永州, 衡州(今衡阳), 如果能顺利到达衡州, 即便是漂流到潭州(湘潭)也就一两天的路程。 在那里, 会有很多人在等着他。
这样的进军路线, 对黄巢来讲实在是太划算了。 不用开山挖洞架桥造路, 甚至连11路车都不用开, 可以省多少力气用来砍人哪?! 关键问题是,船呢? 要不多找些牛皮, 兄弟们骑牛皮漂下去?
黄巢的部队里,水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没有关系, 人往往只有逼到一定份上, 才会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黄巢没有船, 当然也不会去找那么多牛皮,但是却造出了晚唐山寨版航空母舰, 名曰“大桴”, 吃水浅载人多, 隐身性能好, 我找了一下, 没找到有关这些大桴沿江而下遭到沿岸政府军的攻击记载。
这些木制航母驼着黄巢和他的部众,沿湘江顺流而下, 一路势如破竹毫无悬念的拿下了永州、 衡州,乾符6年10月左右, 黄巢和众兄弟们一路摇船荡桨, 来到了朝廷军的先锋,南面行营招讨副都统李系的驻守之地----潭州。
李系, 西平王李晟之孙, 跟高骈差不多, 都属于根正苗红的太子党。 高骈戎马一生纵横无敌风光无限, 这个李系也有他的特长, 史载他聪敏明辨, 要是生在现在, 起码可以当律师。 他谈论的话题尤其以军事谋略为最擅长, 说起来口若悬河山川为之变色的样子, 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敏辨善言兵”(新唐书), 因此被自愿上前线的当朝宰相王铎看中, 给了他一个机会, 让他当前锋到前方来建功立业。
然而当黄巢率部众来到潭州城下的时候, 却发现等着他们的不是刀枪铮亮严阵以待的朝廷军队, 而近乎一座空城。
南面行营招讨副都统, 湖南观察使, 讨黄巢的先锋官李系, 既没有开城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也没有出城打发这些个不速之客回老家, 而是上演了一场空城计。 不过他没有诸葛亮那么狡猾, 他是个实在人, 唱的是实打实的空城计, 此时他真的不在城里, 而是正在赶往朗州的路上, 他选择这个时候不在家, 不是因为他碰巧赶上了个出公差的机会, 而是因为那里在靠后一点,比较安全而已。
刚才没有说完, 史书对此人的评价, 在敏辨善言兵之后, 紧跟着还有这么一句:“然中无有”(新唐书)。 这个“中无有”的李系, 要是一个人学范老师也就罢了, 问题是朝廷的10余万精兵突然一下子找不到领导, 或者有可靠消息说领导在当范跑跑, 会出现什么结果?
结果非常非常之糟。 这些没人管的兵士,干什么的都有, 逃命的, 趁火打劫的, 但是最终没有逃过死亡。 因为黄巢已经到了, 黄巢到了潭州后, 派兵追杀这些溃兵,“兵10余万淹焉,投胔蔽江”(新唐书)。
号称纸上谈兵的赵括被人耻笑了两千多年, 好歹他还有勇气, 敢临危受命, 敢跟当时天下第一个秦军殊死一搏, 战败之后还敢殉职; 这位同样有着高贵血统, 照样谈起兵法来滔滔不绝的李系, 以十几万以逸待劳的精兵, 却连跟黄巢这样的半职业军队打一仗的勇气都没有, 闻风丧胆, 不战而逃, 不亦悲乎?
朝廷军进攻的桥头堡, 防守的第一道屏障,就这样被李系白白送给了黄巢, 被他一同送上的, 还有十万大军的命。
小弟溃不敢当啊, 谢谢您观看此帖。。。。
谢谢鼓励。。。。^_^
谢谢鼓励。。。。^_^
周末睡懒觉, 平时只要领导没给俺安排特多的事, 俺就来更新一下, 呵呵, 谢谢您关注此帖。。。
潭州的战况这么烂糟, 作为统帅的王铎, 在干什么呢?
此刻王铎的心里估计也很不是滋味。 他自己放弃优裕的生活,满腔热血想要为国效力, 没想到找个搭档, 自己千挑万选精心考察, 却还是从万千人中挑到了个人渣。 白吃白忙和几个月, 不仅没有伤到黄巢一丝毫发, 反而折损大军10余万人, 军心和士气几乎丧失殆尽! 有点教训是很好, 可是这回代价是不是也太大了。
但是他没有太多的时间自责, 更没空儿把李系找来算个帐, 搞搞批斗会, 因为他也很忙。 毕竟搞行政和搞军事, 专业跨度还是比较大的, 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上手。 搞行政他是专家, 打仗尤其是这种恶仗, 他还在学习中。 早在听说黄巢率部冲自己这方向杀过来的时候, 他就开始关起门来学习了。 听到黄巢此行规模浩大, 他旋即退到江陵城里, 潭州失守的消息传来, 他决定换个安全的地方再来学习一下。
前锋李系逃到朗州的前后脚的功夫, 主帅王铎也放弃了江南的重镇江陵, 退到了襄阳组织防御。 毫无疑问这次撤退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在撤退的过程中,悲剧再次重演, 尽管这次黄巢没有杀过来, 但还是又死了一大批人, “官军乘乱劫掠, 会雨雪, 人多死沟壑”(新唐书)。 自己乱阵脚, 再加上几天坏天气, 对黄巢来讲虽然没有杀人过瘾 , 这个结果也已经够可以接受了。
乾符6年11月, 黄巢占领江陵。 广大的荆南地区在数月之内, 没有经过一个像样儿的恶战, 尽数落入黄巢手中。
遥想几个月之前, 黄巢还只不过是正派人士眼中的逃兵, 为了摸出一条活路, 又兼职了一阵工程兵, 后来跑到广州岭南, 还被细菌们给狠狠地欺负了一把, 最后被逼得实在是没有办法, 才不得不玩儿命, 却发现自己好像凤凰涅磐一样浴火重生,否极泰来顺风顺水, 第一个回合就把朝廷给派来的“猛”人给砍的后退不迭, 一招就占到先机。
面对这么个成绩, 黄巢很意外, 当然更多的是高兴。 兴奋之余他找来了自己的老朋友兼阶下囚, 原广州节度使李迢。让他继续发挥特长,把目前的情况给朝廷通报一下, 再给朝廷写封信。
谁都知道这次写信跟前几次已经不同了, 里面有点玄机。 虽然收信人落款人跟以往完全一样, 可是形势已经今非昔比了。 前几次, 是黄巢想被收编, 李迢写信, 相当于入党介绍人; 现在黄巢刚刚打了胜仗, 乘势给朝廷送点脏话, 李迢再执笔的话, 算是什么呢?
难得的是这个李迢倒霉归倒霉, 难能可贵的是, 尽管一路被黄巢裹挟, 没有少吃苦头, 居然还没有糊涂。 对黄巢的这个新任务, 他说了句话:
“吾腕可断,表不可为!”(新唐书)。
结果很遗憾, 他过高的估了他和黄巢的友谊。 黄巢并没有砍他的手腕, 而是砍了他的头。
这个倒霉的人, 可怜的人, 却又不失为一个有骨气的人, 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 到最后连豆腐块大小的传记也没捞到, 在无数明星闪耀的历史天空里, 他无疑有点像个失败者。 但是有这八个字留下来, 也就足够了。
杀掉了李迢, 黄巢似乎还不解气, 为了再次向朝廷展示一下肌肉, 他想到还有一个对手----南面行营都统王铎好像还在附近, 于是他又率兵穷追王铎, 欲夺襄阳而下之!
读到这里, 在下又不禁为这个书生统帅王司令狂捏一把汗。 人云“穷寇莫追”, 那穷途末路的官军, 可以追么?!
面对如此嚣张的黄巢, 果真有两个人跳出来说不!这两个人屯驻在荆门, 是襄阳的屏障。 他们一个叫曹全晸, 时任江西招讨使; 另一个叫刘巨容, 现任职务山南东道节度使。
看的人不少,给花的也不少;但回复的少,这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