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历史简要回顾 -- wqnsihs

共:💬509 🌺238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家园 同意

mang总强,不等于有足够多的mang总可用,而需要mang总这样人才的企业可能有几百倍之多.

作为决策者,有的时候可能就算知道还有更好的路可走,也只能选择当时比较安全的路.

回到90年代初,当时的人才储备可能真的是太弱了.

不过,mang总对百姓疾苦的关心令人印象深刻. 当时的情况,应该好钢用在刀刃上,让mang总多带几个关键性的企业,尽量多的减轻一点负面影响.

家园 关键是组织能力,会用人。比如说麦克纳马拉做过通用汽车

总裁,做过美国国防部长,做过世界银行行长,每一个职位都做得很出色。他就不懂产品,也不懂销售,就是一个运筹学家,至多算个财务专家。

家园 不一定。有的人MBO目的不是经营企业,而是套现

但是如果是真的想持续经营企业,也未必能行,因为需要团队,同时领军人物的胸怀,眼光和能力缺一不可。现在体系下的总经理一般缺乏系统能力,尤其缺乏稳定的掌舵能力,过于投机。急,贪,忿。

国企
家园 不是小修小补,而是脱胎换骨。看看目前中信和光大的竞争力
家园 我觉得还需要时间来认识他的历史价值,我们这一代做不到公正

因为我们是参与者,有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个人好恶,等以后的人来评价吧。

家园 算不上是朱的影响

在他之前就是这个路子了。对老百姓下手,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千百年来,这都是统治者的最佳选择。

家园 【不着急恐怕不行】朱作为操盘手一直很清晰自己一旦卸任

他所有的措施和政策,无论对错,都将立即人去政息。所以他的策略就是在有限的任期内,尽可能的向前走,无视任何羁绊。

他的问题是所有原本对准官僚体制的措施最后都是普通民众买单。

家园 说得很对,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阻碍,一往无前

这是他的政治宣言,也是这么做的,这点值得佩服。只是老百姓苦了。

家园 国企亏损的核心因素

就我的理解,设备陈旧之类,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核心因素在于:

1、国企管理层的知识和能力有重大缺陷,当时大部分管理人员受到的教育都是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验也是计划经济下的,不知道市场经济下一个企业应该是怎么运作的;结果是大量的决策错误,换几届厂长经理,再犯几个经营错误,再好的企业也要休克;

这也是为啥俄罗斯和中国被某些经济学家一忽悠就去闯价格关的重要原因之一;(朱是会砍银行贷款加息压通涨的,的确比前面的赵和李强的多);

2、国企管理层本身定位是“官”,搞企业只是晋升中的一个阶梯,上面有人照着就能升,企业做的好不好都没啥关系;而且缺少激励,如果国企整好了,在苏联是可以奖别墅和汽车的,个人生活上有大的改进,起码也有个奔头和动力,所以开头的承包法,虽然粗放,但也发挥出一些作用,我觉得效果比后来把国企搞烂了好;

3、对管理层的审计和监管薄弱,我觉得常说的“一放就乱,一抓就死”,其实就是监管问题,西方企业不做假账是因为会计公司的严格监督,而不是其他的原因;监督也是一直贯穿中国改革的大问题了,结果就是腐败不断发展,所谓党风一年比一年差,到最近才稍好一点;

4、民营企业在80年代诞生以后,在10几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步发展到能和国企竞争,但是常常用一些出格的竞争手段,国企方面则是由于上述原因,一直被动挨打,政府方面则没有进行规划和管理;

最后是由于政策的不断调整,不少的企业陷于不景气,政府便疏于监管,形成只要工人不闹事,不上访,你怎么搞都行;而工人也天真地认为,只要你能发工资怎么搞也行,反正以后由政府管。造成对企业监管的失控,对企业领导人既没有约束也没有激励。

企业负责人各显神通,或开发或租赁或卖东西,只要有暂时的收入,能维持局面走一步说一步,至于长远的问题无人管无人问,最终造成企业资源的枯竭,同时也成了烫手的山芋。我知道的一个企业原来的负责人搞房地产开发,也确实为职工发了生活费,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来换了领导,不想再开发了,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影响了职工的收入,职工就埋怨说,你还不如原来的领导,不管人家咋弄给我们发钱了。于是到最后,国家和银行都扛不住了,结果就是“消灭企业亏损,消灭亏损企业”。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就是提出“三年国企脱困”到底是谁,朱是懂经济的,应该不会自己跳出来唱这么高的调,这个希望忙总解惑。

家园 有不同意见:

这老小子去欧洲度假,不用公司的大车,自己租欧洲的小车。还车时,整理出一大堆笔记。回国后搞了猎人、还是猎手小型车。很实用、销量很成功。

这是典型的成熟行业、成熟评价系统、成熟产品开发、成熟销售渠道、模式。

可以说最擅长发挥他的系统评估、分析、发掘能力。当然这件事上,他的市场感知力也非常好。市场需要一台不贵的、实用的车。正好附和他强调性价比的个性。日本车进美国市场前。

但在国防部长、还有世界银行行长的位置上,争议比较多。

比如是节约了军费,但影响了军事技术储备、以及本土遥控越南的办公室战争,甚至指挥到某战术目标、某出动飞机型号等等荒唐的战争指导行为。

我个人理解,这两个职务,第一面临的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环境。第二,也不是一个高度命令式的组织,客户:就是陆海空三军和受援国,具有非常强的个性。第三、他不具备高超的专业才能:军事才能、和世界主权银行家的政治才能。导致他职业生涯、个人声誉,从一片崇敬、赞扬,到惹人非议。

同意
家园 这么说:忙总应该去国资委、或者管理干部培训学院。呵呵
家园 蒙牛的牛根生就是赌输了。呵呵
家园 他儿子当时是高盛中国区总裁。对他的一切分析必须基于这一点
家园 前阵子去蚌埠

当地的压缩机以前很牛的,现在国企都不见了。全是私企

出租车司机跟我扯淡,我觉得也是可以考虑的当时国企亏损严重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内部的人在倒腾,尤其当时国企的销售人员。基本上是拿国企的东西去赚自己的钱,企业越来越亏损,能倒腾的越来越富。然后国企改制再买下,当地现在的压缩机企业基本是当年几个压缩机国企的销售人员出来干,或者收购原来企业的。

要说产品有大问题,不适应市场形势之类的,显然不是。

问题出在货卖出去,钱收不回来,或者钱去了私人腰包。

这种事情,现在的国企虽然有收回扣之类的事情,但是显然现在监管要到位的多。即使利润可能有多有少,但是保证企业运营继续发展是肯定没问题的。

家园 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奇怪

你前面写的国企问题的分析非常好,这里一段就很奇怪了。

我的年龄让我不需“看看国企当年的相关的深入的报道,或者访谈下岗工人,特别是问问他们工人当年的生产纪律和效益情况。”因为我就是国企其中的一员。

当年的国企,工人确实是有问题。但是工人在企业里是没有希望的,文化相对较低,收入不高,没有机会晋升,所以早在80年代初就有工人说我们工人是“三顿饭一泡屎”。问题是领导层,他们收入高,有机会晋升,并且他们是决策人,有机会接触各种资源,他们有更多的问题,所有工人有的问题他们不仅有,而且可能更严重。

再看那些领导机关,你难道认为他们没有这些问题?恐怕有过之无不及吧。

就是现在这些私企,那些老板都是每天工作8小时,没有在外面吃喝玩乐?企业里没有养闲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