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说说过去的单位幼儿园 -- 达雅

共:💬255 🌺238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还是面壁去吧

先搞清楚“大部分幼儿园单位办”和“(绝)大部分孩子上幼儿园”啥关系再来。

另外,我确实认为“平均每个社会幼儿园能装更多的幼儿”,而这恰恰是一个显示单位幼儿园优越性的指标。

家园 又有新理论了

恭喜

从大多数幼儿园是单位办的(这是你原话吧)

到单位幼儿园比社会幼儿园强不少

再到“我认为”平均每个社会幼儿园能装更多的幼儿

三个理论了,应该能总结整理成一个“达雅关于幼儿园情况的思想”

面对思想帝照耀他人爱护自己的光辉,我面壁去了。

家园 再加上富士康的“九连跳”,现在社会的弦真的绷的很紧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想问一下

农民工的孩子进哪个幼儿园?

小私企里打工者的孩子进哪个幼儿园?

小商小贩的孩子进哪个幼儿园?

家园 一般按村子分

一般按村子分,大一点的村子,人口多,会有自己的幼儿园,村里出钱办,村子小的就近到别的村上,领人的时候也是要熟人,或是放学的时候,老师领着回家,就像孵出来的小鸡一样,排成一串。

不过现在这个农民工和商贩的孩子上学问题确实是个麻烦,政府需要承担责任,不能完全商业化。

家园 很佩服你的无限解读能力,我要申请救济

自我迫害幻想是心理变态的隔壁邻居,声讨自我迫害幻想症者没用呢,可以资助我看心理医生什么的比较实在。付钱付钱!

家园 至少温州地区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
家园 现在知道当年荔枝少的一个原因了

本人小时候身体有点小毛病,据说吃干荔枝有帮助。但是七十年代中后期的温州农村没钱买这稀罕的东西,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幸亏一个舅舅在香港生活,在那里买了荔枝寄给我吃。不过香港这弹丸之地出产的荔枝不会太多,怎么当年那里买得到也买得起荔枝而在大陆反而不行呢?

家园 抱歉。

我以你的话为由头,说的是不能以害怕回到过去为理由,拒绝对现状的反思,拒绝对过去遗产的继承。如果误读了你,见谅。

如果你觉得自我迫害幻想这个词伤害了你,我愿意道歉。我把原标题改了,作为歉意的表达。

家园 有些事情很直观的

温州我就不说了,他们富起来多靠工业,比较牛。

闽南地区,允许种植经济作物之后直接富起来,那么当地农民对原来为什么穷还不是一目了然?

我想你说的话在范围内或许有相当的正确性,但是这个例子就是这么简单。我不是说毛主席不好,我是说计划经济过于僵化不好。这一条你同意吗?

家园 我们工人在邓小平刚出道的时候也觉得他很不错。
家园 简单的事实

可是背后的逻辑却不一定简单。

“过于僵化”这样的判断是直观的容易接受的,但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值得研究。反正80年代后接受教育的都是被这个观念“洗过脑”的。也许很多事,有人背黑锅/有人冒功也说不定。

其实种经济作物能富起来,很重要的前提是粮食够吃/棉花够穿/衣物资能全国调配。这么大的课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

家园 不太全面,企业办社会负担很重
家园 以前企业上缴税赋很低的,产生的利润几乎都花在福利上

自从税改之后,企业负担不断加大,已经不可能再负担那么多福利了。那时不只是大型国企,就算是效益稍微好点的集体企业,也有很多类似的福利单位。还有那时各行业的工资差距没有那么大,于是企业几乎都将钱花在这种内部福利上了

所以那时为什么工厂最牛,工人腰板最直。那时政府机关没什么愿意去的,那是真正的清水衙门。当然那时的政府也没那么大权力。改开后,很多权力被政府慢慢收上去,很多资源分配权力更是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这才是公务员贪腐牛逼的底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