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经济管窥(一)上海开办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 驿寄梅花
创业企业一定要做上规模了才有机会来上海滩搏杀。如果实在不希望远离上海,也可以尝试长三角周边地区。
他们做应用的,而且独创性很强,看文章就知道了。遗憾的是中科院禁止研究员自己开公司。原因是前几年出过经济上的事,所以中科院干脆一刀切了。
政府前几年扶持的效果不好,有经验教训要汲取。目前千人计划的加速引进就会带来不少独创的东西,而且现在国内高校、研究所对诚信也比以前在乎了。整个环境在973大学这一级有明显好转。我看好说中国将来的真正自主研发技术会越来越多。
上海外地都一样,我们是同行。
张江的合成外包企业成了气候,大的有上千的博士硕士了,不过赚的是劳务费。外方是项目定人数,按人头给钱,没有任何技术溢价。
昨天CCTV,富士通的外包方也是这样算的,项目按劳工人头算,原料都是指定的,台湾人赚的也是劳务费。
美国的研发型医药企业是这样干的:设定某类分子有某种药用价值,再拿到风险投资,然后到张江找外包企业,合成一大串相关分子,到美国做活性试验,有好的做到一期、二期临床,再卖给大药企。
一个同学,作为这样一个公司的专家代表,整天在上海美国跑。
能创造价值的员工愿意在哪里生活,决定了企业要安在哪里。
我在北京,那么去廊坊做研发好不好呢?开车到三环也就一小时。
感情上不愿意去……
创业就要选在成本低的地区,如果有需要,我给你推荐个地方,土地可以白送,离港口30公里.
这里一般认为上海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执行也比较严格,初创的小企业往往通过各种手段打擦边球获得额外利润,这点在上海往往行不通。国外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相对而言企业本身对所在国的法律较为重视并遵守。这些外企的利润很高,制造业也甚至会超过10%。
现在上海化学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生产人员多,研发人员出去创业的也多,先做熟后做生。
化学类的研发对技术后勤要求高些
举例来说,研发和外包的创业企业都需要核磁共振,以及周边的服务,液氮液氦。在一些地区,就会不方便。
生产的创业型企业,鉴定结构,用高效液相,薄板层析对付对付就能过去。
一个是一线城市的钱多,同样干一样的活,累点苦点,路上多花些时间。上海北京的工资高。
一个是教育条件好,孩子轻松参加高考。
如果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录取。后一条吸引力就不存在,也就绝了一些人一根筋到上海的念头。
新的外包公司没有雄厚的资金,在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蛮难起步的
我对您提到的这个过程蛮感兴趣的,方便的话能深入谈谈么?
我觉得将来的趋势如果不考虑保密性,中国国内平台做得好,药物活性筛选,一期、二期临床不知道会不会拿到中国来做。
我个人觉得,可能还有在大城市生活带来的成就感
还有大城市生活的灯红酒绿
至于赚钱,我反而觉得二线城市能够攒更多钱,因为生活成本很低
只看到的例子有:有一年拿到炸药奖的,是发现了幽门杆菌是胃溃疡的病因,据些发明了西咪替丁.另一年拿到奖的是发现NO对血管的作用,据些发明了伟哥.
我们在宜兴开发区问过,标准厂房每平方米10元每年。能相差这么多倍?
打工为什么?不就是养家糊口么?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更好的养家糊口。外企和国企要稳定的多,能给出的福利往往也好。做这种选择和文化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地方的文化是不去工资高福利好工作稳定的地方,而是去充满风险的地方打工(打工,不是自己做老板)。
我倒是见过有人愿意为小企业打工,觉得能学到东西。过完春节以后想去上班,公司老总留了张条子给所有几十位员工,你们都被辞了,公司关门。你觉得如果以后这个人再去找了外企的工作,是不是他身上本土崇外企的文化在发作?
西安可能还行,重庆根本排不上号。成都只能说是中上,虽然有个川大,不过泛泛之辈,电子科大(成都人认电科的牌子)面儿太窄。
搞研发这种,人才最重要,虽然您说的三个地方,有成本优势,但后劲儿明显不足。inter会把核心研发放到成都吗?
还是上海好一点,全国人才都往那边跑。上海现在是店大欺客,主要海龟多了,竞争比较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