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读与记(序) -- 立金洪海亮
为什么要选举党的中央委员会,是为了保证党的路线的实行, 包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领导机关,也是党的工具,中央是全党的领袖,中央委员会应该理解贯彻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了保证党的路线的连续性,就应该实现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架构的平稳.这个不是为了接谁的班,而是列宁型政党平稳过渡的正确选择.
指定修养为接班人并不能解决这问题,如前所述,修养和主席是一代人,不能实现这个责任.
当然修养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感到压力,这是后话.
其实毛权术意识并不强,如果为了山头平衡的需要,按照刘的某些做法,象某些封建帝王的手腕的早就有人要倒霉了,邓的位置目的是熟悉党务系统,而且他并不是第一人选.谈不上山头平衡
你的归类并不完全正确,我觉得,我党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旅欧派.有人的归类也不正确.
贪官污史、如火如茶
1931年老毛跟党中央第一次过手,赣南会议上挨批的四大毛派分子,邓毛谢古,连毛的亲弟弟都排在邓后面。
从此发轫,小邓在建国前的哪一次党内斗争中,不是站在老毛后面。林彪还有过几次反复呢。不过邓没有表现的那么急功近利的表现,没有冲在前面,所以大家都不记得了。
老毛跟小邓的感情深着呢,1943年11月,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言说:反邓、毛、谢、古,是指鸡骂狗,现在邓、毛、谢、古死了 3个人,希望活着的邓小平要为党争口气。
这件事情,以后老毛提了多次。甚至于1972年小邓复出,老毛还说:
唯一遗憾的是,小邓老是有自己的主张,老毛几次打磨他的性子,都没有训练成林彪一样服服帖帖的。
大家大概是现代的哈巴狗嫡系见多了,忘了嫡系的真正作用,其实不是用来溜须拍马的,而是在关键时刻跟着自己走的了。
原文链接:何为“战锦”“大问题”?
这个说法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是建立在各家解读的基础之上,应该说言之有物。
以全诗的气势和毛公的格局,锦州不是什么大问题。还是联系当时形势更为贴切。
那一定是男儿碰撞一团火花,咯咯咯
还托腮,枉凝眉啊?还有这个咯咯咯,恩,我懂了。。。
也有可能就是一堆屁股碰撞,要是碰撞不出水平,老铁就会拿扫帚赶人了。
老兄提供的这个说法也算是一家之言。但诗里面前一句是长征如何,后面战锦如何,对比讲,应该就是指锦州:当然具体战锦州哪方面确实值得商榷。
杨迪回沈阳写《朝鲜战争的经验总结》,搞教条主义的南京陆院的几个人(杨没有点名),非要把苏联的什么十大突击经验写进去,
根本不顾有限战争这种新形式。
~
里面 的这几个家伙 很是趾高气扬,
总不能后面夹了尾巴,就忘了前面自己的脸仰了45°吧?
五、众人如何看待主席的“错误”
1、京兆最先提出主席的错误问题
京兆的确是修养的先锋,在21人起草委员会的讨论上,他率先说:“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中央书记处负责,包括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的同志,该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错误都没有,三五年过渡、食堂都是毛主席批的。我们对毛主席不是花岗岩,也是水成岩。毛主席的威信不是珠穆朗玛峰也是泰山,拿走几吨土,还是那么高。”
如果是真心批评也可以,但是这个我觉得明显就是“祸水东引”。先说了书记处负责,接着就包含上了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同志。前面说过了,一二线分工的重要一个特点就是书记处负责日常工作(以小平同志为首),少奇同志负责召集政治局会议,主席只是召集常委会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请参考Thresho老兄的Thresho:变局的作者很有意思。)进行决策。请问,主席是批准了,是谁提出来的?谁提供的决策参考?
接着说,批评了还是那么高。我怎么背地里感觉:批评一下也是那么高,你就替兄弟们多担待一些吧。哈哈,太诛心了……
2、小平同志也是帮凶
彭真讲完之后,邓小平婉转地说,我们到主席那儿去,主席说,你们的报告,把我写成圣人,圣人是没有的,缺点错误都有,只是占多少的问题。不怕讲我的缺点,革命不是陈独秀、王明搞的,是我和大家一起搞的。邓小平的意思很清楚,即毛主席也是有错误的,也是可以批评的。实际上,他是支持了彭真的意见。当然,邓小平也谨慎地谈到,主席的指导思想是对的。相比之下,还是彭真更勇敢、大胆一些。
3、总理在关键时刻立场稳
当前主要问题是全党听中央的话,中央听毛主席的话。到底哪个主要呢?总理是不是说中央不听主席的话才是主要问题呢?注意那个是句号啊。
4、陈伯达为主席辩解并挑战彭真
正是因为编辑了主席的讲话,对比了中央文件,陈伯达才发现了问题,才说了上述的话,是有道理的。
5、修养的发言
刘少奇说,主席历来提倡多谋善断。有些话是在酝酿中对我们说的,但是有些人把话传得太宽。
这里就是推卸自己的责任了,说我们可以酝酿,没有定稿的东西,不要告诉主席。这也说明,中央的很多事情其实可能都没有送到主席那里去。
首先主席的责任跑不了,但其他人的责任呢?总理已经指明了嘛:
1,“个别问题是我们供给材料、情况有问题,应由我们负责,不能叫毛主席负责”:修养的狗肉汤和凳公的拔旗,就属于这些问题;凳公当年站在麦兑上笑得多开心:还是那句话,主席做决定所依赖的东西,只能是下面提供的材料;
2,“幸亏主席纠正得早”,“主席早发现问题,早有准备,是我们犯错误,他一人无法挽住狂澜。”:老毛及早觉察问题,到处降温,无奈,就像这段时间河里对某人的缺席大审判一样,粉丝们热情起来了,按都按不住;
奇怪的是,有些人说起总理来就是完美,崇拜得要命,可是为什么总理关于大跃进责任的发言,某些人却直接无视呢?
当然主角是邓,里面周公,李富春夫妇,李立三、陈毅一大批人包括后来脱党的都有露脸
如果那本"XXX太沉重"是真的话,我更喜欢书里的总理的形像,有血有肉。
有些时候,偶像的伟光正与偶像本人无关,其本人可以说是“被伟大”、“被完美”或者有时干脆就是“被偶像”了
当年中山先生寄望依靠“一个军阀打到另一个军阀”,现在有些人惯于“竖起一个偶像,打到一批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