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书往事-杂忆中学时代 -- 东海后学
读 谈机兄 的谈机:【原创】宁波农村二三事,勾起对过去的回忆,忍不住回复了一大篇,哈,感觉可惜,就拿出来单独发一帖,不知道是否违规。
东海家在鲁南的小县城,虽然是城里人,但是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俺上中学时,父母两人的单位效益都不好,家里生活有些窘迫。
俺的母亲和俺都不吃肉,尤其是猪肉,滴肉不沾,俺不吃肉主要是心理问题,是大学快毕业时才逐渐能吃肉。父亲和弟弟爱吃肉,但也基本是一月一次吧。平时主要是土豆青菜什么的,父亲发明的做法,油很少,水煮为主,却很好吃。
俺性爱看书,把家里的藏书都看遍了。当时俺基本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哪怕地上发现一张纸片,也要捡起来看看有无内容,然后再扔。
可惜父母都是工人,家底有限,除了几本《小说月报》《啄木鸟》等文学性的杂志,就是马列文集了。实在无书可读,俺就啃马列,读过《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再就是毛选,反复读了N遍。当时正在上中学读这些书,似懂非懂的,开始很难读进去,读的多了,却又自得其乐。
刚上初中的时候,俺也特别喜欢武侠小说,可惜人穷志短,手里无钱,连租书的钱都没有,只有厚着脸皮找同学借。利用俺学习好,有一点可用价值的优势,偶尔也能搞到几本武侠小说看。人家是租来的,俺只能利用课间、夜里等时间差,借看一下。就此养成了几个习惯:
1、读书求快。拿到一本书,很快读完,只关注大概情况,不太在意细节。只求快速读完,细节等事后再慢慢反刍。
2、读书不求连贯。比如一套书分5册。俺可能今天借到第3册,下个月借到第5册,明年才看了第2册。不管它,借到就看,慢慢就能串起来了。
就这样,初中三年把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差不多都读了(古龙的书当地很少),当然其中掺杂无数冒牌的金庸、梁羽生等伪劣作品。开始的时候有书就读,慢慢的就能分出好坏了,也就能像楼主那样,识别出那些是真、那些是伪了。
因为我这种读书方式,当时不太喜欢梁羽生的作品,因为他的书情节太长,人物关系连绵不绝,往往几套书里都有,我又只能乱着读,费了很大劲才明白一些前因后果。痛苦、痛苦,苦中寻乐。
不知道为什么,到了高中就不大喜欢武侠小说了,精力都转到学习上。当时是80年代末,家境愈加困难。我能支配的零花钱就是一周的早饭:1块钱。当时校门口一根油条要1毛,一碗粥要一毛,一张面饼也是一毛。在俺看来,面饼卷油条,再就上咸菜喝热粥,实在是世间最美的早餐,可惜这样的早餐也不能保证。当时俺正在长身体,这么一份根本吃不饱,更何况还只能买半套(粥+饼、粥+油条或者饼+油条),每天最难熬的是上午第四节课,饿的肚子痛。
就这样,俺还要经常从嘴里剩下钱,在门口地摊上淘几本旧书,最喜欢的是旧的《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语数外》这类的杂志,当然后果就是一周的早饭都没了。
俺的父亲最反对俺看这些辅导书,他的理论就是能把学校发的教材学好就不错了,哪有时间、精力学别的。从俺上小学开始算起,到大学毕业,他只是在俺小学五年级是给买过一套《小学生一日一题》(五年级和六年级分语文、数学共四本),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买过一本课外书,哪怕是初三、高三,也没有给买过一本辅导书之类的资料。只要俺一开口要买书,他的回答就是“有那个闲钱,不如买点好吃的,给你补补身体"。
俺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初三,俺看到一个同学买了一本数学辅导书特别好,就反复找他借,这是我平时关系非常好的一个同学,他不断找借口推诿,最后俺终于争取到一个时间点:当天下晚自习之后到第二天上早自习之前。俺当时一天要上一节早自习,上午、下午各四节课,晚上再三节晚自习,这样下晚自习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俺就回家,快速把书翻了一遍,感觉太好了,但有没有时间细读,只好熬了一个通宵,捡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抄了一遍。
上高三的时候,俺只是翻翻做学校发的教材,其他的书、资料一本也没有(家里也不给买),最后居然考了全班第一。有时虽然很反感老爸的政策,却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道理。
这里是题外话,俺家的条件虽然差些,毕竟父母有固定工资,相比很多农村来的同学,已经优越很多,俺的那些农村来的同学,很多从没有在校门口吃过饭,都是自己从家里带咸菜、带煎饼到学校吃,因为家远,一周只能回去一趟,夏天经常煎饼长毛了还要用开水烫烫吃,偶尔才去食堂打一点青菜。除了吃的,住也非常差,城里的孩子可以回家住,农村的同学只能住校,都是平房,一个班住一个教室那么大的宿舍,上下铺,床挨床挤在一起,黑乎乎的。农村来的同学有富裕的,但是贫苦的更多,他们都很刻苦用功,尤其是高中的同学。很少有浪费时间玩其他,都是在学习,学习,努力学习。
俺在的小县城非常小,只有两个中学的高中有上大学的希望,俺在的一中是当时最好的一所。一中的高中好,升学率高,所以全县的初中生都来争进一中的高中。俺是在一中读完初中、高中的。俺那届一中初三四个班,到了高一是六个班。当时俺初中班里只有十来个同学上了高中(全班60多人)。一进高中,班里大概50-60人,家在县城的不到十人,其余都是从下面乡镇中心考进来的。
农村同学先天的劣势在于他们学校的师资太差。就以俺的中考为例,初中考高中,要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史地生(历史、地理、生物三门合卷)。这些课程,在我们县城中学都有专职老师,比如我们就单开历史、地理、生物课,都有单独的授课老师,物理、化学都有专门的实验课,甚至生物也有实验课。
俺上高中后与一位从乡镇中心考上来的同学聊天才知道,在下边中学根本不开历史、生物、地理这些副科,即使开也是让同学自学,因为根本没有老师教。除此之外,他们从来没有做过实验,不论生物、物理还是化学,实验都是老师在黑板讲的,甚至有的乡镇连英语老师也没有。
中考史地生一张卷,一共130分,据俺了解,考上高中的乡镇中心同学普遍得分在30分左右,城里同学的普遍得分在80-100,这里面的分数差距他们只能利用数理化等客观性强的学科来弥补。
城里的同学有这么大的师资优势(先天就要在总分领先100多分),但是考上高中的同学里70-80%都是从下边乡镇中学考上来的。原因没有别的,他们比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俺在的高中是全县大学升学率最高的学校,俺在应届班,一班40多人(高考前提前搞一次考试,后面的同学不给高考准考证),只有6个当年考上本科,加上专科的,也不到20人。
俺上了大学才知道,相比城市里的中心,相比那些省重点、市重点,俺们高中的师资那叫一个烂,比如俺中学六年,换过4个英语老师,只有一个是科班出身的(聊城师范英语专业),很多老师都只是中专学历,只是俺这届幸运(8×8那年上高中),一批山师、曲师的本科毕业生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毕业分配到县城了,正好带我们这届,可惜他们虽然有学历,但是缺乏经验,呵。
很多人会批评俺们这硌旯的学生能考试,是书呆子。俺承认是当年高中时学习是非常刻苦,可是自觉比起那些农村的同学还是差很多。没有办法,俺们就像井底之蛙,出口那么遥远和渺小,而且只能有限的尝试机会,要想跳出这片小天地,只有先把自己学呆了、学傻了、学残了!
我们可以抱怨社会不公,可以批评师资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但是对于当时当地的学生来说,批评和抱怨都不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的只有自己的刻苦与努力。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准确的考题预测、没有实验条件、没有图书室、没有音乐课、没有体育设施、没有好的住宿条件、没有好的食堂、甚至因为学校没钱交电费,晚自习只能点蜡烛,还有面对优势地区更优势的分数线,所有这些困难、这些障碍都只能用更加刻苦的学习来克服、来跨越。是的,更加刻苦,没有最苦只有更苦。
弹指20年过去了,仅以此文纪念俺的青春和当年那些刻苦学习的同学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看老兄文,感慨良多。其实,农村还是穷,您说的情况,在05年以前,还是大大地存在,当时俺刚上高中。
我曾经看过我们班上几个农村特招上来的同学吃饭,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好像对食物有一种莫名的渴望。三个农村来的同学,1元钱,打了一份黄豆芽,然后三个人吃,每人再掏3毛钱,买一个馍。吃的时候,真是全神贯注,馍是大口大口的嚼,一手拿着馍,每一口,都像是撕下来的,然后夹一口黄豆芽。当时看了这情景,不由得震撼。
这三位同学,都是一顶一的学习高手,在年级也都是数得上的人物。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条件也差,很多学校放英语听力,都是用大喇叭放。因此,如果按照智力均匀分布的话,那么,在相同时间内,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比城市学生学习好的。所以,能考上我们省会的好高中,天赋勤奋,都是人中之龙。
因此,对他们的敬佩,真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老兄这篇文章,令我浮想联翩,也算是回忆一下高中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