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历史性分水岭 ——抗美援朝 -- 大漠孤烟远
其实,老艾的白皮书本来就是对麦卡锡潮的一种应对手法。
另外,在远东,麦帅的意见举足轻重,麦帅肯定是主张干预的,不沉的航妈好像就是麦帅说的。
蒋雄奇确实既有割据西南云贵川的企图,又有在割据台湾和海南岛的企图,但是其重点还是放在了台湾,从陈三昌经略台湾开始,明显果脯战略转进的目标还是台湾岛,党国要员资产也是大部分转往台湾,蒋公自己对西南割据恐怕也没有信心.西南当时已经谈不上重兵集团了,残兵败将,蠢蠢欲动的地方实力派,人心惶惶的各级指挥官们,败象已漏,恐怕坚持不住的,而且果脯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供应此集团了.
台湾最大的问题在于登陆,以当时PLA的实力而言,恐怕没办法实现这个目标,以海南岛为例,在战役中最让指挥员担心的是渡海,登岛之后事情就好办了,但是琼州海峡最宽处直线距离为33.5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仅18公里左右,而台湾海峡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在现代化军舰到来之前PLA是没办法渡海作战的,而此时国际战略形势恐怕没给这个时间了.
东南沿海岛屿不是个问题,对共产党来说在后来反倒是优势.
也有让南朝鲜、台湾老实点的意味.
国军守城,常凯申自己也没信心,从抗战开始,国军要打多少斯大林格勒战役,没有一次成功的.
海南岛和台湾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国军已逃过去了才困难的。这么说,京沪杭战役之前,台湾只有几个已在大陆打残了的整补师,海南的部队更少。
西南地区残兵败将要是没有源源不断的补给更加撑不住,但是国军做不到这一点了,所以崩溃是必然的.
台湾能守住也只不过是pla登不上岛而已.在美国援助之前,台湾补给也支撑不住.
留二野监视沪杭,三野重兵全力向闽粤突进,以澎湖为跳板,还是有机会的。
当时tw兵力并不多,且已为惊弓之鸟,tg的深海也都还在。
海峡是个问题,但当时的kmt海军同样军心不稳,林遵、重庆号就是例子。
海南岛可以玩千帆竞渡,但是台湾岛这么玩就不行了,机帆船没办法占领滩头阵地,实际上只要占领滩头,就有办法可想了.
海峡的问题主要在于水文条件,这个克服了kmt海军不能算是个问题.
要我说,千错万错就在于常公抗战打的太烂了,要是常公抗战时期发挥出一点水平的话,这个问题就简单了.
二野和四野,一个监视汤桶并支援三野,一个监视白集团,三野全军从汤桶和白集团的交界处(湖口)渡江,从江西直插福建沿海,避开京沪杭不打。一野一部监视胡集团,也不打。
常凯申本来就有上山和下海两个方案。给他多一点选择,一定会犯错误,集中主力于大西南或京沪杭决战。加上海军起义和岛上的匪谍配合,有可能一举拿下台湾。
照理来说这个方案是最符合主席一贯用兵思想的。之所以最后打成那样,李认为,还是当时对台湾的重视还不够,总觉得大陆解决了台湾很快就能到手。
就说重庆号巡洋舰,也被人家炸得不像样子,被迫自沉
还谈什么合成作战?
何况,西藏解放晚了,四川恐怕就是印中前线了
目前的局势已经是最优的了
还有,毛主席会有这种自责?
很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