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哪位大侠就三峡问题来个科普系列吧 -- 斯人

共:💬60 🌺30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del
家园 另有:

wrench所引

1870年7月(清同治九年六月)长江上游洪水。类似数据,还是很多的,就是需要收集。

家园 万年一遇宣传起来领导有面子嘛

简单说:三峡就是把洪峰的峰消平了,拦一部分,放一部分,只要下泄的流量保证让下游能顶住就行,而不是要把所有的洪水都拦住。

新闻上报道三峡开闸门放水,也是在保证下游能顶得住情况下的放水,目的是为了准备消下一次洪峰,否则两个洪峰一叠加,就麻烦了。

家园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很多

但是说了最后

最后会吵的头痛

网上总能找到一些什么文字能支持某一观点,同一事情不同人解读会有不同的总结,就连UFO不也说的津津乐道么。

家园 有数据,有专业,宝推了。
家园 说不定不是噱头,而是行规?

我不懂水利哈。不过我猜,会不会是水利行业的约定俗成的一种叫法?也就是说,搞水利的都习惯于说"某年一遇"?

家园 哪里有那么容易啊。。。。

来个网络版先看着

1楼:孙总理:我设想 (3000万马力)

宋国舅:我做梦 (1945年筹划三峡工程)

毛主席:我筹划

周总理:我组织

长江王:我想建

李局长:楼上西红柿![因为这次扔西红柿成功了, 臭p了半辈子;为此当了1年多的秘书,]

毛主席:请争论

周总理:先预yan (研与演)

水电部、湖北省:两步走

彪哥: 我扔RPG [101/育帅]

毛主席:暂停暂停

长江王:为什么,擦屁股的总是我[葛洲坝]

长江王:尽管吵

水利部:尽早建

邓二代:搞低坝

钱部长:三峡流的是煤和油

.

.

.

杂音伴随着各路做最后的可行性分析、论证辛勤的专家

.

.

.

孙国付:宜缓不宜急 [付国家领导人]

.

.

1991年: 催产婆来了(特大洪水)

专家们:条件成熟了

1992年,江李:我开工

路人甲:都论证了快50年了,花了纳税人老鼻子银子了

路人乙:听说要诱发地震了

路人丙:环境破坏太大了

路人丁:防洪是骗人的?

.

.

路人x

路人y

路人z

用水的, 用电的,受益防洪功能的,开发旅游的同其他人等的争论会一直不休止的,移民问题也会一直长存下去

通宝推:双虎,
家园 [ZT]松鼠:“N年一遇”为何年年遇?

按规定不应该全文转载,不过松鼠这篇文章说的很有道理,所谓有理有据,希望能破例转载一次。

“N年一遇”为何年年遇?Comments>>

| Tags 标签:原创, 气象观测记录, 水文历史

雪歌 发表于 2010-07-25 23:08

看多报刊电视后不禁感慨,今年分明是个“N年一遇”之年!刚进2010年北方就迎来“几十年一遇”的大暴雪,接着西南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现在全国各地纷纷迎来“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媒体报道从南到北多条河流最高洪峰“千年一遇”…有网友抱怨近年来,“N年一遇”频频出现,人们看到审美疲劳,甚至怀疑它是顶逃避责任的“堂而皇之的帽子”。“N年一遇”到底是算出来的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不是哪里都能使用“N年一遇”?N是不是可以无限放大到几千几万?…

“N年一遇”不是周期是概率

水文上,“N年一遇”有个更科学的名称“重现期”。根据某地长期水文记录, 可以算出某量级的洪水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也就是洪水重现期。洪水重现期为百年,表示当地发生某量级洪水的概率为1%,那就是俗称的百年一遇洪水。不同地方概率为1%的洪水大小并不相同,常年干旱地区“百年一遇”洪水,搬到长江流域某支流就可能变成“五十年一遇”。政府在确定防洪建设规模和等级时,要参考当地的重现期。这样可以有效防洪的同时,避免过度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重现期”要假定“历史会稳定重现”。如果气候变化让一个干旱地方的雨水逐年增多,过去概率为1%的洪水就会慢慢变成2%,也就是“五十年一遇”。因此,在防洪抗旱决策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计算“重现期”,也应该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考虑进去。

“N年一遇”不是说每N年灾害就会发生一次,它只代表了历史上灾害的罕见程度。如果连续多年某地报道“N>50年一遇”的同种灾害,要么是当地气候发生改变,让原本罕见的灾害频繁发生,要么就是媒体滥用词汇。因此强烈建议媒体在提出“N年一遇”之前,核实数据来源和计算过程。

N是算出来的, 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2007年高考,湖南文科考生面对这么一道数学填空题:根据如下某河流水位概率分布图,选择该河流平均至少一百年才发生一次的洪水最低水位。实际上,“百年一遇”的洪水就是这么算出来的。某条河过去400年,水位50米出现过4次,发生概率为1%,是“百年一遇”洪水。今年发大水水位涨到50米,那么明年统计时50米水位概率就成了1.25%,这样50米水位就成了“80年一遇”洪水。但是统计样本和方法本身就存在误差,所以N一般只取个大数,例如五十年,一百年。

N不能随便乱放大

“N年一遇”是历史统计,需要足够多的样本数,N比资料年限小的时候才可靠。比如,只有一百年水文记录的河流,计算它“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量级就已经比较勉强,更别说“百年一遇”,“千年一遇”… 我国水文历史记录很久远,有的地区洪水和干旱的历史记录达到上千年。然而气象灾害的降水、风速、温度等要素在现代观测仪器发明以前很难获得。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才全面建起统一规范的气象观测网络。那些所谓“五十年一遇”甚至“一百年一遇”气象灾害的说法非常可疑。全国常规气象观测记录也就五六十年,又怎么确定历史上平均一百年才会发生的气象灾害?其实气象专业报导的常用说法是“降水量(温度)达到N年来最高(低)值”,一传二传就成了“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

N年一遇 和 N年不遇

就差了一个字,“N年不遇”像是“N年一遇”的山寨版。它的意思可以被理解为过去五十年里都没有出现的灾情,也可以是发生概率低于2%的灾情。它的频繁出现让本来就鱼龙混杂的“N年一遇”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只是要描述灾情有多严重,完全不涉及灾情罕见程度。为了避免混淆视听,建议改用“近N年未遇”。这样媒体讲得放心,观众也看得明白。

修改版已发表于新京报新知周刊

家园 经典剧本!可拍电视剧!

李部长:楼上西红柿![1年多的秘书,因为这次扔西红柿成功了, 臭p了半辈子]

第一,是李局长;

第二,不是李局长扔西红柿成功,争论取胜。是另有原因。李局长不过是贪天之功为己有!

家园 这个太偏颇了。

中国大坝都与张光斗及其门生有关系,毫无科学素养可能吗?

黄万里未有实际工程经验,相对于一个最重实践的领域,能称科研一流?

还有,网上有很多职业写手动辄拿张光斗和黄万里两位老先生说事,一个是佞臣、毫无科学素养和人品,一个科研一流、人品一流。

家园 精辟

送花 关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家园 龙王就是主要江河干流吧

美国的所有主要河流基本上都得到整治并达到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中国目前做到这个水平的不过是重庆-宜昌段和荆江这一段(拜三峡工程)和黄河中上游(因为黄河中上游水利枢纽已经完建)。

金沙江水利枢纽建成后( 其中向家坝水库和洛溪渡水库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下闸蓄水),宜宾-重庆段长江的防洪标准将从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2年后再也不会有朝天门码头被淹是因为三峡工程的呱噪了。

今年重庆寸滩水文站来水70000立方米/秒,其中嘉陵江来水30000立方米/秒,假定金沙江枢纽拦洪,控制下泻为5000立方米/秒,那么重庆来水不会超过40000立方米秒,防洪压力就没有了。

家园 同意

比如在2008年11月重庆段长江来了一次3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在这个非汛期时候的这个河段的这个流量,是700年一遇。

多少年一遇对给定的时间的同一河道有不同数值。

家园 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个,三门峡是师傅带徒弟

送花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八个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家园 那么看看美国和中国的比较吧

美国全国有各种水库50000个,和中国一样多。

美国的这些水库总库容是13万亿立方米。中国的这些水库的总库容是5000亿立方米。

美国的排名前11名的各个水库的总库容是5000亿立方米,是中国5万个水库库容的总和。

为什么美国库容这么大?原因是美国地广人稀,可以造高坝,淹没很多地也不用移很多民。

美国所有的主要江河干流都能做到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中国目前只有黄河中上游和荆江段长江达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