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皇帝的新装》 -- 穿越

共:💬34 🌺1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大家的意见看来以认为不适合在河里做的为主

我把提议撤回来了。

但还是有河友认为如果能找到仰融确切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对国内的有关部门有参考价值。有两个也许不违反河规的办法,就是收集一下仰融近几年的言行和别人的评论,把材料整理出来。一个办法是送给方舟子去打假,另一个方法是只把材料贴在河里但不要做评论,感兴趣的人之间可以用短信方式互相交流,在一个不公开的圈子里交流意见。或者大家直接用私下里的e-mail交流,不通过西西河。形成共识后直接反馈到国内,这样对西西河就没有影响了。

家园 谢谢!理解你的顾虑

大部分人跟你想法一致,所以我也同意这事不合适在河里做。

其实明天一早我就要出差几个礼拜,跑好几个州,也实在是挤不出很多时间做跟专业无关的东西了。

家园 跑好几个州? 跑好几个星球都没问题,因为

穿越才是你的专业;洗房,骗吃水煮鱼,聊八卦,谈科技,那些都是你的副业

好好忙你的正事,俺们等你凯旋归来,喔,不,穿越回来

家园 不怕惹上麻烦你就上

另外你老在海外很安全,国内水很深的.上次几个记者家属遇到车祸。。。是真事,不是好来屋.

家园 谢谢提醒。反馈到国内有很多方法

有的方法危险,有的方法安全。意识到危险反而是件好事,头脑冷静可以提前防范。我知道有发生在媒体朋友身上的故事,只不过没必要在大庭广众下说出来。

家园 资料收集其实是最难的一步

要是有不确切的地方,鬼子backfire,立刻打假人的信用就没了。相对而言,对河里人来讲做分析要容易得多。理科出身的人,再在网上熏陶一下跟人吵架的经验,很容易一条两条三条四条地跟人讲道理。

家园 对呀,把人家好奇心撩拨起来,又不给答案是不厚道的。
家园 不如扬善

介绍一下国内一些优秀的学者。

家园 主意不错,可是争议大热点

唐骏的事,这次回国我听得更多,随手翻开一本财经商业杂志,都是他的专访,国内媒体也有问题

家园 打假更容易

学历,专利都是客观事实,说的话不合情理也很容易用道理批驳,即使是不认识这个人也可以发言。

“介绍一下国内一些优秀的学者”,要介绍和自己非常熟的人才让人信服。这样一下子就暴露了职业交往圈子。而且是等于为别人背书。要是这个人以后犯个错误,介绍的人也有连带责任,因为别人看了你的文章之后对这个人信任,但他后来变坏了你的背书就会非常糟糕了。

家园 在河里做这事不合适

下面大家给出了不少不错的建议,比如说去给《新雨丝》提供炮弹等。

家园 打假和扬善都有必要

学术打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拔起萝卜带出泥,里面的瓜葛非常多。有时都说不清楚。西西河只是一个小众的网站,折腾不起。西西河只要能做到澄清一些事实、没人敢来这儿忽悠,帮助大家集思广益、学习提高,就足够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介绍国内优秀的学者,活的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过世的应该比较安全一些。其实,回顾这些人的足迹和国内科研教育界的兴衰史,更容易看清现在国内教育的不足和缺陷。黄河故人兄、萨苏兄还有河里很多ID都讲过这方面的故事。为什么现在出不了大师?原因并不复杂。只要能遵循和支持教育科研、育人育才的规律,大师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每次看见关于这些前贤的做人做事的风格,就觉得汗颜,自叹不如。解放前,清华、北大、浙大、厦大、交大、东南大学等学校都是精英荟萃,培养的人才奠定了新中国科研腾飞的基石。解放后,又有一些新的学校,象科大、哈工大、大连理工等,也成果不菲。教育史上,令人肃然起敬的教育家也比比皆是,虽然有些并不是赫赫有名。弘扬这些人的事迹,其效果并不亚于打假。个人觉得这个方向比较适合西西河的特点。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两分钱。

家园 看过了

没有时间专门打假,其实也跟一个人的成熟度有关

家园 看这一段不禁一笑

“介绍一下国内一些优秀的学者”,要介绍和自己非常熟的人才让人信服。这样一下子就暴露了职业交往圈子。而且是等于为别人背书。要是这个人以后犯个错误,介绍的人也有连带责任,因为别人看了你的文章之后对这个人信任,但他后来变坏了你的背书就会非常糟糕了。

河里有位牛就吃了这个苦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