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从毛岸英的亲笔信来看,他应该是合格的接班人。 -- 年青是福

共:💬383 🌺3420 🌵8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家园 想到岳飞

《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记

岳云十二从军,冲锋拼命必须当先,论功行赏往往居后。

在对待亲人的态度上,感觉毛主席和岳飞有些像:对身边人很严厉,越亲近的人管束的越严苛,所获也越微薄;反倒是距离越远的普通人,越能获利丰厚。因为他们处事公正,只论功绩不看亲疏,大家只要流血流汗,就能保障收获。所以大家才赞美他们是伟人、是太阳,普照万物,让小草也可以沐浴光辉。

相反如蒋介石之流,就很符合常人的心态,对身边人很照顾,对亲人更是无原则的得利,距离远的人只有被拔毛的命运。孔家大小姐可以当街杀人而无罪,黄埔学生可以杀妻而获释,等等此类。你如果有幸成了他的身边人,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可是你若只是普通下民,悲催的命运也无可解脱。

通宝推:龙眼,
家园 不能用月月鸟类比岸英

不能用月月鸟类比岸英。俺个人的看法,毛主席就是把岸英看成一个正常的干部使用,让他用自己的能力为中国革命做贡献,而且因为自己儿子的特殊关系,还要受压制,降级使用。月月鸟身上有烈士子女和留苏学生身份,只有特殊加成,可没有压制。

转一个李晓鹏的帖子,个人感觉他对这个问题说的很透彻了

关于毛泽东的谣言很多,有一些层次很低的,我们就不用细说了。比如说什么他在全国各地为自己修建了很多行宫别墅。其实呢,大部分都是建国以前蒋介石就修好的,还有一些是接待国内外贵宾的宾馆,毛泽东不过去住过几天,就被说成是他的行宫别墅了。

  这些事情呢,只要稍微认真的加以辨别一下,都比较容易搞清楚。但是有一些传言就没有那么容易辨别了。比如说,这个,第一个,毛泽东把他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上去,是为了让他去镀金的。增加点参加战争的资历,好为将来培养儿子接班做准备。但是想不到竟然牺牲了。有些人的话啊,还说的很难听,说什么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把未来的太子给炸死了。不然我们就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了,我们今天就是毛家王朝,

  1.培养接班人的步骤问题

  这种说法很难简单的去驳斥它,因为什么呢?人已经死了,我们没办法验证说如果毛岸英活着会是什么样。

  但是呢,这个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因为这个封建世袭制度被消灭以后啊,领袖人物要想培养儿子接班,就必须要一步一步的历练上来,不能直接封为“太子”就行了。不管你是真共和还是假共和,面子总要装的。要培养他在军队的势力,在党内的势力,还要逐步的把他提拔到一个很接近领袖的位置上,这样领袖死了以后才能够顺利的接班。

  最典型的就是蒋介石,他是让他的儿子蒋经国接班的。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学习回国以后,首先就是到军队历练,1938年获封少将军衔,过了一年,就派到江西去当赣南地区行政专员和保安司令,政权军权一把抓。然后逐步的提升为江西省防空司令、省委委员。1945年,又提拔到中央来,当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青年军的领导。这是干什么呢,就是让他在青年团和青年军里边发掘人才,建立自己未来接班的政治和军事的班底。

  总之呢,蒋经国的这个成长路线,明显是蒋介石精心安排的。就是这么党政军内各个方面都去历练,熬资历,再一步一步提拔,后来到了台湾以后,又当国防部主任、行政院副院长。最后当上行政院院长,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国务院总理的职位。这样呢,就只等老蒋一死,他以总理的身份接这个国民党主席和总统的职位,那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说,如果老毛也想要让儿子接班,他也要按照这个程序来。军队里边的历练,那是必不可少的。等毛岸英从朝鲜战场回来,有了军功,就好进一步提拔了嘛。对不对?所以这个逻辑啊,看起来还是挺顺的。

  但是呢,这里边确实有问题。因为这个毛岸英是1945年12月从苏联回国的,距离他去朝鲜啊,还有五年的时间。毛泽东在1943年延安整风之后已经成了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思想已经写进党章了。这个时候儿子从国外回来,培养接班人那可是恰逢其时啊。要知道蒋经国37年年底回国,仅仅过了几个月初就当上少将了。

  1945年到1951年这六年里边是不是没仗可打呢?也不对呀,这几年正好是中共的军队打的仗最多,打的最为顺风顺水的六年。国共内战1945年9月全面爆发,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哪儿都在打仗。还是跟国民党打,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因为国军的战斗力比较战五渣嘛,对不对?这个时候比如说,派毛岸英去东北给林彪当个参谋,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儿吗?对吧?当时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北满根据地,在司令部呆着还是比较安全的。

  等到辽沈战役结束以后,师部也比较安全了,就可以去当个师政委嘛。再跟随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配一个能干的师长负责指挥,那个时候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肯定的不停的打胜仗嘛,一口气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去,不需要什么很强的军事才能,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几场胜仗一打,这不就可以提拔上来当个纵队政委了?然后占领某个地区,直接就从纵队政委改成地委书记,这不就党政军的资历都有了,一步一步上来了?

  但是呢,在这五年里,毛泽东啥军事任务也没有交给毛岸英去干,而是让他去学种地,参加农村的劳动。后来又参加搞土地改革,也没什么实权,主要就是做宣传、文秘工作。建国以后,又去一家工厂当了党支部副书记。既不去军队,也不去政府。总之呢,就是完全没有要从党政军各方面来培养他的这个迹象。

  2.毛泽东的选择

  到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啊,反倒不是一个很好的去战场上熬资历的机会。首先呢,这是解放军第一次到国外打仗,人生地不熟的,风险很大。解放战争的时候,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很好,到哪个地方都有地下党组织和老百姓跟带路啊、通风报信啊之类的。在朝鲜,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第二呢,这是和世界第一强国作战,当时啊,共产党的军队,打国民党是比较轻松的,但是打日本人的军队,就非常吃力。日军的装备好,而且单兵作战能力极强。而日军呢,是打不过美军的。美军的战术素养也很高,但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装备火力非常的强。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在装备上,是存在代差的。就是说不是一个时代的,就好像当年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是热兵器,清军是冷兵器一样。中国这边还是传统步兵装备,也就是步枪机枪加火炮,而美军已经是海陆空立体作战了,空中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和装甲车、海上有战舰。在人类战争史上,存在代差的两支军队交战,基本都是落后的一方惨败,很少例外。即使有少数的例外,也是落后的一方在自己的国家抵抗侵略获得的胜利。比如这个埃塞俄比亚抵抗意大利的入侵。在没有主场优势的情况下,武器落后对方一个时代的军队取胜的案例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在这种情况下,你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去“镀金”,可以说是非常愚蠢。你要说把你欣赏的某个干部送上去锻炼锻炼还可以,因为万一牺牲了还可以再选。这个能接班的儿子可就这么一个,死了就没有了。

  实际上啊,我们说的彻底一点,我们站在毛泽东个人地位的角度考虑,为他培养儿子接班的大局考虑,最好的选择不是派毛岸英去朝鲜,而是根本就不要打这场战争。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已经很巩固了,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统一全中国,这个功劳还不够大?中国历史上,从纯粹的草根底层出身,白手起家,统一中国成为最高领袖的人只有三个,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就是毛泽东。平均一千年才出一个。到了这个地步了,你还追求什么?朝鲜战争打赢了,你还是最高领袖,没办法进步了。那万一要是打输了呢?

  当时中央高层除了毛泽东和彭德怀,其他人基本都反对出兵朝鲜。大家都觉得好不容易把国民党赶到海岛上去了,大陆统一了,打了这么多年仗,现在应该抓进时间搞建设。简单来说呢,就都是求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力排众议主张出兵,一旦打输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很有可能就要动摇了。对不对?大家都说不要打,你非要打,结果打输了,牺牲了几十万青壮年,把国家经济搞垮了,那必须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啊!那你就要下台,或者说退居二线,至少也要取消你的最终决策权,以后大事儿小事都要大家投票决定,不能再听你一个人的了。

  所以当时毛泽东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这个决定的。自己关起门来想了七天,这才最后决定初步朝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风险非常大的决定。当时想让林彪带兵去朝鲜,林彪说我去不了,我有病;然后又想让粟裕去,粟裕说,我也去不了,我也有病。当然他们是不是真的病到不能带兵,我们不去研究啊。反正两员大将都不去,这就让毛泽东更难办了。但他还是坚持要出兵,就做了两个决定,首先是让彭德怀挂帅,解决主帅问题。第二,就是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解决党内团结的问题。

  彭德怀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战功很大,但在最后的这个解放战争里边表现并不突出,主要原因呢是因为他负责的西北战区不是主战场,没有指挥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的机会。所以毛泽东这次派几十万大军入朝,首先想到的是指挥过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林彪和粟裕。选彭德怀是没办法了。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我作为共产党的主席,不派自己的儿子去,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没有这样想呢?

  因为那个时候党内意见很一致,仗打的比较顺,派自己儿子去参军,就有培养接班人的嫌疑。只有到了朝鲜战争,为了说服党内同志团结起来支持入朝作战,为了鼓舞志愿军的士气,他才决定让毛岸英入朝作战。

  注意,这个决定不会是毛岸英主动请战的,而是毛泽东自己的决定。因为毛岸英入朝的时间是在援朝战争爆发之前。是和派彭德怀入朝同时做出来的决定。当时关于是否参战的争论拖了很久,党内没有一致意见。一直到10月份,美军都已经快打倒鸭绿江边了,形势非常危险了,再不做出决定就来不及了。

  10月4号,彭德怀还在西北地区主持规划建设大会,根本没有出国打仗的准备。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去北京开会,会开到一半就走了。当天下午到了北京,毛泽东就找他谈朝鲜战争问题。彭德怀当时没有表态,回去想了一晚上,才来告诉毛泽东:我赞成你的决定。也就是说10月5号才最终定下来出兵朝鲜。

  根据聂荣臻的回忆,毛泽是10月6号告诉他让毛岸英去给彭德怀当俄语翻译。10月19号,彭德怀就带着一个秘书和两个警卫员秘密进入朝鲜;10月23号,彭德怀的第一批司令部成员进入朝鲜跟他回合。而毛岸英就在10月23号入朝的这第一批人中间。整个过程都是高度保密的。直到11月2号,志愿军已经跟美军交上了火以后,国内才发表声明支持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进行公开的政治宣传。

  也就是说,毛岸英决定入朝的决定,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就做出了。在这么紧张和高度机密的战争节奏中,不会出现在工厂里工作的毛岸英听说朝鲜战争爆发,然后主动要求去参战的情况。毛泽东也不会有这个闲心来考虑说,诶,这次打朝鲜是个好机会,可以让我们家岸英去捞点资历,回来以后好提拔他做官接我的班。就算要考虑,那也应该是这段最紧张最惊险的时间过去了再说。因为早在10月9号,毛岸英入朝前半个月,斯大林就通知毛泽东说,我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好,暂时不能给你们进入朝鲜提供掩护,大概要再过两到三个月才能准备好。如果说真的要去熬资历、去镀金,那可以等两三个月以后有了苏联空军保护之后再去嘛,那不是安全得多了?对不对?

  实际上,就在10月22号晚上进入朝鲜的路上,跟毛岸英同一批入朝的人中间,39军司令部参谋处长何凌登,就在汽车上被美军飞机的子弹打中牺牲了。所以那是极端危险的,由于美军具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和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任何人,包括彭德怀在内,只要一踏入朝鲜,就随时有生命危险,不会因为你是当参谋还是当翻译而有所区别、不会因为你是主席的儿子还是农民的儿子而有所区别。入朝之后一个月,毛岸英就牺牲了,死于美军的空袭。

  回顾这段历史啊,我想我们有理由相信,毛泽东派毛岸英入朝作战,绝不是为了把他培养成接班人,而是在顶着党内大多数反对意见,做出抗美援朝的、关乎国运的这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的时刻,面对美国这么强大的对手,为了取得党内高层的支持,激励志愿军战士的士气,让全党全军团结起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战争胜利,主动做出的这么一个决定。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决定。绝不是为了镀金,国家主席的儿子冒这么大危险去镀金,还就是个俄文翻译,不值得。

  你看人家蒋经国,回国三个月就封为少将,还不用去前线,在后方当上几年保安司令,就晋升为中将了,这才叫镀金,这才叫培养接班人。从朝鲜战争之前毛泽东对毛岸英的安排来看,也没有要培养他接班的意思。在横扫国民党残兵败将的时候,他没有派自己的儿子去抢功劳,而把功劳留给大家;在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仗打不赢的时候,在粟裕林彪这样的虎将都称病不出的时候,他派自己的儿子顶着美军的飞机上了战场。所以说,哪些所谓的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感谢蛋炒饭之类的话,都是非常荒谬的。

通宝推:沧溟之水,侧翼,acton,盲人摸象,桥上,糊里糊涂,
家园 以北宋为鉴

自宋太宗“斧声烛影”后,之后的继位者全都得位不正,随时都有太祖的直系在旁与皇位上的那位作比较。尤其是当太祖直系出了贤王比如仁宗时期的八贤王,更是一种威慑。一旦在位者有“昏君”的把柄被朝野捏住,指不定士大夫阶层里会有所谓的“为民请命”的“仁人志士”要求禅让。在这种博弈下会有两个倾向:

一是不能做昏君,即使是做样子,这是好的一方面;

二是限制了超越当世人眼界的内外战略,内不能做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王安石变法,外不能战略破局主动出击仿效汉武帝北伐。无论对内改革还是对外征战,万一产生重大失败到要“罪己”的程度,士大夫文官群体是有可能重新抬出太祖后裔。由此只能局限于传统政治眼光,不敢造次,这是不好的一方面。

回到本朝,与北宋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也是有太祖太宗两系(两种治国路线),也是自开国伊始就内外交困,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太祖一系没有嫡系贤王(那位少将算不得贤王),太宗没有后顾之忧,一方面可以说是倒行逆施,另一方面却也改弦更张,走出了一条目前来说结果还不错的路。假如毛岸英健在,很有可能成为太宗的掣肘,就算是吉祥物,也是一面大旗,随时有政治野心的人会团聚在其周围。结果很可能是太宗的选择会更保守,而另一个位面的中国的走势会与现在有明显不同。福祸相依,孰人能知。

家园 太祖爷的意识形态才是悬在二共脑袋上的剑!

是, 二共把一共的干部都清楚的干干净净, 想怎么地就怎么地.

问题是二共真的想怎么地就怎么地吗?

二共走资四十年, 现在中国是老二, 干的不错啊, 成绩大大的.

从势力上讲, 党内党外资本家一堆一堆的, 党政军大权在握, 简直可以为所欲为了!

可是二共敢TMD说现在我们是走资, 现在中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了, 我们是资本家了, 你们是P民!

不敢! 二共绝对不敢!

当然可以说, 二共聪明, 二共闷声发大财, 二共不在乎虚名!

可是为什么二共非要把一共这张皮披在脸上呢? 二共不难受吗?

二共绝对难受, 所以二共绝对不争论, 一争论绝对输!

一个去世了四十多年的老人家, 仅仅依靠老百姓对他的意识形态最朴素的信仰就可以把各位权势熏天的衮衮诸公朝野大佬拿得死死的!

我看着二共这个难受样, 我很开心!

人间的喜剧莫过于此!

通宝推:颐颢山庄,四四方方,jhjdylj,红军迷,逍遥笑清风,pendagun,一轮明月,高中三年,青木堂主,xm,卢比扬卡,发了胖的罗密欧,野芹,侧翼,吃土的蚯蚓,盲人摸象,龙眼,偶卖糕的,surfxu,
家园 有没有可能是你看错了

根本就不存在‘二共’呢?要知道,当年主席也被称为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呐。

家园 简单, 一个宪法党章, 一个人大和党代会代表的组成.

简单, 一个宪法党章, 一个人大和党代会代表的组成.

把一共二共时期的宪法党章对比一下.

把一共二共时期的人大和党代会代表的组成对比一下.

一虚一实, 傻子看不出来两者的区别.

那现在的二共可以称为资产阶级怀里的马列主义?

通宝推:龙眼,
家园 复职、白专、变修、走资、镇压人民是一条道路的五个阶段

老干部中的一部分人也许不一定非要走资,比如党内八老中的陈云、李先念、邓颖超和他们为代表的一大批老好人老干部,他们能按刘少奇的<论修养>中的党员要求来做到洁身自好,也能约束自己的子女,但却怀疑毛的文革,不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很多人为了自己利益就知道要'官复原职',要官做,这样他们才会对党感恩戴德,否则就是党和国家抛弃了他们,就是领袖抛弃了他们。因此这批老好人老干部非常容易受到真正走资派的收买、欺骗和利用,然后就是一站一站被走资派带向深渊,在后来的历史活剧中进行着一幕一幕的龙套表演,配合走资派主角的演出:

第一幕是解放老干部,官复原职。老好人老干部当然没意见,而相反,是对走资派感恩戴德,坚决拥护。殊不知,这其实是否定了毛路线培养工农兵干部的人民路线,也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路线,而回到了勋功封建社会。

第二幕是白专道路,强调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而忽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路线,放弃群众监督,放弃党的人民性,然后再强调党政分家,放弃党(毛派党,不是刘邓派的党,标志是要不要人民监督)的领导。对于这个问题,老好人老干部也没意见,因为刚刚受过政治还不成熟的群众的冲击。

第三幕是修正主义,放弃革命理想,放弃社会主义的继续革命的实践。既然群众是幼稚的,毛的文革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理想当然就是值得怀疑的,可以不太提的,或者是走过场的。因此老好人老干部就自觉变修了。

第三幕就是走资,搞国企私有,变公器为私用,无视其他高级走资派的拉群带,搞特权。对于这个问题,老好人老干部也有怀疑的,但因为拿不出理论武器与猫论做斗争,更不敢回到毛派路线,就只能听之任之。

第四幕就是群众上街,走资派镇压。而这些老好人老干部因为拿不出理论武器与猫论做斗争,更不敢回到毛派路线,发动反对腐败的学生和群众与走资的两派同时做斗争(广场上的民运是急进的走资派,而邓是缓进的走资派,广大上街群众反对腐败,但未必支持民运急进的走资)。这里的老好人老干部其实扮演了支持镇压群众角色,让缓进的走资派以镇压学运的名义实际镇压了反对腐败的人民群众,最后是急进的走资派全放跑了,搞特权的太子党也全没事,而人民群众的反腐败(实际是反走资)意愿和行动却被残酷镇压了。

最可悲的是这些老好人老干部到这个阶段就已经被邓绑架和劫持了,失去了重新认识和实践毛路线的机会,回不了头了。那些进京的军人,只有少一半的目的是镇压学生市民,但多一半的功能其实是看住和弹压这些老好人老干部和他们的有政权军权的支持者,怕他们重走毛派道路。否则,光是镇压手无寸铁的学生市民,用得了动用坦克吗?

到那个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晚了,老好人老干部发现自己上当也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说很多老好人老干部其实是老糊涂。殊不知一个历史阶段有一个历史阶段的使命,一个历史角色有一个历史角色的任务,过了这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就应该自觉适应历史,自觉回归历史。这些老革命1949年以前奋斗了二十多年,完成了军事革命的事业。后来又奋斗了二十多年,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既然建立的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而不是资产阶级专制国,就应该培养来自基层的广大工农兵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由人民接班。所以毛培养工农兵的优秀代表来接班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接高层的班,负责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能长期维持社会稳定,靠的是资产阶级始终操控媒体和社会系统,不断选择和培养符合他们意识形态的代言人接班,负责维持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所以这些政客来自各行各业,但主要出身是商人、律师、戏子和将领,他们分别代表资本主义社会运作的几个重要领域:商业、法律、宣传和战争。新中国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到文革时期已经建设了二十多年,怎么就不能培养工农兵代表来接班呢?怎么就非要给这些当年的老革命,后来的不想继续革命的老干部官复原职, 以换取他们的感恩戴德呢?按照毛的人民路线,毛领袖自己非到迫不得以,是不会这么做的,和他一条路线的毛岸英估计也不会同意这么做,而且反应甚至会更加激烈一些,以毛岸英的性格,在抗美援朝时就因为不同意见和高级将领争吵,那么以后估计也不会在用人方面特别照顾这些所谓老干部。当然,适当恩养是应该的,把个人待遇搞好些,著书立说,教育后人才是这些老干部应该干的。

19大主席台上最老的老糊涂的活标本就是那个百岁老人:宋平。论刘少奇式的党性,论洁身自好,都没的说,是个刘邓路线的好党员,好干部。但却他却反对毛派路线,拒绝人民监督,当年支持镇压群众反对腐败,因此对后来二十多年的全党全军的腐败问题爱莫能助,虽然支持了同样洁身自好的刘邓式好党员-胡阿斗接班,但什么师傅教什么徒弟,胡论刘邓式党员的党性,应该比宋平更好,更洁身自好, 更听党的话(邓叫走资就走资),但也因此不懂造反,更胆小懦弱,更没有担当,让人架空都不敢反抗,既不敢和走资派腐败路线做直接斗争,更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做斗争,任由走资派坏分子对人民群众镇压、屏蔽和迫害。这都说明路线错了,人再好,党性再纯(刘邓式的党性)也只能助纣为虐,为虎作娼。

最多是退下来后痛苦忏悔,但那有什么用呢?没有毛路线的指引,老好人干部就是没牙的老虎,没翅膀的雄鹰。

通宝推:风尘一侠,偶卖糕的,侧翼,
家园 毛岸英如果在朝鲜战争中活下来,他也会死在越南。

因为在抗美援朝中毛岸英的作用就是压服其余元老的反对。

如果他活下来,在越南战争中他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对的,如果毛岸英活着,文革可能不会发生。

家园 没错
家园 就像今天新宇在,虽然不是什么威胁,但是太碍人家眼了,你没

钱没势,衬托得人家太有钱有势了。人家不想在这里显摆。当然有钱有权总要衣锦返乡才过瘾,但不是这里。

家园 伟大的政治家, 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体

主席有理想的一面, 也有现实的一面.

没讲过过,岸英接班; 是说有岸英在, 文革就不会一败涂地.

那些老家伙, 封建余孽思想, 很多还出身就不正.............

家园 太祖的权力合法性和太宗的上位本来就是讨论前提

我原帖的观点,是与龙眼兄商榷,假设毛岸英这个变量仍然存在,太宗一系是否会在之后的执政过程与其相应结果是否会与这个时间线的中国有所不同。

你的观点似乎偏激了,太祖的意识形态对太宗一系的掣擎,可以理解为等同于皇权时代宋太祖一系的执政合法性,区别在于前者是人民认同后者是儒家正统,无论哪个太宗都跳不出意识形态的束缚。太宗也姓赵,即使路线不同,也不会摘了宋朝的名号,不然史书上与王莽篡汉,武后篡唐有何分别;何况自己本来就姓赵,何苦。

我想强调的是,因为太祖没有直系贤王后裔,导致太宗只有个虚名上的约束。假如八八时期,毛岸英健在,就不用集会纪念周相,跟着几个不成器的学生领袖,直接举现成的旗帜,那历史走势肯定不同,更何况导致八八事件发生的前提可能都不会产生。

而旁系人举太祖旗帜,就好比庶子想继承,即使有贤王之名下场参见不厚,起不到八贤王的作用。

家园 任何说一共二共的都是分裂我共!在我看来只有我共,我共!

尽管只是群众一枚,但我坚决地认为,只有我共,我共!

除非那天这个共从思想到行动实践,都完全忘却了“初心”,我才不会再认他。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我绝对有信心不会发生。

那些不认同我共的,建议直接用贵共、你共、某共。。。甚至于匪共。

上面也说了“现在中国是老二, 干的不错啊, 成绩大大的”。

斯大林有句名言,“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想问这里谴责和分裂我共的,你们做了什么?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能耐?

不是不可以评论,但功是功,过是过。讨论的前提是我共功远远大于过。我共96年历史,到今天,套一个分法,总体而言过功二八开至少是有的吧?即便整个进程中可能会有三七甚至于四六开,这不正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么?

我们讨论我共历史上和现在的过,是为了今后长久的功。而不是分裂我共。

(以上同样适用于我军。尽管我本人和我军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通宝推:林三,红军迷,猫草,朴石,
家园 我共 有三个前提, 二共 一个也不具备

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 三个条件:

对内, 公有制经济, 人民民主专政

对外, 国际主义.

这三个条件 二共 一个也不具备, 所以只能叫 二共 , 不能叫 我共.

与 二共 对应, 我共 可以称为 一共.

至于干的不错, 不是叫我共的条件, 不是我共, 干的再好, 与人民群众没有太大关系, 你一老百姓就别觉得跟你有什么关系了

河里曾经讨论过很长时间 帝国 的问题, 你应该属于干电池之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