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们不熟悉的抗战瞬间(图文连载帖) -- 春秋的老胡

共:💬1164 🌺5854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8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是因为先搞定了平原,接着冈村老小子把兵就运到山里了!

华北八路(山东除外)的给养很多都来自平原地区,冈村先搞定大部分平原地区,立马围剿太行。其实冈村也没啥新招数,他的前任多田已经在搞炮楼战术了,八路刚开始吃了老大的亏,关键还是抗战前三年,发展太快了,在华北,2万来人变成30多万,好多部队也没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考验,猛地给来一下,当然受不了。还有就是地方政权,大多也是一窝蜂跟着鼓捣起来的,还没见识过大的世面,后来一拨拨鬼子不停地晃来晃来,结果撑不住,不少都反水了。

抗战刚开始的时候,日军的压力基本上都在国军一面,而且用兵方向也不在华北,到了41年,日军先把华北的盲肠—中条山打下来,造成黄河以北,再无国军重兵集团,接着再用部分兵力对付华北八路的。反正不管怎么样,鬼子一旦把注意力放在华北,国军也好,八路也罢,都败了,都很惨,不过八路最终挺过来了,但是国军在华北再也没有大的游击兵团了。

家园 搞炸药爆破,牺牲太大,看看鬼子炮楼的地势就知道了。
家园 【补充】八路一个旅有一门炮之后(带着炮进行游击战可行)

这个旅是严重欠缺物质条件下的情况下装备炮作战的,但拔炮楼也不成问题了。

且据文中的叙述,有敌后巩固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带着炮进行游击战是可行的。

《只有一门炮的八路军山炮连》

  1944年10月,太岳军区决一旅在山西省沁源县上兴居成立了山炮连。编制为2个排,4个班。当时山炮连仅有的一门炮,还是从386旅调来的一一三式山炮。山炮属于重型装备,为操作它上级专门从386旅调来7名懂技术的官兵来到连队。

  山炮连成立后,面临的困难不少,既没有运输火炮的工具,也缺乏弹药,更为重要的是还缺少一些零件。为解决这些难题,连队充分发动群众。在地方政府和根据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连队从沁县等地购买或用小米换回了10多套鞍具、10多匹骡马、5发炮弹、3个药筒。炮上缺少小零件,连队派人买来废铁,请铁匠帮助打制。然后,组织战士们轮换用石头磨、锉、擦,直到打制的零件光滑能用。

  那时日军经常对根据地进行“扫荡”,由于敌人装备好,我们没有重武器,跟敌人作战时很费事,现在看到我们有了重武器,大家别提多高兴了。所以连队官兵士气高昂,训练极为刻苦。

  1945年4月,太岳军区决一旅决定拔除日军漫水据点,命令山炮连配属38团2营参加战斗。根据上级指示和山炮连的实际情况,连队决定由副连长杨建明带领1排参战。当山炮连1排到达漫水外围后,38团2营在营长王长友的率领下长途奔袭,已完成了对漫水据点的包围。按照作战部署,山炮连利用夜色迅速到达距敌碉堡100余米处的开阔地设置阵地,进行射击准备。

  由于山炮连炮弹极少,又担负着对敌人进行压制摧毁,为步兵进攻开辟道路的重任,所以一定要做到弹无虚发,这使官兵们既欣喜又有压力。为了打好这一仗,杨副连长决定亲自担任瞄准手。

  天快亮时,战斗打响了。全排官兵密切配合杨副连长,瞄准、装填、射击。只听“嗖”的一声,第一发炮弹出膛了。炮响靶落,炮弹将村南敌碉堡里的机枪打成了哑巴,38团2营的同志们乘机向敌人发起冲锋。为了尽快地消灭敌人,我们山炮连又开始准备进行第二次射击,这时回过神来的敌人把火力集中到我们炮阵地上,就在炮手准备装填发射第二发炮弹时,碉堡内的敌人突然用机枪对我们炮阵地进行疯狂扫射,杨副连长不幸中弹。身负重伤的杨副连长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指挥着战斗。他命令一班班长连进忠担任瞄准手,迅速发射一发炮弹。这一发炮弹正中敌碉堡要害,将其彻底摧毁。我们的步兵分队顺利攻占了村南敌人碉堡,残敌沿地道逃向村北碉堡。

  当我们正要组织火力向村北敌碉堡进攻时,突然得知大批敌人已从沁县赶来增援。为了保存实力,部队领导决定停止攻击撤出战斗。接到撤退的命令后,副连长杨建明又指挥大家拉着火炮撤出阵地。

  漫水战斗中,山炮连仅仅发射两发炮弹,就打出了威风,令敌人闻风丧胆,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

  山炮是我们的“撒手锏”,却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漫水战斗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山炮连撤到安泽县黄家窑进行休整。驻安泽、平遥的敌人得知消息后,突然出动数百人从沁源、沁县和同蒲三个方向向我们扑来。从安泽过来的敌人企图在拂晓前对我们山炮连驻地进行突然包围,但他们行进到距我们5公里左右的地方,被根据地的群众发现。得知情况后,我们山炮连在旅工兵连的掩护下,迅速撤离黄家窑,向沁源县大林区转移。

  敌人发现我山炮连转移后,紧追不舍。由于山炮太重,影响了行军速度,为了保护好山炮,连队领导果断决定将火炮拆开,并分别埋在大林区的丛林深处。然后,我们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只拉着骡马轻装向沁源县中峪谷方向转移。敌人退回据点后,我们连队回到大林区,把埋藏的炮身和零件一样不缺地从地里挖了出来。然后认真擦拭、组装,很快就恢复了山炮的战斗性能。以后,山炮连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园 八路能搞到啥火炮,老蒋肯给?

当年那么多苏式山炮,老蒋分给TG多少?当然,苏式山炮确实太沉,就是国产老式山炮,八路也没有啊!其实沪造山炮在正面战场作为压制火力,已经太落后了,射程才4300米。但是作为游动炮兵,它可是太合适了,重量800斤,好的驮马四匹就够了,如果是挽拉方式,一匹马就可以拉得炮。沪造也是国军当年列装的兵器,而且抗战前几十年,中国就有能力生产了。什么苏联57炮,美式M1榴弹炮,国军博福斯山炮,咱就从来没想过,更不用说穿越时空,搞无后座力炮了。只要把十年前中原大战时候,用的轻型山炮给TG一用,也就行了。那个老古董轻炮架设起来不要半小时,以3000米有效射程为半径,方圆百里地的各种大型土木建筑,都是绝好的目标。鬼子据点的建筑质量很是一般,大口径高射机枪都能打得它砖土四溅,更别说7斤重的山炮弹了。对付炮楼,连校射带发炮,用不了几分钟就能搞一个下来,就算冀中的炮楼再多,也经不起这样的敲打,就算傻炮楼能挺着挨揍,可架不住炮楼里的都是大活人啊,能伸着脖子等死!可惜,中国内战数十年,越打越穷,到了抗战,连前清时候的轻火炮都供应不足,这个仗打得实在窝囊。

家园 日本军部在东南亚发了不少明信片

宣传共存共荣,皇军是仁义之师。这个题材的藏品有意思。

家园 好像当时给了KMT一批

做宝贝一样收埋,用过一次,对付鬼子坦克的,河里应该有介绍。要KMT发给TG根本不可能,要是美国人能直接发一批给到TG手上,一号作战就不会发动,湘桂人民也不会遭灾。有时天平确实只要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改变,但就差那么一点点。

家园 一旦没有压力,腐败得贼快,几年下来,连仗都不会打了!

1944年,打得那个惨,何况当日鬼子的战力根本不能和41年前相比,而在44年,蒋军已经吃了不少美援,部队也休整了2年,按照正常逻辑,此消彼长,鬼子应该掀不起太大的浪头。结果鬼子从广西一直打到贵州的独山,连长沙这个在日军鼎盛时期,数次出动精锐大军都拿不下来的名城都轻而易举地丢了,这打得什么仗?想想豫湘桂的大溃败,这帮国军干城还有脸苟活于世上,还敢于2年后发动大规模内战,唉,对老蒋领导下的国军绝对不能按正常思维去考量,对中国任何安逸了的执政党都不能按常理出牌,以前这样,估计现在也是这样。这个没了外部压力,内部的腐化堕落速度真是惊人!反正最后是老百姓倒霉,看看湖南一地,还差年把,抗战都要胜利了,结果死了那么多人,西南三省,就剩下四川没有飘过日本的膏药旗了。

家园 俺们不要外国货,给1905年造的国产山炮就够了。
家园 在百团大战期间,有一个日军小队的战地,

几分种内被砸了几百颗手榴弹,但一小队日军只有七个人负伤,而且都是可以投入战斗的生.

在敌后,有极少数的地方可以制造苦味甘,硝胺等.但量是少之又少.连八路总部造的手榴弹都是以黑火药造的.所以,别说炮,就是手榴弹能装上硝胺.日本人就不会呆那么长时间.

家园 无后座力炮的简介

百度的无后座力炮的简介,放到这里只是方便大家阅读。

1879年,法国的德维尔将军等人发明了火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但它并没有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只是使后坐炮身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它还会使炮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机动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门能够消除后坐现象的火炮是由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研制的。戴维斯的设计思想非常独特,他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铅油质的配重体,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配重体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射手避开了这个危险区就不会受伤害。戴 维斯于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 “戴维斯炮”。   

“戴维斯炮”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体,直接用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来进行平衡。这样,抛射固体配重体的后半截炮管也就没有用了,使无坐力炮的炮管缩短了一半,此后,英国的库克和苏联的特罗菲莫夫、别尔卡洛夫、库尔契夫斯基等人对无坐力炮作了新的发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喷管,使流过喷管的气体速度增大,从而减少喷出的气体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制出一种75.2毫米无坐力炮,这是世界上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无坐力炮。无坐力炮的第一次实战应用是1939年--1940年的苏联─芬兰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年代,无坐力炮在各国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但后喷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于近距离射击坦克等装甲目标。

附:美M18式57mm无后座力炮资料

口径 57 毫米

初速(破甲弹) 366 米/秒

有效射程

破甲弹 1800 米

榴弹 4500 米

炮身长 1220 毫米

配用弹种 榴弹;破甲弹;榴霰弹

全炮长 1562 毫米

全炮重 20.88 千克

炮手人数 1 ~ 2人

身管寿命 2500 发

炮闩和喷管寿命 500 发

家园 杨成武也缴获过炮

八路不仅仅自己缴获炮,还试着造过炮,炮兵团养不起一方面和五一大扫荡后恶劣的敌后形势有关,也和后勤供应和八路的观念有关。骑兵团一般分区就养不起更不用说炮兵团了。

知道挺进东北,还有炮兵团没人要的事情,忘了是3纵还是4纵炮兵团了

家园 国民政府那边发几门炮后,给正常的补给,就没有养不起的问题
家园 【又补充】老八路的回忆,他们若是手上有几门炮……

王宏坤《再忆征战生涯》(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165-166页:

敌人对我进行“囚笼政策”,在平原大修碉堡、炮楼,安据点,我们那时没有炮,要摧毁它,要下很大功夫。所以有时日军一个小队住在一起守着据点碉堡,我们也一时奈何不得。我们也曾缴获过一点迫击炮,也缴过几门山炮,但都因缺炮弹,没法用。炸药也没有。攻据点有时就采取土工作业,挖地道,用土炸药炸,需要时间不少,还要受很多条件限制。

冀鲁豫第七团有一次缴到了日军一门九二步兵炮,也有点炮弹,打完后没有了,曾思玉找人研究制造这种炮弹,后来仿造出来了,七团高兴得不得了,扛着打碉堡,效果很不错。大家叫它“小老虎”,结果时间一长,炮筒炸了,“小老虎"没有了,大家心里很难过,以后又缴到一门山炮,又情绪大振

冀南缴到野炮,反攻时用来打碉堡攻城,威风得了不得,敌人很害怕,几发炮弹打完了,又用山炮弹打,也还凑合,后来没有了。1945年初,太行山研究出以八二迫击炮改为平射两用,用来抵近射击碉堡炮楼,效果还不错。第一次,发给冀南3门,我们打南乐时开始使用,打炮楼一炮一个洞,两炮两个洞,有与没有大不一样,所以这种炮在部队中很受欢迎。太行山兵工厂也花大力气扩大生产,但规模毕竟很有限,生产不了多少。那时黄色炸药没有,只有土炸药,用它生产的手榴弹,一打两半,响声大而杀伤力太小。

如果我军那时有九二步兵炮,有山炮、迫击炮,有黄色炸药,子弹充足,那就好多了,我军的攻坚能力会增强好多倍。有了这些,敌人要搞“囚笼政策”,摘格子网就困难多了,即使敌人这样搞,他的伤亡就会大多了。所以说,武器虽不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但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家园 首花最香
家园 总部炮兵团撤回延安的原因不是生存原因

该炮兵团一直战斗到百团大战。撤回延安的原因很简单,重炮的炮弹土兵工厂解决不了,百团大战把最后的炮弹都打光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